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缸柴油机曲轴.doc_第1页
单缸柴油机曲轴.doc_第2页
单缸柴油机曲轴.doc_第3页
单缸柴油机曲轴.doc_第4页
单缸柴油机曲轴.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学号 :41091307姓名: 吴茂坤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指导老师:李锋 2011.10.20目录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2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2三、 设计题目3四、 设计过程41、 画出曲轴的内力图42、 设计曲轴颈直径d和主轴颈直径D 63、 校核曲柄臂的强度74、 校核主轴颈H-H截面处的疲劳强度95、 用能量法计算A-A截面的转角,9五、 设计的改进措施及方法13六、 程序计算部分13七、 设计体会15八、 参考文献15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材料力学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让我们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2)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3)使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三、设计题目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E、,许用应力为,G处输入转矩为,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径向力的作用,且=。曲柄臂简化为矩形截面,1.41.6,2.54, =1.2r,已知数据如下表:0.110.181500.27120180 0.050.7810.51000.06(一) 画出曲轴的内力图。(二) 设计曲轴颈直径d,主轴颈直径D。(三) 校核曲柄臂的强度。(四) 校核主轴颈H-H截面处的疲劳强度,取疲劳安全系数n=2。键槽为端铣 加工,主轴颈表面为车削加工。(五) 用能量法计算A-A截面的转角,。四、设计过程1、画出曲轴的内力图(1) 外力分析画出曲轴的计算简图,计算外力偶矩Me=9549=9549*=1003=16717N =8358N再由平衡条件计算反力在XOY平面内:=5188N =3170N在XOZ平面内:=10376N =6341N(2) 内力分析主轴颈以EF的左端(1-1)截面最危险,受扭转和两向弯曲= Me =1003=*()=913=*()=456曲柄臂以DE段的下端(2-2)截面最危险,受扭转、两向弯曲和压缩= Me =1003=*()=913=*()=456=3170N曲轴颈以CD段中间截面(3-3)最危险,受扭转和两向弯曲=*r=623=*=1141=*=571内力图如下图(由可知,与梁的长度的关系总是比和梁的长度关系高一个数量级。当(梁的跨度与截面高度之比)较大时,不需要对弯曲切应力进行强度校核,因此在内力图里没画出剪力图。弯矩图画在受压侧):(单位: 力N 力矩) 2、设计曲轴颈直径d和主轴颈直径D(1)主轴颈的危险截面为EF的最左端,受扭转和两向弯曲 根据主轴颈的受力状态,可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其中=得D49.5mm取D=50mm(2)曲轴颈CD属于圆轴弯扭组合变形,由第三强度理论,在危险截面1-1中: 得 故取 3、校核曲柄臂的强度(1)(具体求解通过C语言可得,见六、程序计算部分)由程序得h,b的最优值取为 ,。查材料力学1表3-1,利用插入法得 ,(2)曲柄臂的强度计算曲柄臂的危险截面为矩形截面,且受扭转、两向弯曲及轴力作用(不计剪力),曲柄臂上的危险截面2-2的应力分布图如下图:根据应力分布图可判定出可能的危险点为,。l 点: 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 所以点满足强度条件。l 点: 点处于二向应力状态,存在扭转切应力 点的正应力为轴向力和绕z轴的弯矩共同引起的 由第三强度理论 所以点满足强度条件。l 点: 点处于二向应力状态 根据第三强度理论 所以点满足强度条件。综上,曲柄臂满足强度条件。4、校核主轴颈H-H截面处的疲劳强度确定H-H截面上的各影响系数。查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指导书2附录得Q-450-5强度极限查材料力学1图13-10b得=1.29, 查材料力学1表13-3,车削加工, 已知 FH处只受扭转作用 所以,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 =安全系数 所以,H-H截面的疲劳强度足够。5、用能量法计算A-A截面的转角,采用图乘法分别求解A-A截面的转角,。(1) 求:在截面A加一单位力偶矩。并作出单位力偶矩作用下的弯矩图与外载荷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画在受压一侧):由平衡方程得B点的弯矩为E点的弯矩为由图乘法:, 查表得 方向与单位力矩方向相同(2)求:在截面A加一单位力偶矩。并作出单位力偶矩作用下的弯矩图 与外载荷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画在受压一侧):同理得: 由图乘法: 方向与单位力矩方向相同五、设计的改进措施及方法针对曲轴设计及方法主要有三方面:1、提高曲轴弯曲强度:提高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合理安排曲轴受力情况及设计合理的界面等。但对于该曲轴只能采用合理安排曲轴的受力情况,在机械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集中载荷适当分散或将集中力尽量靠近支座。2、提高曲轴疲劳强度: 提高望去刚度的主要措施有:减缓应力集中及提高曲轴表面强度等。为了消除或缓解应力集中,在设计曲轴时,应尽量避免出现方形直角或带有尖角的孔或槽,即在主轴颈和曲柄臂相连处应采用较大的过渡圆角。提高曲轴表面强度可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是从加工入手提高表面加工质量,可采用精细加工,降低表面粗糙度,如果将材料改为高强度钢就尤其要注意;二是增强表面强度,对曲轴中应力集中的部位如键槽处应采取某些工艺措施,即表面热处理或化学处理,如表面高频淬火、渗碳、氮化等或表层用滚压、喷丸等冷加工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使曲轴表面残余应力,减少表面出现微裂纹的机会,以提高曲轴的疲劳强度。3、提高曲轴的弯曲强度:提高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有:改善结构形式,减小弯矩数值,选择合理的截面及合理选材等,但对于该曲轴只能采用改善结构形式,减少弯矩的数值及合理选材。在机械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合理设计和布置支座,即带轮可采用卸载装置,也可采用将集中载荷适当分散或尽量减少跨度,也可将材料改为弹性模量E较大的钢材,但这势必会增加费用。六、程序计算部分 曲柄臂满足强度要求时必须有:点:点:点:或者至少要满足:点:点:点: 另外处于经济性考虑,应该尽量使截面积最小。由以上分析可以编写计算机程序,计算出、的最优值。计算最优、的C程序如下:#include#include#define G 1000 /*换算常数*/#define D 50 /*主轴颈直径D*/#define Y 120 /*许用应力120MPa*/void main()float Mz,My,Mx,F;float Z1,Z2,Z3,Q2,Q3,Y2,Y3;float h,b,h1,b1;float a,r;float s,m=1.6*D*0.4*1.6*D;printf(input Mx,My,Mz,F:n);scanf(%f%f%f%f,&Mx,&My,&Mz,&F);for(h=1.4*D;h=1.6*D;h=h+0.01)for(b=0.25*h;b=2.5&h/b=3&h/b=4)a=0.222+0.015*h/b;r=0.777-0.008*h/b ;Z1=F/(b*h)+6*G*Mz/(b*b*h)+6*G*Mx/(b*h*h) ; /*计算D1点正应力*/Z2=F/(b*h)+6*G*Mz/(b*b*h); /*计算D2点正应力*/Z3=F/(b*h)+6*G*Mx/(b*h*h) ; /*计算D3点正应力*/Q2=G*My/(b*b*h*a) ; /*计算D2点切应力*/Q3=r*Q2; /*计算D3点切应力*/Y2=sqrt(Z2*Z2+4*Q2*Q2); /*应用第三强度理论*/Y3=sqrt(Z3*Z3+4*Q3*Q3);if(Z1-Y)/Y0.05&(Y2-Y)/Y0.05&(Y3-Y)/Y0.05)s=h*b;if(sm) /*出于经济性考虑,选取使截面积S最小的h,b*/m=s;h1=h;b1=b;printf(get the result:n );printf(h=%5.2fmmnb=%5.2fmmns=%7.2fmm2,h=h1,b=b1,m);运算结果:七、设计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自己独立完成了所有题目的解答过程,加深了对材料力学、CAD,C语言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以设计题目为核心,系统地应用所学知识,全面地考虑问题,完成了曲轴的设计,真正得将所学知识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