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视当前尊老爱幼中的问题【内容提要】敬老爱幼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双方双向关心、互相尽责、均衡互惠的平衡和谐关系;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革,家庭结构、成员关系等方面也随之发生着很大的裂变,“敬老不足,爱幼有余”,尊老爱幼的天平正在失去了平衡。本文对当前尊老爱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了粗浅的分析。【关键词】尊老爱幼;问题;原因尊老爱幼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幼,爱护子女,关心后代。敬老爱幼本来是一种双方双向关心、互相尽责、均衡互惠的平衡和谐关系,父母抚养子女,子女成年后赡养年老的父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体制的变革,家庭结构、成员关系等方面,也随之发生着很大的裂变,在很大一部分的家庭中,只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而忽视对父母等老一辈的关心和照顾。孩子是中心,夫妇俩对孩子的要求是不加限制地满足,相反对老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却越来越忽略。出现了 “厚幼薄老”、“重枝轻根” 不正常倾斜现象,尊老爱幼的天平正在不知不觉中被打破了平衡。因此,我认为当前尊老爱幼中的问题:“敬老不足,爱幼有余”。这不再是一个个别家庭的问题,每个家庭都不同程度存在,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克服。“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三个“缺少”和三个“过分”。尊老不足:表现一、养老缺少物质 。尊老首先是养老,父母老了就失去生产和生活能力,要生存就得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料,在目前我国社会大部分老人的养老物质是由子女供给,以家庭赡养为主。婚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从两个层面明确了赡养人:即通常情况下是子女,特殊情况下是孙子女、外孙子女。不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强调了后代对自己的老人必须提供养老的生活资料,晚辈对长辈必须承担着责无旁贷的养老责任。但是目前社会,事与愿违,不好好赡养父母的人还很多。有的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有的是“生了儿子丢了爹”, 钱财多用在自己和儿女身上,因此对老人的生活资料不愿提供或不及时提供,使一些老人缺吃、缺穿、缺住,有病不能治。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报告反映,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的经济没有保障的,农村达到45.3,城市为26.3。据报载,在河南省西北部山区的某县,一位50多岁的方姓农民让孩子住进新房子,却寻出种种借口逼迫年逾八旬父母走出家门。据一些调查表明,社会一个普遍现象是,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住房最小、最旧的是老人。以上事实说明,养老缺少必要的物质资料是个普遍的问题 。其原因,从家庭养老的角度讲,就是子女尊老不足。表现二、敬老缺感情 。敬老就是在家庭、在社会各种场合对待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就是孔子说的要以愉悦的精神对待自己的父母和社会老年人,从精神上给老人以尊重和安慰。 用什么敬老,主要靠感情。今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最大的问题,也许不再是缺吃少穿了,而是需要更多的精神上的安慰。一首“常回家看看”,唱遍大江南北,呼唤的是儿女对父母的尊敬孝顺。如果说“养老”,重在物质上赡养;那么“敬老”意在精神上慰籍。敬,是尊老的核心。子游曾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只有“养”没有“敬”,如同饲养犬马。孔子这里强调孝重在“敬”。 目前社会一部分老人确实养身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养心的问题还存在,缺少子女的“报得三春晖”的感情。有的人很少回父母家,很少和父母交流沟通;有的人给钱不给情,认为尊老就是供钱财养老;有的子女还干涉父母再婚,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打骂老人、虐待父母等等。究其原因,尊老缺少感恩之情。表现三、助老缺时间。助老是做子女的帮助老人干些活、做些事。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身体机能也会逐渐衰退。行为不便的老人需要的是体力帮助,小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老人。现在相当一部分子女在帮助老人做事、照料老人生活确实不够。一家报社在200位读者中搞了一次“你曾经为父母洗过脚吗”的调查,经过统计,在寄回调查表的,仅有3位读者曾经为父母洗过脚。助老不足的确是一个普遍问题。有的子女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工作事务繁忙,无时间;有的忙于家务,照料孩子无时间;有的忙于交际、忙于玩乐,无时间;甚至有的不愿尽孝心、不主动不愿意照顾父母。我国许多伟人虽工作忙都能挤时间孝母,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去看母,陈毅元帅能亲自多次给母亲洗尿裤。只要有孝心,时间是会挤出来的。所以“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让漂泊的心灵回到永远的客栈,让心头的牵挂化作圆月高悬,让父母绽开欢喜的笑颜。”爱幼有余:心理上过分溺爱。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家里的孩子比以前少了,多数家庭一孩化,许多家庭出现了过于溺爱孩子的现象。把孩子作为自己心里的宝贝,掌上的明珠,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要星星,不敢给摘月亮,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一味地纵容迁就。这样过分溺爱,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害于孩子的良好发展。今天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母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比牛毛还稠,而孩子对父母的爱比牛角还稀。这也是尊老爱幼天平倾斜的重要原因吧。 物质上过分供给。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不少家庭,孩子是中心,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物质需求过分满足,孩子想吃什么买什么,想穿什么购什么,想要什么供什么,过分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欲,大把大把的钱花在子女身上心不疼,而用在赡养老人上就吝啬。现在许多子女比父母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用得好、玩得好。物质上过分供给,给孩子造成优越感、富裕感,容易养成浪费、奢侈的会习惯,很难形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我们的家长再读一下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古训。教育上过分简单。由于家长对孩子的疼爱,再加上“望子成龙”心切,好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法、方式上,教育的内容上,过分的简单和单纯。教子缺乏艺术,只会护、只会疼,也有粗野的骂和偶尔的打;在教育内容上,轻思想、轻道德的教育,注重“应试教育”。 不少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好分、考上大学就是孝敬父母,真正不懂尊老、敬老和孝老的涵义,很少有尽孝道的实践。由此还会滋生出许多方面的道德问题。以上这六个方面,足以说明当今社会尊老爱幼的天平发生了倾斜,“敬老不足,爱幼有余”问题的普遍性,究其形成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社会的客观的原因,其二是家庭人的主观原因。客观的社会原因。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老人比重达到一定水平就标志着这个社会进入老龄阶段。根据联合国制定的人口学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以上、或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即为老龄社会。按此标准,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3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并且以每年大约3的速度增长,早已进入老龄社会。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老人最多、增长最快,如果和经济发展不同步,必然会给养老必然带来好多的困难。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家庭结构逐渐形成倒金字塔的形状。目前全国三亿七千万个家庭,很多家庭都是“421”的家庭结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一切全为他服务。有人这样概括:“爷爷是仆人,奶奶是佣人,孩子是主人。”在这样家庭结构的环境中生活,父母双亲、祖父母、甚至外祖父母,全家所有的人都围着一个心肝小宝贝,孩子不被溺爱是不可能,老人被子孙渐渐冷落也是自然的。传统社会的家庭中心是老年人,而现代家庭的代际重心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孩子。重心的转移,导致子代对亲代的赡养、照料和慰藉却是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部分人不养、不敬、不助、不尊,或者有养无敬、有养无爱的情况。 家庭人的主观原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即内因。本文讲尊老爱幼是从家庭的角度谈的,是讲家庭内的尊老和爱幼。前面在分析问题时,在尊老方面存在着“缺物”、“缺情”“缺时”等“三缺”问题,在分析爱幼方面存在着“三过”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思想教育问题。在经济较落后的封建社会,子路负米侍双亲、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他们想方设法获取物质来养老;黄香扇枕温衾、吴猛恣蚊饱血、黄庭坚涤亲溺器、包公辞官事亲,能以真情花时间敬老助老。试问在今天经济发达的社会,我们有些人为什么做不到呢?说到底是人们的尊老意识淡化,或者说孝道思想被遗弃,致使部分年轻人不太懂得什么叫感恩,什么叫回报,什么叫责任感,不知道孝敬老人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缺少这样的意识,必然缺少这样的实践,最后导致尊老爱幼天平的倾斜,出现“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社会问题。有个笑话说:在一所公寓里,住着美国人、法国人、犹太人和中国人。一天,公寓失火了,结果,美国人首先救出了妻子,法国人首先抱出了情人,犹太人首先搬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港北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英语期末学业评价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知识考试题及答案指导
- 2025年传染病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4年衡水饶阳县高校毕业生招聘真题
- 2025年小学古诗竞赛试卷及答案
- 个人延期还款三方协议6篇
- 2025年职业资格-中级茶艺师模拟考试题库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税务师考试税法二真题(附答案)
- 招聘中的大数据分析与精准匹配
- 盆底重建术并发症
- 【安踏并购亚玛芬的动因及过程案例分析1600字】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教育事业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
- 安e赔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与政策支持研究报告
- 达州市达川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达州市南城中心组团片区C34-02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山东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药材质量标准制定模板及示例
- 护理学科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