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 级: 内部 5 年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论文 大豆胞囊线虫 病 候选抗 性 基因 记 的 开发应用及抗性新基因的 发掘 5 I 摘 要 大豆胞囊线虫( 给 世界 大豆 生产造成了 严重 损失 , 抗 病 品种选育是 目前 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而发掘新抗 性 基因和鉴定新型抗病种质是培育持久性抗病品种的根本保障。 本研究 分析了 选 抗 性 基因 序列 多 态 性 ,并 将 发现的 8 个 化成 记, 建立了 型方法,分析了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 布特点及其 与 性关系 ,并利用 130 个 记 和 开发的 8 个 记 分析 了 41 份大豆新种质的基因型 , 为合理利用大豆种质拓宽 抗 性 遗传基础 以及 记辅助选择 提供理论依据 和技术手段 。 主要结 果 如下: 1、建立了 豆 型方法 。该 方法 采用 理,针对 单 个 点设计 2 个 相差 4 5特异引物和 1 个公用引物 ; 在 2 个特异引物 3端第 3 和 4 碱基位置分别人为引入错配碱基 来 提高 异性 。 物约 100 150用 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 同时检测纯合和杂合基因型 。 利用该方法已完成参试种质的 析。 2、明确了大豆 列 多 态 性 及其与 性关系。大豆 列 多 态 性 较高。 点 1592、 1724、 1760、 2120 和 2387 在野生大豆、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 间以及选育品种和核心种质间 的分布差异显著, 为核心种质的补充和调整、 利用 野生大豆和地方品种 丰富 抗 性遗传基础 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上述 5 个 点在 抗、感种质中的分布表明, 制着大豆对 抗病作用。 3、明确了大豆 列 多 态 性 及其与 性关系。本研究获得了全长 1477 比, 序列 多态性 略低。栽培大豆多样性明显低于野生大豆,这可能 是 人为 选择的结果。 3 个 点 177、 1036 和 1380 在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间的分布差异显著,为合理利用野生大豆拓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提供了依据。 上述 3 个 点在 、感种质中 的 分布表明, 能与大豆对 性无关。 4、 发现 了 病 基因 新种质 。 用 130 个 8 个基于 记分析了来自 品系的 41 份 大豆 新种质 ,明确了 其中 31 份 抗病种质的基因型。 病基因 ,关联分析 检测到 23 个与抗性显著关联的 记,其中 6 个 点 的抗病 基因型 来自 其余 17 个 来自晋品系 亲本 ,其中 晋品系亲本 在1b 有 至少 1 个 病 新 基因 。 用 时 评价感病品系的准确率达 100%,抗病品系的准确率达 关键词 : 大豆 ,大豆 胞囊线虫 , 抗 性 基因 , is a in an to or to a or is an to CN In we of CN at in to of in CN is an in or CN it is as CN on in CN so we NP a NP CN 1 as 30 as 1. of a NP in 5bp a in NP as a CR of 00bp 50 5bp in be % An at rd th to of of CR in to CR by CR 4 It NP in we of 2. NA in in in at NP 592, 1724, 1760, 2120 387 or be of or of a in to 3. NA in 477it NA in by NP 77, 1036 380, we t of 4. of a SR CN AS CN 41 in 30 We 23 at 7 in 3 G no TL CN G by we in at a G We SR of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究意义 . 1 育抗病品种是挽救因 成经济损失的必然选择 . 1 掘抗 性 基因是拓宽抗 性 遗传基础、培育持久性抗病品种的根本保障 . 1 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提高抗病育种效率的重要举措 . 1 课题研究意义 . 2 内外研究现状 . 2 理小种的划分及其分布 . 2 源筛选及抗病品种选育 . 3 性基因定位及抗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6 豆胞囊线虫病候选抗性基因 . 12 豆 究进展 . 13 国 病核心种质 . 14 研究目的 . 15 第二章 选抗性基因 样性 . 16 料与方法 . 17 料 . 17 豆基因组 取 . 17 物设计及 应 . 18 物检测及测序 . 18 据分析 . 19 果与分析 . 20 列的比较 . 20 列多态性 . 20 性检测 . 23 锁不平衡与重组 . 24 变热点和冷点预测 . 25 试种质的 化分析 . 25 论 . 26 序列多态性 . 26 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序列多态性比较 . 27 倍型与抗性的关系 . 28 大豆基因组中可能存在多个拷贝 . 28 第三章 大豆 型方法 V ( . 29 料与方法 . 30 料 . 30 . 30 果与分析 . 31 取多重 理提高分型特异性 . 31 引物 3端不同位置人为引入错配碱基提高分型特异性 . 31 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对 增效果的影响 . 32 测准确性分析 . 33 论 . 34 第四章 不同类型大豆种质中的分布及其与抗性关系 . 36 料与方法 . 36 料 . 36 法 . 36 果与分析 . 37 位基因在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的分布 . 37 倍型在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中的分布 . 38 抗性的关系分析 . 40 论 . 44 于 记辅助抗性选择 . 44 倍型与核心种质的更新 . 44 方品种和野生大豆是进行抗病品种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 . 44 第五章 选抗性基因 样性 . 45 料与方法 . 45 料 . 45 豆基因组 取 . 46 物设计及 应 . 46 物检测及测序 . 47 据分析 . 47 果与分析 . 47 列分析 . 47 序列多态性 . 48 锁不平衡分析 . 51 7 份大豆种质的进化关系 . 52 性的关系 . 52 论 . 53 序列多态性 . 53 为选择造成的 “遗传瓶颈 ” . 53 关系 . 54 第六章 不同类型大豆种质中的分布及其与抗性关系 . 55 料与方法 . 55 料 . 55 型引物 . 56 . 56 据分析 . 56 果与分析 . 57 位基因在大豆中的分布 . 57 其组合单倍型与抗性的关系 . 58 论 . 60 第七章 大豆抗 种质的分子标记 . 61 料与方法 . 62 料 . 62 豆基因组 取 . 62 子标记 . 63 抗性鉴定 . 63 计分析 . 63 果与分析 . 63 豆新品系对 的抗性分析 . 63 性与 记的关联分析 . 64 代品系在 23 个抗性关联 点的基因型 . 66 论 . 68 豆抗胞囊线虫新种质的遗传基础 . 68 豆抗胞囊线虫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68 第八章 结论 . 70 确了大豆 列多态性 . 70 立了大豆 型方法 . 71 确了 性的关系 . 71 现了 病新种质中新的抗性基因位点 . 71 参考文献 . 72 附 录 . 84 致 谢 . 100 作者简历 . 101 文缩略表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名称 豆胞囊线虫 核苷酸多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培训课件分类
- 营养师实操题
- 油漆工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信息表
- 英语单词大全3500
- 跨国公司内部股权调整与员工持股计划协议
- 电力采购合同谈判与电力市场改革政策适应
- 医院装修技术方案文本
- 楼盘研发方案
- 知识产权孵化器厂房转租及知识产权运营合同
- 正规公司税务运作方案
- 中药泡洗技术-2
- 大学体育:轮滑教案
- 马太效应课件完整版
-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
- 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表
- 2023年中智总部及直属单位个高管职位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iqc培训教材基础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word精排版)
- GB/T 15435-199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 GB/T 1355-2021小麦粉
- 产科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