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和蚁的童话》PPT课件_第1页
《象和蚁的童话》PPT课件_第2页
《象和蚁的童话》PPT课件_第3页
《象和蚁的童话》PPT课件_第4页
《象和蚁的童话》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象和蚁的童话,秦牧,教学目标:,1、了解文艺随笔的概念及主要特征;2、掌握文中童话的意义;3、理解文中大与小、顶尖与一般等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深入理解“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等名言的含义;2、议论文与随笔的不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二.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1.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2.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三.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1.举例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3.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一、关于作者及随笔:,1、作者:,秦牧,广东澄海人。1919年8月19日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是他的第一本集子。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1946年至1948年,在香港从事写作。建国后,历任广东省文教厅科长,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主编,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大量作品。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另一个散文代表作艺海拾贝,姐妹篇语林采英。1992年逝世,享年73岁。,代表作还有土地、花城,与杨朔、刘白羽合称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秦牧散文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秦牧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色是,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知识丰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从历史和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侃侃谈起,以土地为对象,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时而追叙惨痛的历史,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时而写到古代的封疆大典,时而又将笔触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到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之中,向读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历史教材。,花城记述广州花市的盛况,以“赞美英勇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也赞美由此而获得的幸福生活”。,2、文体: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现在也有些随笔重在描述对文学的印象、感受,并不注重对知识的阐述,这类文章感情充沛,讲求文采,可读性很强,但学理性相对稍弱。文艺随笔属于杂文的范畴。,二、阅读课文,思考:,1、用最简练的话概况童话的内容,并思考它引出了什么样的话题?,一只大象和一只蚂蚁比赛气力,结果依据重物和体重之比,蚂蚁获胜。,引出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2、“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按上帝给它的嗓子叫好了”的含义理解。,这句话是出自契诃夫的言论,它指出了在文学艺术实践中,我们应当尽其在我地贡献力量,不必因为力量微小而羞愧。,3、拿童话和契诃夫的话相比较,作了怎样的引申?,力量小而拼尽全力工作的人在某一点上甚至比力量大而并没有发挥尽致的人还要伟大。,4、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分析。,(1)艺术实践,少数人专利,群众的事业,顶儿尖儿的东西,众多的“一般工作”,分析:这些人的思想根源是把艺术的道理谈的很深奥,于是他们放弃努力地所谓道理是和那个最高水平比较起来差的太远。作者以对比辩证关系剖析这种论调的错误性。,“阐幽抉微”的字面意思是为讲明深奥的道理,选择精微的事物,作者在文章中用这个词是要批评有些艺术理论著作往往容易把道理讲得很深奥,作者的结论:,如果有许多人采取这种态度,这就不利于文学艺术的繁荣。因为量和质是辩证统一。,(2)契诃夫,“大树”和“雄狮”指,优秀的文艺作品,论证方法是比喻,证明出类拔萃的东西原也是在平凡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较之于莫泊桑,有过之而无不及,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快节奏,简洁,自然,质朴构成了清纯的文风,单刀直入,不拖泥带水,高度浓缩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更增加了作品的韵味。,北魏文人李谧(李谧,字永和,赵涿zhu人,相州刺史安世之子。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孔璠,字文老,至圣文宣王四十九代孙,主管祀事。)。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中国文学史上类似的故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三、文章结构:,(一)(15)点题,由童话引出一个“文艺问题”:能力和贡献的辩证关系。由童话格言名言论点(比喻、拟人、引用)从感性理性(二)(612)从二者间的辩证关系来进一步论证中心(三)(13)进一步用比喻和举例论证强化中心论点,四、中心论点:,每个人尽力奉献,努力工作都是有价值的。,五、小结:,4、语言上叙议兼顾,逐步深入,自由铺展,首尾呼应,富有哲理。,1、明确以象和蚁的童话为题目的理由:,引出“驼负千斤,蚁驮一粒”、“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真理,再引出契诃夫的名言接着提出论点。然后以艺术实践为例,展开论证。文章由浅入深,由具体形象到概括抽象,循序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