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六骨骼肌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目的观察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了解与掌握单收缩、复合收缩、强直收缩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基本原理。,.,原理当给肌肉一个阈上刺激时,肌肉即单收缩。如相继给予肌肉两个以上强度相同的阈上刺激时,若间隔时间比一次单收缩的持续时间短,两次收缩就会重叠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复合收缩。如果后一个收缩是在前一个收缩的舒张期内发生的,各次收缩复合的结果,会出现持续的锯齿状的收缩曲线,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若刺激的间隔时间比单收缩的收缩期短,后一收缩就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内发生,结果会出现一持续的平滑收缩曲线,称为完全强直收缩,刺激强度一定时,强直收缩的高度要比单收缩高,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收缩高度随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增高。,.,材料及用具蛙(蟾蜍),解剖器械,任氏液、计算机、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或二道生理记录仪,电子刺激器)、张力换能器、肌动器、铁架台,双凹夹、锌铜弓,培养皿,烧杯,任氏液,棉花,线等。,.,方法及步骤,1、按实验五的方法制备坐骨神给腓肠肌标本,在任氏液中浸泡1020min。2、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在肌动器上,并将神经搭在肌动器刺激电极上,把刺激的输出线与肌动器刺激电极的接线柱连接,或在接线柱上再接两根细漆包线(其两端漆皮要去掉),直接插入腓肠肌的两端作刺激电极用。,.,3、将张力换能器用双凹夹固定于铁支台上,其换能器的输出线插入计算机的信号输入插口。4、将腓肠肌跟腱结扎线的一端与换能器的簧片相连。注意:不能拉得太紧。,.,5、打开计算机等待自动进入智能型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主页界面,在空白处双击后进入主页界面,于顶级菜单“实验项目”处单击,打开子菜单后点击“肌肉神经实验”,再选择“刺激频率与反应的关系”项单击,出现对话框后选择现代或经典实验进入实验的监视。6、调节对话框的数据,如刺激强度(一般为57.5V)、刺激频率增量(一般为1、6、10、15、20、30Hz)的设置,直至做出满意的肌肉收缩曲线图形,即记录出几个单收缩曲线和一段不完全强直收缩及完全强直收缩曲线,见图1。,.,图1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强直收缩上:收缩曲线下:刺激标记,.,注意事项,1、连续刺激时间不宜太长,每次刺激持续时间要保持一致,不得超过34s,且每两次刺激之间应让标本休息0.5-1min,以防肌肉疲劳影响实验结果。2、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融通集团融通科研院春季专项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招聘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中国兵器北方工具公开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农业科技行业数字化农业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流行病学模拟疫情调查分析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外科心脏刺伤现场处置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农业科技行业智慧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报告
- 2025年云计算行业云计算服务与云计算安全研究报告
- 2026广州农商银行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萧县县直事业单位招聘115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迷彩施工方案
- 2025大模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
- 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员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多传感器融合赋能无人驾驶列车的安全感知-洞察及研究
- 汉字的六种结构方式
- 202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三维设计创新-微拓展 圆锥曲线中的二级结论
- 口腔补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