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昆虫学研究新进展课程论文题目: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学 号 S2010394 姓 名 李许可 学 院 植物保护 专 业 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 二O一一年 七 月 十三 日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李许可(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摘要:玉米粗缩病(MRDV)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重要的病害,该病害主要由介体灰飞虱传播,侵染的植株表现严重矮化和叶片浓绿等病症。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其流行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关键词:玉米粗缩病;灰飞虱;发生规律;综合防治Research on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of maizeLI XUKE(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Taian 271018 ,China)Abstract :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MRDD)is the important disease in the north region of china. This disease are mainly interface spread by Laodelphax striatellus. The disease plant are performance such as serious dwarf and blade dark green. This paper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occurrence of MRDV law and popular factors,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Laodelphax striatellus; occurrences regularity;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technique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的玉米粗缩病病原均同属水稻条矮病毒病(简称RBSDV)(陈声祥,张巧艳,2005)。此病是由传毒介体灰飞虱带毒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感病,无法治疗。近几年,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在我国又开始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发生更为严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陈建军,李波,吴雯雯,2009)。该病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侵染小麦,水稻,高梁等作物。了解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综合防治是保证玉米生产,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1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侵染过程1.1 发病症状玉米粗缩病又称“君子兰”,农民俗称“公棒子”(李丽春,2010)。玉米粗缩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其中以苗期到7叶期发病最盛,10叶抗病性增强(Lovsolco,2008)。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为节间粗肿、缩短,病株严重矮化;病株的叶背脉上出现长短不等的蜡泪状突起,先蜡白色后变黑褐色;叶片宽短,肥厚,僵直,顶部叶片簇生,叶色浓绿。病株分蘖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结实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子粒很少,一般提早枯死(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2006)。1.2 侵染过程 玉米粗缩病病毒粒体呈球形 存在于感病植株叶片的部分凸起细胞中(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2006),不经土壤、枝叶摩擦和种子传播,即使注射接种其传播效率也是很低的。而是通过携带病毒的灰飞虱以持久方式传播,在传毒介体内和植物韧皮部特别是薄壁组织中繁殖(彭亮,王永锋,伊卫刚,2010)。该病毒及介体灰飞虱的寄主十分广泛,主要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玉米、水稻、高梁、谷子等作物,以及看麦娘、狗尾巴草、马塘、稗草、画眉等杂草(李丽春,2010)。玉米在田间不是RBSDV的介体灰飞虱的适生寄主,灰飞虱在玉米田存活时间很短仅4-6天(彭亮,王永锋,伊卫刚,2010),但玉米是RBSDV最为敏感的寄主之一,可以用玉米作为病毒指示植物(Isogai,M.,Uyeda,1.,Lee,B.C.&Shikata,E,1998)。灰飞虱具有迁飞的习性,自然界灰飞虱带毒率为5%-8%,一株灰飞虱可以连续使3-5株玉米受害,最短传毒时间为2小时,粗缩病毒被灰飞虱传入玉米植株后要经过15-25天的潜伏期才能显症(彭亮,王永锋,伊卫刚,2010; Isogai,M.,Uyeda,1.,Lee,B.C.&Shikata,E,1998)。灰飞虱的若虫和冬小麦是病毒的越冬寄主,MRDV不能通过灰飞虱的虫卵传给下一代,田间小麦绿矮型病株及丛矮病毒 WRSV 混生的矮缩病株是玉米粗缩病的初侵染源。带毒灰飞虱成虫或若虫在冬小麦、田头地边杂草等场所越冬,翌年2、3月份若虫羽化为成虫迁入麦田传毒或吸毒,5、6月份陆续迁至附近的春、夏播玉米田传毒危害,造成玉米粗缩病发生。5月中旬至6月初平均气温2025,适于灰飞虱活动,田间灰飞虱种群数量达高峰,此期间播种的玉米发病率也最高。8月以后危害秋播小麦或田边杂草,被带毒灰飞虱危害的秋播小麦或田边杂草及带毒越冬的灰飞虱成虫、若虫都是该病毒来年有效的毒源,玉米病株在感染前期能作为毒源,而症状明显的病株和老病株不能作为毒源张继余,宋朝玉,朱丕生,2009; 谭振波,张敬原,刘听,1988)。2 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流行的因素2.1 气候条件气象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介体灰飞虱的发生繁衍而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扩展。灰飞虱喜温暖潮湿,3-4月份温度较低,正值越冬代灰飞虱若、成虫活动产卵期,春季干旱有利于介体生存繁衍。5月份正值第一代灰飞虱卵孵化、若虫活动期,温度上升较快,5月份降雨对灰飞虱孵化、活动有利,而高温则不利11。由于近几年,秋季气温偏高,灰飞虱危害时间长,越冬虫量较大;而春季干旱,玉米生长缓慢,抗病力较弱 有利于春玉米感病;夏季雨水偏多,有利于灰飞虱越夏和田间毒源积累对灰飞虱发生比较有利(Lovsolco,1971; 彭亮,王永锋,伊卫刚,2010)。2.2 品种 农民群众在选择玉米种子时,不太注重抗病能力,大多注重选择高产的品种,高产的品种不一定抗病,进一步加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张艳梅,2010)。2.3 耕作制度及田间管理玉米敏感期(幼苗期)与一代灰飞虱成虫活动盛期是否一致是玉米粗缩病发生乃至流行的重要影响因子。玉米种植与麦茬等灰飞虱基数高的田块套种,与前茬作物共生期长(如留种大蒜田等)粗缩病发生较严重(Marzachi C,Boccardo G,Milne Rt et a1,1998)。在山东地区春季温度较低,而夏季温度较高,有利于春播玉米的发病,而夏播玉米多在六月上中旬播种,能有效的避开灰飞虱迁飞高峰期,发病较轻。田间管理粗放,杂草较多,灰飞虱较多,灰飞虱多的田块发病重;管理细致并及时中耕、追肥、浇水的田快发病轻(Happaz,1972)。2.4病原及灰飞虱数量 带病毒的灰飞虱若虫或成虫越冬基数越大 ,则玉米粗缩病病源就越多 ,春玉米感染粗缩病的机会或发病程度就越大。另外,是否处于病害发生中心直接影响到玉米病害发生的轻重。据19961998年射阳、大丰和东台等地调查结果,处于病害发生中心的病田,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平均在60%和50%以上;不处于病害发生中心的病田,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平均在10%和5%以下(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2010)。2.5播期5 月515 日所种玉米发病严重的原因与第一代灰飞虱 5 月 2428 日羽化迁飞玉米田进入为害高峰正相吻合。此时 ,上述两期播种的玉米正好67 片叶和34 片叶 ,叶片鲜嫩 , 灰飞虱易吸汁传毒 ,因此发病较重。4 月 25 日及之前所种玉米虽然也遭到灰飞虱的侵害和传毒 , 但不会形成较严重的为害。因为这些玉米植株在灰飞虱5 月 2628 日开始传毒时已达 910 片叶以上的叶龄 ,加之病毒在玉米植株体内还有 2530d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 ,玉米植株的各个器官已正常发育结束而进入成株期。也就是说玉米的生长发育并没有因病毒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 仍能保持正常的子粒产量。5 月 25 日以后所种的玉米在灰飞虱迁飞进入为害高峰时还未出苗 , 所以避开了灰飞虱的传毒为害 ,不会发生严重的粗缩病。第二代以后的各代灰飞虱数量很少并且很少迁飞 ,所以也不会对大田玉米造成明显的致病为害(Happaz,1972)。3综合防治措施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病害中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其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协调利用农业、化学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流行。3.1生态防治玉米病毒病的防治必须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生态防治是预防玉米病毒病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同一杂交种,玉米病毒病的发生轻重明显不同。调整作物和品种布局,在玉米能正常成熟的前提下,换个不利于传毒介体生存的环境种植,可有效控制玉米病毒病的发生,既经济有效,又简便易行,可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在我国北方,依据玉米粗缩病的初侵染源少、毒量少、地理分布不均匀等特点,把一些感病品种安排到不种冬麦或远离冬麦的地区,也可大大减少玉米粗缩病的初侵染源,从而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危害(陈元生,2003)。3.2 选用抗病品种尽管目前在玉米生产中应用的主栽品种中缺少对玉米粗缩病抗病强的良种,但品种间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抗原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比较抗病的品种有鲁单50、鲁单053、晋单34、晋单35、运抗1号、运抗2号、正单958、农大108等,在生产上可代替沈丹7号、掖单53、掖单22等感病品种(陈建军,李波,吴雯雯,2009; 裴启忠;2010)。3.3 调整播期 目前在生产上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仍为调整播期。适当调整播期,避开灰飞虱一代迁飞高峰,以达到避虫防病的目的。春玉米提前至清明前后播种,保证在越冬代和部分一代灰飞虱成虫大量从麦子上向外迁移时,玉米已在10叶以上。夏玉米安排在小麦全部收割完毕后,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盛期末播种,一般在6月5日至20日,这样夏玉米出苗后田间一代灰飞虱成虫已基本绝迹,不会对玉米产生大的危害(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2005)。3.4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倒茬,合理调节水肥,及时中耕锄草,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虫源滋生和毒源。除去弱小苗,喷施叶面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虫、抗病性。及早拔除病株,集中焚烧或深埋,避免成为二次侵染源。对个别发病严重的田块,及时改种其他作物(张继余,宋朝玉,朱丕生,2009)。3.5 化学防治3.5.1 种衣剂拌种推广使用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剂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屏障不但能防治地下害虫预防病害而且药剂能随种子出土而被玉米吸收兼治灰飞虱蚜虫等地上虫害,有效期一般在35d左右 6。用10%吡虫啉6的浓度及5%锐劲特8进行拌种的防效较好,分别为66.2%和65.49% 18,100公斤种子拌200g锐盛种衣剂效果都很不错。另外,拜耳公司的高巧种衣剂在防治玉米病虫害方面效果也较好(张艳梅,2010)。3.5.2 喷雾法防治 化学防治时期:5 月 2527 日是第一代灰飞虱成虫向玉米地迁飞并进行为害的高峰期灰飞虱在玉米地的存活时间很短 ,只有 46d。因此,5 月2430 日是灭虫防病的最佳时期,此期应每隔1-2天喷一次药Happaz ,1972),40%毒斯蜱EC亩用60毫升二次防治的效果相比为较好,防效53.3%,其次是20%吡蚜酮亩用20克防一次的防效为48.89%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g/hm2 对水750kg/ hm2喷雾,防治重点是田边、地头、沟渠、道路两旁杂草较多的地方。在发病初期用20%病毒A500倍液、1.5%植病灵1000倍液进行喷雾,可将玉米粗缩病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在玉米长至5-6叶时,发现病株喷药时,在药液中可加混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或磷酸二氢钾,能促使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和感病后的耐受力,从而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裴启忠,2010)。4 讨论玉米病毒病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已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玉米病毒病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目前在直接防病方面还尚未发现特效的药剂和防治措施。因此 ,杀虫、遏制病源、隔断传毒渠道不失为防病的有效措施。杀虫剂的杀虫防病对玉米粗缩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但必须严格掌握喷药时期,本文提出的几种药剂对玉米粗缩病均有一定的防效,连续用药3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另外,使用种衣剂拌种在防治玉米粗缩病发生和促进玉米增产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该大力推广使用(安乐,王娇娟,陈朝辉,2005)参考文献:陈声祥,张巧艳. 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 2005, 32 (01):97 . 陈建军,李波,吴雯雯. 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09) : 8385 . 李丽春.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08):6465.LovsolcoMaize rough dwarf virusCMIAAB Descriptions of Plant Viruses1971.12.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等. 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6 , 21(4):88.彭亮,王永锋,伊卫刚.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中国种业, 2010,(10).Isogai,M.,Uyeda,1.,Lee,B.C.&Shikata,E.Detection andassignment of proteins encoded y rice black streakeddwarf fijivirus S7,S8,S9 and S10.J.Gen.Ytrol., 1998,79,1487-1494.王安乐,王娇娟,陈朝辉.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指南及模拟题解答
- 电力基础知识培训课件通知
- 2025年炼钢工初级技能水平测试试题库
- 2025年炼钢工艺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初中地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与预测题
- 电剪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物资储备与管理专业面试指南及模拟题集
- 2025年跨越时代的传承AR技术下皮影雕艺人专业预试题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详解高中地理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NBT 33018-201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 全册(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科技英语翻译方法》课件
- DL-T5455-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6G网络中的垂直通信和切片技术
-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