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黔南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班炳坤2012年3月,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基本概念国内外监测进展、现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及报告表上报方法,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一、基本概念,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医疗器械再评价,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5,(一)什么是医疗器械? 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妊娠控制。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276号令,2000年颁布实施,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6,医疗器械的管理类别及常见举例,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低风险)如:外科用手术器械、听诊器、医用放大镜、(中医用)刮痧板、橡皮膏、透气胶带、手术衣、手术帽、检查手套、集液袋等。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中度风险) 如: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手术显微镜、(中医用)针灸针、助听器、皮肤缝合钉、避孕套、无菌医用手套等。三类: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高风险)。 如: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支架、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7,(二)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8,产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1、医疗器械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前,由药品监管部门对产品实行注册审批,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 物理评价 化学评价 生物学评价 临床评价,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9,2、产品的固有风险(风险可接受) 设计因素 材料因素 临床应用,3、医疗器械性能、功能故障或损坏;没有达到预期的功能(瓣膜置换术后碟片脱落),4、标签、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存在错误或缺陷(OK镜,通过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治屈光不正。但应及时更换,说明书未注明),产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主要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所造成,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主要指医疗器械质量不符合注册产品标准等规定造成的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卫生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医疗事故,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1,(三)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其目的是通过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疑不良事件进行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采取有效的控制,防止医疗器械严重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和蔓延。,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2,(四)什么是医疗器械再评价?,是指对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价,并实施相应措施的过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3,任何医疗器械产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都可能因为当时科技水平的制约、实验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留下一些不可预见的缺陷。 通过对不良事件的有效监测和再评价,对事件本身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才能及时采取适宜、有效的措施,保证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有效,促进企业不断改进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与生命周期。,正确认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4,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的社会意义 减少或者避免同类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 降低患者、医务人员和其他人员使用医疗器械的风险;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械安全; 提高对医疗器械性能和功能的要求; 推进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制; 促进我国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6,国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进展及现状 国际上始于20 世纪80年代。 美国是最早开展此项工作的国家。1984年颁布的美国联邦法规专门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MDR)的相关要求; 1990年发布医疗器械安全法令(SMDA);1992年颁布医疗器械安全法令修正案等。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欧盟相继开展了上市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均颁布有相关的法规。,二、国内外监测进展、现状,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7,国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进展及现状 1992年,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行动组织(GHTF)成立,是管理机构和工业界的非正式联合组织。 该组织旨在协调全球医疗器械监管及其不良事件监测的相关法规及技术指南,其成员国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8,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进展及现状,2000年颁布实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实施再评价和淘汰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002年底,国家局开始部署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试点工作。 2004年开始,监测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全国已有34个省级监测技术机构,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经验借鉴。 公众对用械安全的深层次要求。 境内外生产企业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意义的更深层次认识。 2008年12月29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严峻性,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至少与药品不良事件一样普遍甚至更高; 美国1995年以来每年收到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约10多万件。另据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R)网上系统平均每年收到16万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这可能不足实际发生情况的1%。 我国是医疗器械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据估计,每年发生不良事件至少在几十万件。,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国家中心数据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据,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1,2010年企业MDR病例报告上报情况,我国:全年报告68,191份,企业报告 1180份,(占1.7%)我省:全年报告123份,企业报告0份,国外:企业在MDR上报工作中的地位 90%以上报告来自企业,我国注册的企业情况: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共12,601家。贵州省的情况:生产企业120多家、批发企业1,300多家。,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2,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因, 法规颁布滞后; 责任主体(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对 此工作认识不够,未开展或开展工作不够; 全社会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识误区;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通报, 2008.7.15至今,每月2期 监测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政府网站发布的医疗器械安全性信息。如:2011-03-17 ,英国MHRA发布碧迪(BD)公司的警戒通告 ,警戒产品: Microlance 30G x ”无菌皮下注射器 ,警戒范围:编号为304000,批号为101213、100920、100916、100612、100609、100304、100224、100211、091113、091112的产品。警戒原因:该产品用于多种临床操作时,会出现堵塞或部分堵塞的情况。生产商正对受影响的产品进行召回并向他们的客户发布了现场安全通告。,医疗器械警戒快讯,目前正不断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通报(第1期)2006.1.4,注射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系软组织填充剂,主要用于体表各种软组织凹陷性缺损的填充,增大组织容量,如小乳房的乳房增大(隆乳)、隆颞、隆颧、隆颊、隆臀以及体内软组织的填充和阻塞等。 自2002年到2005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集到与注射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有关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183份。 报告中女性182例、男性1例,主要用于隆乳(161例)。不良事件的表现包括:炎症、感染、硬结、团块、质硬、变形、移位、残留等。其中变形17例,移位16例,植入物残留10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不良事件!,真皮填充剂注射美容,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6,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不良事件!,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7,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不良事件!,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经过对该产品上市使用后进行的再评价,认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用)不能保证使用中的安全性。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32条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44条的规定,国家局决定全面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用)。,国家局处理结果: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2008年2月5日,总第2期 合理选用药物涂层支架、警惕晚期血栓形成; 骨科植入物的不良事件 2009年1月20日,总第3期 警惕经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断 裂、脱落滑入体内2009年3月23日,总第4期 合理使用高压氧舱 警惕严重安全事故发生 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 警惕留置针套管断裂2009年9月4日,总第5期 警惕采用葡萄糖脱氢酶吡咯喹啉醌(GDH- PQQ) 技术的血糖检测产品潜在风险2009年10月19日,总第6期 合理使用温热理疗床 警惕可疑不良事件发生2009年10月19日,总第7期 警惕骨水泥使用中的严重不良事件2009年10月19日,总第8期 警惕手术灯玻璃前透明罩碎裂,2010年第1期,总第9期 规范使用胰岛素泵 降低产品使用风险 2010年第2期,总第10期 正确使用导尿管 关注产品存在的风险2010年第3期,总第11期 警惕植入式输液泵使用风险 2010年第4期,总第12期 警惕静脉输液针与静脉留置针配合使用进 行输液的风险 2010年第5期,总第13期 关注医用缝合线的使用风险 2011年第1期,总第14期 警惕血液透析装置的使用风险 2011年第2期,总第15期 关注角膜接触镜的使用风险2011年第3期,总第16期 关注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的使用风险2011年第4期,总第17期 关注输液泵、注射泵输注速度异常的风险,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1,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 2000年1月4日发布 2000年4月1日开始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2008年12月29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2008年12月29日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 专门的法规性文件 - 对加强和规范此项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 标志着此项工作进入了规范化轨道,主要内容: 共分6章43条。 第一章 总则 共3条 第二章 管理职责 共5条 第三章 不良事件报告 共14条 第四章 再评价 共8条 第五章 控制 共4条 第六章 附则 共9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试行),实施时间:2008年12月29日,监测报告管理体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商卫生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省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 使用单位 个人,报告主体,第二章 管理职责,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组织工作检查;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调查、处理的组织协调;确定并发布重点监测品种;通报监测和再评价结果;采取管理措施。,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6,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工作检查;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调查、处理的组织协调;通报监测和再评价结果;采取管理措施。,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7,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工作检查;监督检查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医疗技术和行为;协助不良事件调查;采取管理措施。,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8,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国监测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反馈;再评价技术工作;技术指导;网络的建设与维护,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9,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监测信息的收集、评价、反馈和报告;再评价技术工作。,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0,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主体。,个人:可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或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1,1、报告主体、职责: 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主体、报告范围、报告时限、分析评价等进行了规定。 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 使用单位,第三章 不良事件报告,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2,生产企业的职责,建立制度、指定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保存记录(器械标明的使用期后2年,不少于5年);报告发现或者知悉的可疑不良事件;主动收集;提交补充报告和其他补充信息;提交年度汇总报告;报告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第二、三类产品,建立相应制度,保证产品可追溯性。,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3,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建立制度、指定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保存记录(器械标明的使用期后2年,不少于5年);配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的报告收集;报告发现或者知悉的可疑不良事件,并告知生产企业;报告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并保存备查。,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4,2、报告范围,导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的事件;可能导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的事件(濒临事件,器械故障)。 -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 严重伤害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危及生命; 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 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损伤。,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5,3、报告表类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6,4、报告时限,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死亡事件:5个工作日内 严重伤害、可能导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的事件:15个 工作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20个工作日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一月底前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立即告知/24小时内报表,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7,5、报告流程,-可疑报告及补充报告,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8,-定期汇总报告,报告流程,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9,1、再评价的主体及其职责 生产企业是开展再评价工作的主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再评价;依据再评价的结论可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生产企业的职责: 设定再评价启动的条件、评价程序和方法等; 报告再评价方案、进展情况和最终结果; 主动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第四章 再评价,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50,境内第一类、第二类生产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前30个工作日内报方案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报结果年度进展报告(期限大于1年),2、再评价的具体流程,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51,境内三类、境外生产企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前30个工作日内报方案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报结果年度进展报告(期限大于1年),再评价的具体流程,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52,第五章 控制,如何控制?,生产企业:根据危害程度,必要时: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收回、销毁等;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配合调查,提供详细资料,采取控制措施。,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53,如何控制?,针对所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生产企业采取的控制措施可能不足以有效防范医疗器械对公众安全和健康产生的威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发出警示、公告、暂停销售、暂停使用、责令召回等措施。(第三十三条)定期通报或者专项通报监测和再评价结果,公布控制措施。(第三十四条),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54,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 及上报方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器械)电信用户20联通用户20,(一)上报方法,提示: 上报单位可以通过【注册】获得用户名,密码默认111111,56,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57,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平台,全国运行功能 基层单位注册、管理 报告的上报、处理 (一)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 (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 (四)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点击报告上报,(一) 上报不良事件报告表,表头部分,自动生成,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60,(1)表头,填写单位全称,不可用简称,(2)患者资料,填写说明:姓名:患者真实全名。年龄:发生可疑不良事件时的实际年龄。性别:选择。预期治疗疾病或作用:指涉及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用于治疗疾病或者预计使用该医疗器械所发挥的作用。,(3)不良事件情况,事件主要表现:使用医疗器械后引发的,可能与该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有害事件的表现(明确、具体)。,事件陈述:使用时间:使用医疗器械的某个时间段、某一具体时间或时间点,如年月日至年月日。使用目的及依据:使用医疗器械的原因及最终要达到的某种预期效益,如:因采取避孕措施使用节育器。使用情况:患者使用医疗器械期间的情况,如使用期间是否遵照相关注意事项,曾接受过哪些治疗等。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患者使用医疗器械后发生可疑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如放置节育器后出现腹痛、放置骨科钢板后钢板断裂。采取的治疗措施:针对本次不良事件所采取的相应治疗措施,如因放置节育器导致可疑不良事件而采取取出节育器措施者,填写“取器”。器械联合使用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时,患者同时使用的其他医疗器械(不包括治疗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而且报告人认为这些医疗器械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直接相关性。,四个时间:使用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时间、处理时间、好转时间。四个项目:使用时情况、不良事件表现及动态变化、患者影响、治疗措施及结果四个尽可能:以上4各项目尽可能详细,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64,不良事件情况,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65,不良事件情况,事件陈述部分填写举例,患者因左腓骨骨折于2005.5.5.入院急诊行切复钢板内固定术,病情好转。于2005.10.11再次复诊述左腓骨远端疼痛,X片示移位,钢板断裂。,缺失的信息:接受治疗的医院、器械使用情况、给患者造成的影响、采取的措施、器械联合使用情况,67,(4)医疗器械情况,“事件发生初步原因分析”:综合患者本身,医疗器械的设计、使用、性能,医护人员的操作使用情况及其他因素初步分析事件发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果树发放协议书
- 柑桔转让协议书
- 查询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林学专业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法学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b试题及答案 65533
- 标书协议书范本
- 栏目摄制协议书
- 树林出售协议书
- 校内事件协议书
- 法学概论(第七版) 课件全套 谷春德 第1-7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 国际法
- “乐陵小枣”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2021-2025年)
- 《物质运输的载体》授课课件
- 《两办意见》解析培训课件-2024年
- 薪酬方案-岗位绩效工资制
- 《肺癌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计算题400道及答案
- 2024年01月山东烟台莱阳市结合事业单位招考聘用征集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入伍26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答案带详解
- 30道留学文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铁路无人机培训课件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