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发射探针测量预鞘区等离子体空间电位.ppt_第1页
利用发射探针测量预鞘区等离子体空间电位.ppt_第2页
利用发射探针测量预鞘区等离子体空间电位.ppt_第3页
利用发射探针测量预鞘区等离子体空间电位.ppt_第4页
利用发射探针测量预鞘区等离子体空间电位.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发射探针测量预鞘区等离子体空间电位,马锦秀,李毅人,肖德龙,郑尧邦,王道泳,张文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批准号:10475075),一、鞘层和预鞘研究背景,理论研究较多实验诊断甚少:早期用电子束偏转精度很低激光诱导荧光信噪比较低发射探针比较稳定,效果较好利用尘埃颗粒悬浮只是设想,L.OksuzandN.Hershkowitz(2002):首次利用发射探针诊断鞘和预鞘结构,等离子体空间电位的常用测量方法:单探针:I-V特性曲线,拐点悬浮电位法:精确度都不高,在鞘区、预鞘区更不能适用发射探针I-V特性曲线拐点比较常用强发射情况下的悬浮电位接近空间电位,双等离子体装置结构示意图Te1.4eV,ne3108cm-3,二、实验方案,发射探针结构示意图。加热电流0.21A。,1:用于电子收集和发射的长约8.5mm直径0.025mm的钨丝.2:直径0.17mm缠绕在钨丝上并且作为引线引出的铜丝.3:直径0:33的毛细玻璃管.4:直径0:8的玻璃管.5:用来固定的玻璃管.,发射探针头照片,不同加热电流下的发射探针伏安特性曲线。当灯丝开始发射电子后,发射电子流在等离子体电位附近变化非常剧烈。,三、实验结果,发射探针拐点法确定等离子体空间电位,V=VP,小栅网悬浮时,发射探针和柱探针测得的等离子体空间电位结果的对比。显然发射探针的结果更能反映预鞘和鞘层区的电位分布。,小栅网不同偏压下、其两侧等离子体空间电位的分布,放大后的电位的分布,根据Bohm判据,鞘和预鞘界面的电位为:e(Vs-Vp)=-0.5Te从而确定界面的x坐标,获得鞘厚,鞘层厚度的估算:,等离子体空间电位随栅网偏压的变化,负偏压:Vp变化很小正偏压:Vp增大,鞘层厚度随栅网偏压的变化,Child-Langmuir鞘:,德拜长度约为0.54mm,四、总结,发射探针的测量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预鞘区甚至鞘层内的结构。栅网正偏压下附近的等离子体电位被抬高。负偏压下基本不变。栅网正偏压下鞘层很薄,厚度无法准确确定。负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