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一体化.doc_第1页
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一体化.doc_第2页
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一体化.doc_第3页
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一体化.doc_第4页
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一体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国药精粹黄陂区六指街道中心卫生院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一体化中医健康管理项目服务一、病因病机头痛、头胀、头晕、失眠、眩晕、胸闷心悸、舌麻、舌强、半身麻木等症状,都可看作是高血压病患者的表现。但是每一种症状都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而不同的症状又可以由相同的病因和病机所引起。常见病因如下:素体阳盛、肝阳上亢,或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内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出现肝阳上亢发为眩晕诸症。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阴不充,或老年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耗,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发生眩晕。嗜食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病因虽如上述,但往往彼此影响,互相转化。如肾精亏虚本属阴虚,若因阴损及阳,可转为阴阳俱虚之证。又如痰湿中阻,初期多为痰湿偏盛,日久可痰郁化火,形成痰火为患。二、诊断要点1、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即收缩压18.6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kPa(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高血压1、2、3级(表1)。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国药精粹表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注:1mmHg=0.133kPa以上诊断标准适用于男女两性任何年龄的成人。对于儿童,目前尚无公认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但通常低于成人高血压诊断的水平。上述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两次或两次以上,而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偶然测得一次血压增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必须重复测定和进一步观察。2、临床表现与并发症(1)一般表现: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甚至多年自觉良好而在某次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少数患者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痛、眩晕、气急、心悸、耳鸣等症状,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且常在患者得知患有高血压后才注意到。体检时可闻及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嚓音。高血压病初期只是在精神紧张、情绪变动后血压暂升高,随后可恢复正常,以后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一天之内,白昼与夜间血压水平仍可有明显的差异。高血压的后期临床表现常与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并发症有关。(2)并发症:血压持久升高,可有心、脑、肾功能不全或器官损害。 心:左心室长期在高压下工作,可致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可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并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猝死。 脑:长期高血压可形成小动脉的微血管瘤,血压骤然升高可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国药精粹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高血压也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动脉血栓形成。血压极度升高可发生高血压脑病,表现为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血压降低即可逆转。 肾: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进行性肾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但肾衰竭并不常见。 血管:除心、脑、肾病变外,严重高血压可促使形成主动脉夹层并破裂,常可致命。三、预防和行为干预1、合理膳食(1)限制过多钠盐摄入,首先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天食盐量6克为宜。(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3)限制饮酒,乙醇(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饮酒。2、控制体重:体重的增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过降低每日热量及盐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方法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3、坚持运动锻炼:运动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可能与扩张血管有关),而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方式。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4、气功及其他生物行为方法:气功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意念的诱导和气息的调整,发挥自我调节作用。长期的气功锻炼可使血压控制较好、减少降压药量,并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5、其他(1)保持健康的心理、减少精神压力和抑郁、心胸开阔,精神乐观、劳逸结合,不吸烟,这些都对本病预防有积极意义。(2)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而本人血压曾有过增高记录者,定期随访观察,则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3)提倡每个医师在诊病时都将测量血压列为常规检查,这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高血压病人,为他们提供早期治疗的机会。四、中医辨证内治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国药精粹1、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耳鸣,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力。治则:清肝泻火,平肝潜阳。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勾屯、生龙牡、珍珠母、夏枯草、牛膝等。2、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失眠多梦,口干少津,神疲乏力,气短多汗,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质红,苔厚,脉弦细。治则:滋阴平肝。代表方:杞菊地黄汤加夏枯草、丹皮、钩藤、牛膝、川断、桑寄生等。3、痰浊上蒙: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钩藤、夏枯草、丹皮、牛膝、珍珠母、生石决等。4、阴阳两虚: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目花干涩,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大便溏,舌质淡暗体胖,脉沉细。治则:温补肾阳兼滋肾阴。代表方:左归丸、右归丸(视阴虚为主或阳虚为主而定)加川断、杜仲、牛膝、夏枯草等。五、中医适宜性技术应用1、针灸(1)肝阳上亢型。治法:平肝潜阳,针用平补平泻法。取穴:风池、曲池、合谷、太冲、太溪、足三里、绝骨等。(2)痰浊中阻型。治法:和中化浊为主,针用泻法。取穴:中脘、内关、丰隆、解溪等。2、穴位按摩:坚持每晚脚底涌泉穴按摩20分钟,是预防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3、穴位敷贴(1)选用吴茱萸研粉加醋及温开水调成丸状,外敷双涌泉穴或神阕穴,能起到降压作用。(2)用留行子粘贴在耳穴降压沟、肝、肾、皮质下、内分泌、神门等穴,隔天1次,左右交替使用。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国药精粹六、中医养生保健1、生活起居:生活起居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的生活方式对轻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压作用,即使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也会提高药物的疗效。(1)居室环境:高血压病患者居室宜清静,噪声过大会给病人带来烦恼、精神紧张。室内光线宜充足、柔和,要有合理的照明。过于昏暗、缺乏阳光的居室容易使人感到疲惫,加重孤独感。居室陈设装饰宜简洁、实用、整齐为原则,避免拥挤、杂乱。留有一定空间,以减少压抑、烦闷感觉。居室墙壁及窗帘、床罩宜选用淡绿、淡蓝、洁白等柔和而偏冷色的色调为佳。适当点缀花卉盆景,可令人心旷神怡,有利于降低血压。(2)节制膳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清淡饮食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油腻食物过量易消化不良,且可发生猝死。(3)睡眠:高血压病患者生活宜有规律,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睡眠。早晨起来不要急于起床,可在床上仰卧,活动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体位变化,然后慢慢起床,这样血压不会有很大波动。(4)排便:排便急躁、屏气用力有脑出血的危险。高血压病患者要坐便,这样可持久,而蹲位易疲劳。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有便秘的人要多吃些粗纤维食物,以利于肠蠕动,防止粪便干结。严重的便秘可用开塞露滑润通便,但不宜滥用泻药。(5)运动:高血压病患者最好不要在冬季早晨进行室外锻炼。清晨的体温较低,寒冷的空气刺激,可促使血管收缩,会加重高血压病甚至诱发脑卒中(中风)。因此高血压病患者早晨起床后,只宜在室内活动,不宜做剧烈运动。宜散步及做操,可增加血管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有利于降压。2、药补、食补: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适当进补。进补是针对虚证而言,而且要辨明气血阴阳之虚的不同,如肝血不足、肾阴虚的高血压患者表现为眩晕、眼花目糊,心烦失眠、口干等症状者,可选用生地、百合、银耳、葛根、枸杞、五味子、莲子等补之,以滋阴养血、平抑肝阳;若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者,表现为头目眩晕、心悸气短、腰酸肢软、食欲不振者,适当选用黄芪、党参、山药、茯苓、杜仲等补之,以调整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促使血压降低和稳定。食疗食补的关键是控制和减少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取,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国药精粹控制体重和降低血脂。另外适当地多吃鱼类、大豆制品、蔬菜、水果和杂粮,这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具有降低血脂、血压、维护血管功能,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还可适当地选择食用一些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的食物,如蜂蜜、紫菜、海带、海蜇、海参、芹菜、洋葱、荠菜、大蒜、茭白、荸荠、食醋等。按照祖国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根据高血压病色实践情况,无论是轻型或重型高血压病患者,进补应以食补为主,药补次之,药食兼补。七、家庭护理1、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清静,光线充足柔和。2、合理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能保护血管和降脂的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类食品,限制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增长。3、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如在体力活动或劳累、饱食后发生气喘、心悸、咳嗽痰中带血,应立即就医并接受治疗。4、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八、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