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电大客户关系管理小抄_第1页
2018电大客户关系管理小抄_第2页
2018电大客户关系管理小抄_第3页
2018电大客户关系管理小抄_第4页
2018电大客户关系管理小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且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如下表,单位元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830729868279067698966110998192645642要求计算我国农村居民2001年的(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2)消费率(3)恩格尔系数解(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174109元(2)消费率736(3)恩格尔系数477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50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200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2000亿元,银行存款80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70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600亿元。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解释二者关系。解(1)居民储蓄额居民可支配收入当期消费支出500020003000亿元()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净贷出)居民储蓄额实物投资支出300020001000亿元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金融资产总额净金融投资额(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保险缴款)净金融投资额(800700600)10001100亿元()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最终消费支出2000可支配总收入5000总储蓄3000合计5000合计5000居民部门资本帐户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和净值变化资本形成2000总储蓄3000净贷出()/净借入()1000合计3000合计3000居民金融帐户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银行存款800股票和债券700保险缴款600净贷出()净借入()1000负债1100合计2100合计2100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在于金融帐户解释了资本帐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B、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280亿元。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解(1)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总消费480029501850(亿元)(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非金融投亿元)(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保险)净金融投资额(66030080)850190(亿元)(4)居民金融帐户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银行存款660股票和债务300保险80负债190净金融投资额850合计1040合计1040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关系,将下面简表中的空缺的数字填上,并给出计算过程(单位亿元)项目差额借方贷方国际收支总计经常项目资本往来误差与遗漏储备资产增减额184092001020200000解()差额贷方借方D10201840820亿元E20009201080亿元F0()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误差与遗漏C102020003020亿元元A30202760260亿元3储备资产增减额国际收支总差额H260亿元G260亿元G、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单位亿元)。生产金额使用金额总产出中间投入6120037180总支出中间使用6120037180国内生产总值1、固定资产折旧2、劳动者报酬3、生产税净额4、营业盈余16201420039504250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15170855047004400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612003718024020(亿元)分配法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6200142003950425024020(亿元)使用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1517085504700440024020(亿元)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2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300亿元,生产税净额3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解(1)该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当期利息收入当期利息支出投资收益地租净支出红利支出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外商企业收益留存10352005800815653(亿元)(2)该企业部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编制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已知资料,计算该部门总营业盈余和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280013003001200(亿元)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固定资本消耗12002001000(亿元)第二步将已知和计算的有关资料编入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入863原始总收入547固定资本消耗(一)200原始净收入347总营业盈余1200固定资本消耗(一)200净营业盈余1000财产收入210合计1410合计1410J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4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2000亿元,生产税净额8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300亿元2当期利息收人10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9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18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10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1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30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人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人分配账户。解1该企业部门财产收人净额当期利息收人一当期利息支出投资收益一地租净支出一红利支出一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一外商企业留存收益100一351800一10一900一18一30907亿元2该企业部门原始收人分配账户的编制步骤如下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一劳动者报酬一生产税净额480020008002000亿元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一固定资本消耗20003001700亿元原始收入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入993原始收入总额2907固定资本消耗一300原始净收人2607总营业盈余2000固定资本消耗一300净营业盈余1700财产收人1900合计3900合计3900J、假设某年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资料如下1、法国向我国购买1600万美元的轻纺商品,我方中国银行作为收款人把法方付款存入巴黎银行;2、我国自德国购入机械设备,价值21000万美元,由驻柏林的中国银行以美元支票付款;3、动用我国外汇储备600万美元,从美国、印度等购入小麦等粮食产品;4、因2、3两项进口须付英国轮船公司运费150万美元,付款方式同2;5、波兰保险公司承保2、3项商品,我国支付保险费30万美元,付款方式同2;6、加拿大人在中国旅游,花费50万美元,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我国对埃及、尼日利亚等国的劳务输出,获得外汇收入2000万美元,存入所在国银行;8、我国向柬埔寨等国提供100万美元的工业品援助;9、海外华侨汇回300万美元,增加了国家外汇储备;10、我国在日本发行10年期的债券,价值1000万美元,该款存在日本东京的银行;11、港、澳、台地区在上海直接投资价值10000万美元机械设备;12、我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入短期资金1500万美元,以增加我国外汇储备;13、我国向美国出口300万美元初级产品,以清偿对美国银行的短期贷款;14、年底经核查,我国外汇储备实际动用了620万美元,即减少620万美元。将上述资料按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理和规则,分别记入有关项目的借贷方,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某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草表项目差额借方贷方国际收支总额03865038650一、经常项目对外贸易进口出口服务收益经常转移27530296003160020001870200316001801003188021000600100003160015030180100200020503004350160010030020005020002050300二、资本和金融资本项目金融项目直接投资我国在外国外国在该国证券投资其他投资2878019080970087001300100001000360013004900160020003600130013001000300130022680110003368021000150301500226801000010001100010000100001000三、净误差和遗漏2020四、储备资产12305030015001850620根据以上国际收支平衡草表可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即某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亿元项目差额借方贷方国际收支总额03865038650一、经常项目对外贸易进口出口服务收益经常转移275302960031600200018702003188031600180100435020002050300二、资本和金融资本项目金融项目直接投资我国在外国外国在该国证券投资其他投资28780190809700870013001000010004900360013001300130033680226801100010000100001000三、净误差和遗漏2020四、储备资产12301850620J、假设某一核算期某国各机构部门与国外未发生资本转移,在该核算期内,各机构部门所发生的全部资本转移项目如下政府部门共征得赠予税89亿元,同时政府部门对其他机构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款项和实物合计562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收入为368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375亿元;企业部门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支出共计455亿元;住户部门未发生任何资本转移收入与支出。请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及净额。解根据题目中的资料可知,政府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为89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562亿元。则根据资本转移项目的平衡关系有,各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总和等于资本转移支出总和。即89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368562455375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45537589368935(亿元)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净额935455480(亿元)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某地区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人50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200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2000亿元,银行存款80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70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600亿元。(1计算以下指标居民储蓄额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居民的金融负债额;(2编制居民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并解释二者关系。解1居民储蓄额居民可支配收人一当期消费支出500020003000亿元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净贷出居民储蓄额一实物投资支出300020001000亿元居民的金融负债额金融资产总额一净金融投资额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保险缴款一净金融投资额800十700600一10001100亿元资本帐户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资本形成2000净贷出()净借入()1000总储蓄3000合计3000合计3000居民金融账户资产变化负债变化银行存款800股票和债券700保险缴款600净贷出()净借入()1000负债1100合计2100合计2100M、某工业企业全年生产活动统计为销售收入25万元,期初成品库存16万元,期末成品库存10万元,半成品库存期初期末存货价值没有变化,在制品价值期初8万元,期末11万元,本年度购进原材料20万元,承作来料加工收入5万元,自建厂房施工产值15万元。要求计算本年度工业总产出。解本年度工业总产出当年销售收入当年库存变化当年来料加工收入25(1016)0(118)527(万元)M、某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某年核算资料如下总产出800亿美元,中间消耗500亿美元;付劳动报酬200亿美元,缴纳生产税净额70亿美元;财产收入6亿美元,财产支出1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3亿美元,经常转移支出2亿美元;企业部门无消费功能;资本转移净额10亿美元;资本形成总额50亿美元(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要求(1)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初次分配收入账户、再分配收入账户、可支配总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2)计算各账户的平衡项;资本账户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是资金剩余还是资金短缺,数额是多少(3)计算该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储蓄率和投资率。(1)账户如下(单位亿美元)生产账户使用来源中间消耗500总产出800增加值300合计800合计800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00500300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来源劳动报酬200增加值300生产税净额70总营业盈余30合计300合计300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3002007030收入初次分配帐户使用来源财产支出1总营业盈余30初次分配总收入35财产收入6合计36合计36初次分配总收入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财产支出306135收入再分配账户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2初次分配总收入35可支配总收入36经常转移收入3合计38合计38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353236可支配总收入使用帐户使用来源消费0可支配总收入36总储蓄36合计36合计36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消费36资本账户使用来源资本形成总额50总储蓄36资金余缺4资本转移净额10合计46合计46资金余缺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3610504资金短缺4亿美元。(3)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储蓄率为100;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投资率非金融投资/可支配收入总额50/361389M、某国有如下资料劳动报酬15000亿元,生产税2100亿元,所得税100亿元,生产补贴6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2800亿元,营业盈余7050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解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800150002100600705026350亿元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263506026290亿元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折旧26290280023490亿元M、某国有如下资料(1)劳动报酬20000亿元,生产税21000亿元,所得税6000亿元,生产补贴16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2800亿元,营业盈余9260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2)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总消费36000亿元,总投资11000亿元,进口1380亿元,出口1440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要求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等指标;(2)计算总储蓄、净金融投资指标。解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等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分配法)GDP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20000(2100016000)12800926047060(亿元)(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3600011000(14401380)47060(亿元)国民总收入从初次分配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470606047000(亿元)从再分配的角度计算国民可支配总收入(自国外转移收入对国外转移支出)50000(30)50030(亿元)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470001280034200(亿元)500301280037230(亿元)(2)计算总储蓄、净金融投资指标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500003600014000(亿元)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总投资14000(30)110002970(亿元)M、某机构单位初次分配收入4550万元,再分配收入50万元,再分配支出80万元储蓄1220万元,实物投资1820万元。试编制其经常帐户、投资帐户、金融帐户。解收入再分配帐户单位万元使用来源再分配支出80可支配总收入4520原始总收入4550再分配收入50合计4600合计4600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455050804520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单位万元使用来源最终消费支出3300总储蓄1220可支配总收入4520合计4520合计4520最终消费支出可支配单位万元资产变化负债和净值变化资本形成总额1820净贷出()/净借入()600总储蓄1220合计1220合计1220金融帐户单位万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0净贷出()/净借入()600负债600合计0合计0M、某企业1999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入801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5301万元;(3)缴纳资本税446万元;(4)接受捐赠81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8145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解(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81451763208001万元(2)资本账户资本账户单位万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资本形成总额800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8145库存变化144贵重物品净获得0固定资本消耗()5301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0净贷出()净借入()8总储蓄801固定资本消耗()5301净储蓄2709应收资本转移819应付资本转移846合计7983合计7983说明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可支配收入全部形成储蓄。M、某企业2006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入950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530万元;(3)缴纳资本税54万元;(4)接受捐赠90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35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1000万元;(7)年初库存50万元;(8)年末库存40万元。要求(1)分别计算该企业总储蓄和净储蓄指标;(2)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解(1)该企业总储蓄950万元,因为企业不具有消费功能,所以可支配收入就直接转为总储蓄指标;净储蓄总储蓄固定资本消耗950530420万元2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1000(4050)0990(万元)(3)资本账户单位万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资本形成总额99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000库存变化10贵重物品净获得0固定资本消耗()530资金余缺39总储蓄950固定资本消耗()530净储蓄420应收资本转移90应付资本转移89合计951合计951M、某企业在一时期内购入机器设备价值3500万元,同期报废生产机器一台,价值460万元,购入软件花费320万元,并且获赠一片土地,价值4300万元,出售厂房一块,价值1400万元。同时期初原材料价值450万元,半成品和产成品价值630万元;期末原材料价值670万元,半成品和产成品价值840万元。根据以上材料,计算该企业本期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资本形成总额。解固定资本形成价值当期获取的有形固定资产当期获取的无形固定资产当期获取的附着在非生产资产上的资本形成当期处置的原有固定资产价值35003204300(4601400)6260(万元)存货增加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670840)(450630)430(万元)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62604306690(万元)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三次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如下表(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9504068120第二产业1950231402100第三产业4413480931总产值9085422629853要求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2)第二产业增加值。(3)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解(1)解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计算结果如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中间投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950195044140682314034801202100931合计3341306883151国内生产总值574111574607224020总产出9085422629853(2)第二产业增加值42262(4068231403480)11574(亿元)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09634268112XXAS、设有如下资料(单位亿元)有形资产4000,非金融无形资产400,金融资产320,对外金融负债360。计算国民资产负债总额。解国民资产负债总额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对外金融负债)有形资产非金融无形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额40004003203604360亿元S、试根据下列投入产出简表计算三次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解3,21,JIXAJIJIJ05010117432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以下是某地区国民经济统计原始资料总产出100万元;中间消耗60万元;出口额10万元,其中货物7万元,服务3万元;进口额5万元,其中货物3万元,服务2万元;居民最终消费26万元,政府最终消费6万元;资本形成3万元;从国外得到原始收入8万元,付给国外原始收入7万元;从国外得到经常转移收入3万元,付给国外经常转移2万元。要求(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编制货物和服务账户;(2)计算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总储蓄,并编制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3)计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编制货物服务部分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根据结果对国际收支情况作简要分析。解(1)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消耗1006040货物和服务账户单位万元来源使用总产出100中间消耗60进口5最终使用45最终消费32资本形成3出口10合计105合计105(2)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408741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付给国外的经常转移413242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总储蓄4226610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单位万元使用来源最终消费32可支配总收入42居民26政府6总储蓄10合计42合计42(3)经常项目货物与服务差额出口进口1055国际收支平衡表项目差额贷方借方经常项目1货物与服务5105出口7310进口325简要分析货物服务贸易顺差5万元,说明该地区在对外经济交易中出口能力较强Y、已知1997年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表数据,增加值4462872亿元,劳动者报酬支出1784476亿元,生产税净额972846亿元,财产收入228272亿元,财产收入支出651783亿元,经常转移支出286133亿元,经常转移收入3218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212799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145847亿元。要求(1)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2)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可支配总收入。(3)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总储蓄。4)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5)根据已知数据和计算的全部数据,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帐户。解(1)非金融企业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财产收入支出446287217844769728462282726517831282039(亿元)(2)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128203932182861331028086(亿元)(3)此处未涉及消费,故非金融企业部门总储蓄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1028086(亿元)(4)非金融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10280862127992145847904962(亿元)(5)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账户如下资金流量账户使用来源劳动者报酬支出1784476生产税净额972846财产收入支出651783初次分配总收入1282039增加值4462872财产收入228272经常转移支出286133可支配收入1028086经常转移收入3218储蓄总额1028086资本形成总额2145847净金融投资904962资本转移收入净额212799Y、已知A国某年的收入再分配有关核算资料如下(1)原始总收入42723亿元;原始净收入37422亿元(2)现期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收入3861亿元,此项支出为3852亿元;(3)社会缴款收入963亿元,该项支出为9567亿元;(4)现金社会福利收入为7389亿元,支出为7929亿元;(5)其他各种经常转移收入4905亿元,支出4878亿元。根据以上核算资料(1)计算A国某年的国民可支配收入;(2)编制A国某年的收入再分配账户。解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现期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收入现期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支出)(其他经常转移收入其他经常转移支出)4272338613852(96378394905)(956779294878)42732(亿元)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42732(4272337422)37431(亿元)(2)A国某年收入再分配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现期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支出3852国民总收入42723其他经常转移支出22374固定资本消耗5301社会缴款支出9567国民净收入37422现金社会福利支出7929现期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收入3861其他各种经常转移支出4878其他经常转移收入2237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42732社会缴款9630固定资本消耗5301现金社会福利收入7839国民可支配净收入37431其他各种经常转移收入4905合计68958合计68958Y、已知反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如下X22100亿元X23110亿元,第二产业部门总产出为2262亿元,第三产业部门总产出为985亿元。要求(1)计算A22和A23;(2)分别解释A22和A23的经济含义。解A2204612XA231985032XA22的计算结果说明第二产业生产单位产出对本部门的直接消耗量为0044。A23的计算结果说明第三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出对第二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为011。Y、已知反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如下X2223140亿元,X232100亿元,第二产业部门总产出为42262亿元,第三产业部门总产出为9853亿元。要求(1)计算A22和A23;(2)分别解释A22和A23的经济含义。X2223140X232100解A22055A23021X242262X39853X232100A23021X39853A22的计算结果说明第二产业生产单位产品对本部门的直接消耗量为055。A23的计算结果说明第三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对第二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为021Y、已知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总消费36000亿元,总投资11000亿元,进口1380亿元,出口1440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总储蓄、净金融投资。解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36000110001440138047060亿元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500003600014000亿元净金融投资总储蓄总投资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1400011000302970亿元Y、已知某部门有关资产变化以及负债和净值变化的资料如下该部门可支配收入为96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80亿元;存货增加370亿元;总储蓄96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45亿元;资本转移支出9亿元;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为0。(假设不存在统计误差)要求(1)计算该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资本转移收入净额和资金余缺;(2)编制该部门的资本帐户;(3)计算该部门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并判断该部门属于企业部门还是住户部门。解(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980370135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转移收入资本转移支出45936(亿元)资金余缺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9603613500354(亿元)(2)部门的资本帐户使用金额来源金额1资本形成总额13501总储蓄96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802资本转移收入净额36存货增加370资本转移收入452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减资本转移支出94资金余缺354合计996合计996(3)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960/960100投资率非金融投资总额/可支配总收入1350/9601406该部门的资金余缺值为负,即从其他部门借入资金,并且投资率超过100,据此可以判定该部门为企业部门。Y、已知某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1)总产出8673亿元;(2)中间消耗4124亿元;(3)最终消费3658亿元;(4)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解按生产法计算的GDP总产出中间消耗867341244549(亿元)国内生产净值GDP固定资产折旧45492594290(亿元)因为按支出法计算的GDP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所以货物和服务出口GDP总消费总投资进口454936588988679(亿Y、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6000亿元;(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4)出口1400亿元;(5)进口100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800亿元;(7)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8)生产税500亿元;(9)生产补贴40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解(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0003000(14001000)11400(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6000114004600(亿元)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1140018005000(50040)4140(亿元)(2)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如下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16000最终消费8000减中间消耗4600居民消费6800劳动者报酬5000公共消费1200生产税净额460资本形成总额3000固定资本消耗180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营业盈余4140库存增加145贵重物品净获得55净出口400出口1400减进口1000国内生产总值11400国内生产总值11400Y、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解(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GDP15000102874713(亿元)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5952972(亿元)(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国内生产总值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15000减中间消耗4713增加值10287劳动者报酬5240生产税净额595生产税610减补贴15固定资产折旧1480营业盈余2972总消费8110居民消费5600公共消费2510总投资2037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库存增加24贵重物品净获得3净出口140出口1200进口1060国内生产总值10287国内生产总值10287Y、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Y、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1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解1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680800(15050)780(亿元)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780(138142)776(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776(0178450)301(亿元)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帐户如下(单位亿元)收入形成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劳动报酬800生产税净额100总营业盈余780总增加值1680合计1680合计1680原始收入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入142总营业盈余780原始收入总额776财产收入138合计918合计918收入再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475原始收入总额776所得税450社会福利17捐款8可支配总收入301合计776合计776(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500(108)608亿元)资金余缺净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贵重物品净获(301200)150(5002000)25130049资本帐户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资本形成总额50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608库存变化108固定资本消耗()200净贷出()净借入()49总储蓄301固定资本消耗()200净储蓄101资本转移净额150合计251合计251收入再分配收入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53所得税43社会福利7社会缴款3可支配收入288原始收入341经常转移收入0合计341合计341Y、已知某地区期初人口资料如下(1)常住人口800万人,其中暂时外出人口3万人。(2)外地暂住本地区人口50万人。并已知该地期内人口变动情况如下(1)常住人口中死亡800人,出生4300人,新增暂时外出人口1600人,从外地返回本地800人。(2)在外地暂住本地区人口中,死亡16人,出生104人,离开本地区300人,新增外地暂住本地180人。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期末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解(1)期末常住人口期初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增加常住人口减少800000043008008003500人(2)期末暂时外出人口期初暂时外出人口本期增加本期减少30000160080030800(人)期末外地暂住本地人口期初外地暂住本地人口本期增加本期减少500000(104180)(16300)499968(人)期末现有人口常住人口期末外地暂住本地人口期末暂时外出人口8003500499968308008472668(人)Y、已知某地区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解用生产法计算该地区GDP为GDP(各部门增加值)(各部门总产出该部门中间投入)(28062)(960340)(32683)(18835)(23768)(45285)(5305301076)2277(亿元)用支出法计算该地区GDP为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1686548(7532)2277(亿元)Y、已知某地区总产出与中间消耗统计数据如下(亿元)部门总产出中间消耗率()农业230034工业922175建筑业100570运输业54050其他服务业327025要求(1)计算各部门中间消耗。(2)按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3)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在总产出中的比重。解()中间消耗总产出中间消耗率农业230034782(亿元);其他服务业2680274(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情况劳动者报酬11700自产自用2500生产税净额3950所得税600营业盈余4250固定资产折旧1620(3)使用情况农业居民消费7300非农业居民消费5000政府消费2870固定资产大修理2400固定资产更新5000库存增加1150出口4727进口4400要求(1)计算各部门中间消耗(保留1位小数);部门总产出中间消耗率()中间消耗(总产出中间消耗率)农业908536833433工业3706672726947建筑业509672236793运输业269047512778服务企业26782747338其他服务业26802747343合计6110037118(2)分别用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保留整数);解按生产法计算的GDP总产出中间投入611003711823982(亿元)按收入法计算的GDP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11700250039504250162024020(亿元)按支出法计算的GDP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730050002870240050001150(47274400)24047(亿元)(3)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保留2位小数)。GDP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按此方法可得3925、3931、3936Y、已知某国2000年对外经济活动的资料如下(1)A国从该国进口180万美元的纺织品。该国将此笔货款存入美联储银行;(2)该国从B国购入价值36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由该国住B国的银行机构以美元支票付款;(3)该国向C国提供8万美元的工业品援助;(4)该国动用外汇储备60万美元,分别从A国和D国进口小麦;(5)E国保险公司承保(2)、(4)项商品,该国支付保险费25万美元;(6)该国租用F国的船只运送(2)、(4)两项商品,运费12万美元,付款方式同(2)(7)外国游客在该国旅游,收入为15万美元;(8)该国在海外的侨胞汇回本国25万美元;(9)该国对外承包建筑工程30万美元,分别存入所在国银行;(10)外国在该国直接投资1500万美元的机械设备;(11)该国向G国出口25万美元商品,以清偿对G国银行的贷款;(12)该国在国外发行价值100万美元的10年期债券,该笔款项存入国外银行;(13)该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入短期资金30万美元,以增加外汇储备;14)据年底核查,该国外汇储备实际增加了75万美元。试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一张该国2000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解某国2000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万美元项目差额借方贷方国际收支总额05587555875经常项目48915517452830对外贸易49470516002130进口5160051600出口21302130服务305145450收益经常转移250250资本和金融项目49065338052445资本项目8080金融账户49145330052445直接投资1500015000该国在外国外国在该国1500015000证券投资10001000其他投资33145330036445净误差和遗漏储备资产150750600Y、已知某国一时期的资本帐户如下所示(单位亿元)使用金额来源金额1资本形成总额1总储蓄81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资本转移收入净额30存货增加120资本转移收入2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0减资本转移支出454资金余缺20合计合计(1)计算帐户中的缺失项目并填入帐户中。(2)已知这一时期的可支配收入为1850亿元,计算该国的投资率。解(1)在帐户的来源方,可以计算得到资本转移收入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转移支出304515(亿元)合计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81030780(亿元)在帐户的使用方,根据左右平衡的原则有使用方的合计为780亿元,可以计算得到资本形成总额合计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资金余缺78002076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760120640(亿元)完整的资本帐户如下表所示使用金额来源金额1资本形成总额7601总储蓄81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6402资本转移收入净额30存货增加120资本转移收入1520减资本转移支出454资金余缺20合计780合计780(2)投资率非金融投资总额/可支配总收入760/1850411Y、已知某机构部门2003年某核算期的有关资产负债资料如下(单位万元)(1)期初资料固定资产600存货500其他非金融资产300现金和存款200证券200股票及其他股权300其他金融资产100长期贷款400商业信用300其他负债200(2)期内流量资料实物投资额300金融投资其中现金和存款1500证券200股票及其他股权300其他金融资产200金融负债其中长期贷款1300其他负债450(3)重估价资料非金融资产50证券50其他金融资产50根据上述资料(1)编制该部门2003年期末资产负债账户。(2)计算该部门期末金融资产与全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与全部资产比率、债务资产比率。(1)该部门的期末资产负债账户资产负债和净值非金融资产1750现金和存款1700证券450股票及其他股权600其他金融资产350负债长期贷款1700商业信用600其他负债650净值1900合计4850合计4850(2)金融资产与全部资产比率金融资产/资产总额(1700450600350)/4850639流动资产与全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700450)/4850443债务资产比率金融负债/资产总额(1700600650)/4850608Y、已知企业增加值1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60亿元,支付生产税10亿元,政府生产补贴02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0亿元,支付财产收入(包括分红、利息等)20亿元,支付医疗、食堂、学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5亿元,支援灾区捐款01亿元,利息收入13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704。要求(1)计算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2)计算企业可分配总收入;(3)计算企业总储蓄;(4)计算企业净金融投资;(5)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