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兵车行授课教师:葛海燕 教材:唐诗宋词选读1、 教学目标:2、 教学重点、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而把生下女孩子称为“弄瓦(纺车上的零件)之喜”。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曾揭露和批判过这种重男轻女的做法:生个儿子,便当作宝贝,放在床上,给他穿上好衣裳,手里拿块玉(璋)玩玩;生个女儿,便只能丢在地上,给她一片瓦(纺砖)弄弄。(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x,载弄之瓦。)时至今日,在很多地方依然以生男孩为幸事。可是,在1300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大诗人杜甫竟然发出了“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兵车行,探究这种反常心理背后深刻的社会根源。【板书:课题、作者】二、 请学生简单的回顾作者:明确: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因为社会政治的黑暗,仕途失意,一生穷困潦倒。当个人的理想支离破碎,生活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把忧虑的目光投注到民生的疾苦、社会的衰落、国家的动荡。他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人民的苦难,因此,自唐以来,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他则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 初读课文,把握情感基调1、于丹在心得里说:“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 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是因为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是身处困境,依然怀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接下来听老师范读兵车行,体会一下这首诗歌所蕴含的深厚情感。2、教师范读。3、同学们,听完朗读后,你们触摸到诗人灌注诗中的情感基调了吗?请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悲凉、愤怒、怨恨(怨愤)4、诗人对百姓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造成老百姓的悲惨命运的人充满了怨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我们结合文中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起来研读诗歌。四、细读诗歌,分析内容和思想情感1、刚才我们说了,在封建社会里,历来重男轻女,可在这首诗的最后,却说“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信:确实、真正。恶:坏事情。反是:与此相反。是:此,这样。)确实知道生了男儿是坏事,与此相反生了女儿该多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反常的重女轻男的社会心理呢?【板书:重女轻男】2、生小声自读课文,找原因,回答。(1)(学生可能会回答:男人被征兵去打仗。追问:男人征兵入伍是每个朝代每个国家都有的,这就会对社会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吗?关键是)A、戍边无休止,时间长点行频【板书:时间长】分析:“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后两句是对前两句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或从“与”便至”,“去时”与“归来”,说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怨恨之意顿生,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追问: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被征兵,即使长期不得归,那会不会影响重男轻女的社会心理呢?)B、征兵范围广,大批青壮年应征出战。【板书:范围广】(“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山东”已无兵可征,皇上依然一意孤行,征调秦地(关西)士卒。这些士兵能够耐苦战,但“被驱不异犬与鸡”,根本不把人当人,士卒与鸡犬没有什么不同。寓怨愤于嗟叹之中,全段于叙事之中情感浓郁。)(3)因为大量征兵,导致大片农田荒废,人烟稀少,千村万落长满荆棘和杞柳。“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汉乐府里有首十五从军征,就写一个八十岁回家乡的老兵看见家里一片凋敝,“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兔从狗窦(du,洞穴)入,雉(zh,野鸡)从梁上飞。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他“舂(ch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a)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虽未直接写,但这几十年间他家乡亲人的生活可想而知。【板书:家园荒芜】家园荒芜、生活无着,民不聊生。可是“县官(朝廷)急索租”, 没有人生产,何来租米?一个“急”字,索租不问百姓死活之嘴脸毕现! (4)留在家里的人难以生存,那出征的人是何结果呢?“边庭流血成海水”(夸张)、“生男埋没随百草”、“古来白骨无人收”C、后果残酷:大量征夫战死沙场【板书:死亡人数多】3、小结:重女轻男的反常观念是战火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的这种翻案之语,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的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4、家园荒芜、活者难以生存、死者白骨暴野,这一切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 ”, 这里把矛头直接指向至高无上的皇帝。一语道破悲剧的根源在于最高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政策。这种拓边政策,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范围以及后果上,都造成了一种百姓无法承受的局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才会产生“信知生男恶”的观念。从而揭示了全诗的主旨。5、人民对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态度是不同的。就唐代来说,在反抗异族入侵的战争中,边防将士曾发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的誓言;在平定国内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也出现过“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杜甫新婚别)那种妻子勉励丈夫努力作战的动人情景。但对于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扩边战争,人民是反对的,所以我们就能理解开篇亲人送别征夫为什么要痛哭。6、一生有感情的朗读开头7句。思考:这一部分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催人泪下的“惨别图”。在这一个场面描写中,你认为哪些字需要重读呢?也就是哪些字表现力最强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体会。(1)“走”字应该重读,“走”在古代汉语中是跑的意思,可以很形象地表现了爹娘妻儿奔走相送,依依不舍的情景,同时可以从中看出当时朝廷征召的紧急,征夫们的被迫。(2)“尘埃不见咸阳桥”的“不见”应该重读,它写出了那种尘埃漫天,几乎遮蔽咸阳桥的情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当时被征发的人之多,还有送行的人之多。由“不见”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这不只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3)“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4)“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干”字,“干”是“冲”的意思,表现了百姓们哭声之大、之凄惨。似乎能看到送别时那种呼天抢地、痛断肝肠的场景。小结: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与诗中的“流血成海水”和最后的遍地白骨、啾啾的哭声联系在一起,能深深地打动人,十分有力地控诉和谴责了征边不已的政策。五、 结束语:杜甫以他充满同情忧愤的伟大心灵,始终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紧急停机(E-stop)故障应急预案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学年第一学期精准教学阶段性综合分析材料(三) 八年级科学(含答案)
- 2025年绿化工试题及答案
- 临浦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保安员技能培训理论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送餐服务培训课件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运维体系在2025年智慧社区中的应用可行性报告
- 劳动运费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初级电焊工模拟试题(附答案)
- 收购项目顾问合同(标准版)
- 《心理学(第4版)》课件全套 姚本先 第1-11章 绪论 -心理健康与教育
- 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培训
- 核电班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滑索设备供应与安装合同10篇
- 医院中央运送服务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护送或陪检)
- 小学生918课件教学课件
- 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2024)解读
- 聚焦财税场景的AIBM生态服务行业白皮书
- 厂内车辆伤害培训
- 《教育心理学》教材
- 老年患者MDT诊疗流程的实施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