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纵横谈PPT课件_第1页
教学艺术纵横谈PPT课件_第2页
教学艺术纵横谈PPT课件_第3页
教学艺术纵横谈PPT课件_第4页
教学艺术纵横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艺术纵横谈,刘三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2,教学艺术纵横谈,一引言二从名家名言、名人轶事谈起三良师怎样炼成四教学艺术探讨五结语(没有结束的结束语),.,3,一、引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渠道、主战场,过去、现在和可见的将来都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改进具体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落脚点随着青年教师的剧增,青年教师成为决定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变数,培养其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4,高斯的论著写得简练扼要,十分费解。,二、从名家名言、名人轶事谈起,阿贝尔对此曾说:“他象只狐狸,用尾巴抹平了自己在沙地上走过的脚印。”而高斯回应说:“凡有自尊心的建筑师,在瑰丽的大厦建成之后,决不会把脚手架留在那里。”,Gauss(1777-1855),Abel(1802-1829),.,5,欧拉说:“一个科学家如果只是做出了给科学宝库增加财富的发现,而不能坦率阐述那引导他做出发现的思想,那么他就没有给科学做出足够的工作”,拉普拉斯说:“读读欧拉,读读欧拉,他是我们大家的老师”,Euler(1707-1783),Laplace(1749-1827),.,6,乔治波利亚说:“在前辈数学家中,.欧拉对我的影响最大。主要原因在于,欧拉做了一些跟他才能相当的伟大数学家从没有做过的事,即他解释了他是如何发现他的结果的。对此,我如获至宝。”,GeorgePolya(1887-1985),.,7,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前主席、数学家弗罗伊登塔尔说过:“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应地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使得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HansFreudenthal(1905-1990),.,8,当代著名数学家,柯朗曾指出:“微积分,或者数学分析,是人类思维的伟大成就之一。它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地位,使它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遗憾的是,微积分的教学方法有时流于机械,不能体现出这门学科乃是一种撼人心灵的智力奋斗的结晶。”,Courant(1888-1972),.,9,“数学的教学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训练,这固然可以发展形式演算的能力,但却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高斯和欧拉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文风以及几位当代数学家的评论,给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启示。,.,10,笔者1990年曾在“从数学发现谈数学教学”一文中谈到以下意思,数学成果一经发现,发现者在发表相关论文时,主要关心的是逻辑性和可信性,而对发现的思维活动过程则往往忽略不提或难以言表,因此,后人看不到鲜活的、原创的思想脉络,只能看到经过简化整理的学术形态,其叙述顺序与发现过程一般是相反的,这是造成后人特别是初学者难以理解的重要原因。,.,11,作为教师,不应只满足于让学生承认或接受书上的结果,而要尽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以至模拟知识的(重新)发现过程。由于教材往往出于简洁性和逻辑性的考虑,不大记述知识发现的脉络和过程,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编,在课堂上展示先贤们的思维活动和知识发现过程。,.,12,希尔伯特曾说,给他上课的富克斯教授的讲课方法与众不同,他常常把自己置于危险困难境地,对要讲的内容现想现推,这样一来,就使得同学们有机会瞧瞧高明的数学思维过程如何进行,数学家是如何接受困难挑战的。,Hilbert(1862-1943),.,13,杨振宁曾这样回忆他是如何懂得了科学的直觉和洞察力:“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泰勒通常无暇备课,讲课有时误入歧途,当他发现自己要出错的时候,他一定想办法赶快弥补,这时,他的思想就像天线一样向各个方向探索,看到底错在何处,在此过程中就可以看出他在物理学上的想法:他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哪些真正是他觉得值得注意的,哪些只是雕虫小技,是不重要的。通过这点我学到了很重要的东西,受到很大的启发。”,杨振宁(1922-),.,14,希尔伯特和杨振宁对自己任课老师的评价,无意中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一种别开生面的启示,发人深省。,.,15,三、良师怎样炼成?,要作一名好教师,需要兼备德、识、才、学,清代袁枚:“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注重以下几点:师德爱心师德为先,育人为本。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以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教书育人。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16,专业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滴水之流须有涌泉之源。对所属学科有比较渊博的知识,熟悉课程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对有关教材熟练掌握、举重若轻。对课程内容深钻细研、举轻若重、融会贯通。讲课能长能短、能详能简、能深能浅、能正能反。,.,17,教学方法善于将教材加工处理成适合课堂讲授和学生接受的教案,如同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善用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想学、爱学。,.,18,综合素养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师集“编”、“导”、“演”于一身,需要多方面素养,需厚积博览、海纳百川。除本专业知识外,还需对文、史、哲、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史、科学方法论等有所涉猎。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博采众长,独具一格。干啥只学啥,难达高境界。,.,19,学术研究坚持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并使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这既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的必由之路,又可使研究成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从事研究的创造性经历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熏陶和示范作用。,.,20,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大脑的思考,同样只有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喜欢学习的学生。而这一切,多多少少可以和教师的私人藏书室连在一起,因为那里是教师知识和精神的源头。”教师做学问、培养人、出成果离不开读书,读书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下面略谈一点读书学习的问题。,.,21,“厚”与“薄”、“专”与“博”,梁启超:“康先生之教,特标专精,涉猎二条,不专精则不能成,不涉猎则不能通也。”袁枚:“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避免食而不化。苏轼对治学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2,“学”与“问”、“疑”与“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击鼓)胡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郑板桥:“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于无疑处教有疑,在有疑处教无疑屈原天问吴文俊还债“无知者无畏”,.,23,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导探索、发现真理。科研贵在创新,始于发现问题,质疑善问是创新的前提,是做学问、搞科研的基本素质。学问从“学问”中长进,学着问就是学着发现问题。李政道说:“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他曾赠言:“做学问,须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处处留心皆学问。,.,24,科学时报(大学周刊)2009年3月10日,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院士,担心教学研究传统会中断!真正对教学有研究、有造诣的的教师会“断种”!,高教质量存在哪些问题?,.,25,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捷克的夸美纽斯德国的第斯多惠美国的杜威、海特)。教学是一门细腻的综合性艺术,贵在得法。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但以其昭昭就一定能使人昭昭吗?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满肚子蝴蝶飞不出来的情况并不少见。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理念,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方法,教学效果会大不相同。所以,教学方法不是雕虫小技,细微之处见功夫,方法决定效果,细节决定成败。讨论教学方法的前提是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且是认真敬业的。,四、教学方法探讨,.,26,重结果轻过程重推理轻道理重演绎轻归纳重局部轻整体重计算轻概念重技巧轻方法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思想重内容轻教法重学会轻会学,1.十重十轻,.,27,教与学;学与用;趣与美;知识与能力;抽象与形象;举一与反三;课堂与课本;授鱼与授渔;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2.十个关系,.,28,忌临阵磨枪、穷于应付,应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忌一知半解、心中无数,应融会贯通、胸有成竹;忌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应精选巧编、引人入胜;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应重点突出、纲举目张;忌局限细节、有木无林,应着眼整体、见木见林;忌只讲推理、不讲道理,应执果索因、追根求源;忌无源之水、从天而降,应搭桥铺路、水到渠成;忌和盘托出、表露无遗,应启发诱导、引而不发;忌无章无序、逻辑混乱,应有条不紊、严密无缝;忌快慢失宜、节奏失调,应进度适当、有张有弛;,3.讲课廿忌,.,29,讲课廿忌(续),忌信马由缰、任意发挥,应围绕中心、计划行事;忌就事论事、隔靴搔痒,应画龙点睛、切中要害;忌画蛇添足、拖泥带水,应恰到好处、干净利落;忌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应言为心声、表意传神;忌烦言碎语、翻来覆去,应简洁明快、一气呵成;忌拘谨怯场、面壁自语,应落落大方、声情并茂;忌视而不见、独行其事,应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忌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应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忌狂抄乱写、随写随擦,应巧布板书、简明美观;忌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应龙头凤尾、善始善终。,.,30,作文讲究“龙头凤尾熊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做事强调善始善终、有头有尾。讲课的开头和结尾也是很能体现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开场锣鼓”不可轻视,讲课开头要紧贴主题、言简意赅。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承前启后,温故推新;提问设疑,引发思考;实例开场,以例引理;演示开场,直观感性;名言开场,启示主题。还可以趣闻轶事开头、悬念开头、比喻开头。,.,31,投石问路,对症下药;诱敌深入,有的放矢;欲擒故纵,引而不发;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对比联想,举一反三;正反结合,相辅相成;依纲扣本,不即不离;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循序渐进,引人入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4.讲课十法,.,32,5.关于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祖宗是孔子,论语述而中记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前一句讲的是“启发”的条件和时机,后一句讲的是“启发”的要求和目标。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开其意,发达其辞。”愤与悱是一种想搞懂而未懂、有想法而不能以恰当言辞表达的心理状态。孔子之后,战国晚期的礼记学记中讲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引导学生,而不去强迫学生服从;严格要求学生,但不使学生感到压抑;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将结论直接和盘托出。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也有近似的方法理念。,.,33,6.追求教学之美,教师如果在有效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带给学生乐趣、愉悦和美感,将是讲课的极高境界,其艺术效果不亚于音乐、电影。追求教学之美,就是希望学生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要在三尺讲台、45分钟的有限空间和有限时间里导演出一幕有声有色的科学“话剧”实属不易,但可以作为奋斗目标。如何在课堂上展现科学之美、语言之美、板书之美、教态之美、课堂结构之美、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