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_第1页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_第2页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_第3页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_第4页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货币理论Section3:货币与通货膨胀,本章学习目标,通货膨胀表现为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升高,现在它已经成为政治家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持续地控制通货膨胀也一直是经济政策讨论的主要议题。本章我们运用23章中的AD-AS分析框架,来揭示货币政策在引发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然而是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发生呢?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是如何形成的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会发现,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不过是其他政府政策的一个分支。考察这些政策是如何导致通货膨胀的,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何以失业率和总产出水平方面的最小代价来预防通货膨胀。,25.1货币与通货膨胀:实证研究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在一定时期内非常高,那在同一时期内该国的货币增长率也会非常高。25.1.1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19211923年德国恶性通货膨胀始自1921年,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偿付战争赔款和重建经济的需要使德国政府的支出大大超过收入。德国政府的最后一条路:开动印钞机印钞票。如图25-1所示,当时德国政府就是采取了这种方法,到了1921年年末,货币供给量开始快速增长,物价水平也开始急剧上升。而到了1923年,德国通货膨胀率超过了1000000%。,图25-1德国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25.1.2近期快速通货膨胀的实例2008年津巴布韦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超过2000000%。原因也是羸弱的穆加贝政府不愿通过提高税收来满足政府开支的需要,只能通过发行货币来为巨额政府预算赤字提供融资,从而导致货币供给增长率急剧上升。津巴布韦:遍地都是“百万富翁”25.2通货膨胀的含义弗里德曼称: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只有当物价水平上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时,它才是一个货币现象。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25.3有关通货膨胀的观点25.3.1货币增长如何导致通货膨胀图25-2描述了货币供给量持续增长会造成的后果。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长,使得总需求曲线从AD1右移至AD2、AD3,乃至AD4,短期总供给曲线则从AS1左移至AS2、AS3,乃至AS4,结果是物价水平从P1持续上升至P2、P3,乃至P4。,结论,高货币增长引起高通货膨胀。,图25-2货币供给量持续增长的影响,25.3.2货币供给增长之外的其他因素能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吗?财政政策能够独自引起通货膨胀吗图25-3说明了政府支出的一次性永久增加对于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政府支出的一次性增加导致总需求曲线由AD1右移至AD2,经济由点1移至点1。由于此时的总产出水平高于产出的的自然率水平Yn,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最终将会左移至AS2,价格水平从P1升至P2,这是价格一次性永久的上升,而非持续的上升。,图25-3政府支出一次性永久增加的影响,供给方面的现象会独自引起通货膨胀吗如图25-4所示,负向的供给冲击(或工资推动)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至AS2,导致,导致点1的高失业。最终,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回至AS1,经济恢复到点1,价格水平也会回到原来的P1。25.3.3总结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表明,只有高货币供给增长率才能导致持续的高通货膨胀。,结论,供给方面的现象不会是持续性高通货膨胀的根源。,图25-4供给冲击的影响,25.4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的根源25.4.1高就业率目标与通货膨胀政府为提高就业率而积极采取的稳定政策,可能会导致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种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起因于负面的供给冲击或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水平;另一种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它通常会在政策制定者采取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的政策时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如图25-5,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中,短期总供给曲线从AS1左移至AS2,乃至AS3,从而使得以高就业为目标的政府不断地推动总需求曲线右移,以保证失业和产出位于自然率水平。结果是价格水平从P1到P2、P3等的持续上升。,图25-5促进高就业的积极政策引起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如图25-6,失业率目标过低(即总产出目标YT过高)会使得政府持续推动总需求曲线右移,从AD1到AD2再到AD3,等等,短期总供给曲线将会不断左移,从AS1到AS2再到AS3,等等。结果是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即所谓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结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因为如果货币当局不采取高货币供给增长率的适应性政策,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不会发生的。,图25-6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设定过低失业率目标的后果,25.4.2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政府预算约束:政府预算赤字DEF等于政府支出G与税收收入T之差,又必然等于基础货币变化量MB与公众手中持有的政府债券变动量B之和。我们有如下的公式:这表明:如果政府通过增发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那么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都不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政府不是通过增发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那么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都会增加。只有在政府预算赤字长期存在而非短暂发生,并且政府采取印钞而非向公众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赤字,才可能导致持续性通货膨胀的发生。,美国的预算赤字与货币创造如图25-7所示,当财政部发行债券以弥补预算赤字时,债券供给曲线会从B1s右移至Bs2。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债券需求曲线保持不变,均衡点会移至点2,此时债券价格从P1降至P2,利率水平升高。然而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拥护者认为,债券需求曲线也会向上移至BdR,均衡点将移至点2,此时债券价格没有发生变动仍为P1,利率也不会上升,因此美联储没有必要购买债券和增加货币供给。应用25-1对美国19601980年通货膨胀率上升的解释,图25-7利率与政府预算赤字,25.5相机抉择政策与非相机抉择政策的争论相机抉择政策的支持者认为,通过工资和价格水平调整使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的经济自我校正机制的作用非常缓慢,因此政府有必要在出现高失业率的情况下,实施相机抉择的干预政策来消除高失业率。相反,非相机抉择政策的支持者则认为,如果政府不实施相机抉择来消除失业,整个经济状况会有所改善。25.5.1高失业的政策反应如图25-11,当经济活动移至点1,政策制定者有两种政策选择:什么也不做的非相机抉择政策,使经济重新回到点1;相机抉择政策将总需求曲线右移至AD2,从而使经济转移到点2。,图25-11相机抉择和非相机抉择政策选择,如果政策制定者可以迅速推动需求曲线右移至AD2,经济就可以迅速移至点2,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几种类型时滞的存在使得这种变化难以实现:25.5.2预期与相机抉择和非相机抉择的争论如果工人对于政策是适应性的或者非适应性的判断在工资决定过程中起作用的话,支持采取相机抉择政策的论据就会变得非常无力。应用25-2政策的可信度帮助沃尔克战胜了通货膨胀,数据时滞,认识时滞,立法时滞,执行时滞,作用时滞,本章小结,弗里德曼的著名论断“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一种货币现象”得到下列的实证证据的支持在所有经历过持久高速通货膨胀的国家中,也都出现过货币供给增长率过高的现象。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表明,只有在货币供给量高速增长时,通货膨胀才会发生。只要我们将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那么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同意弗里德曼的说法。,本章小结,尽管高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意味着,没有货币供给量的高速增长,就不会有通货膨胀发生,但是存在两个原因会导致通货膨胀型货币政策:第一个是政府制定了过高的就业目标,第二个则是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