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ESH热点研究概览.doc_第1页
2010ESH热点研究概览.doc_第2页
2010ESH热点研究概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ESH热点研究概览更新时间:2010-08-27 08:33:25 第20届欧洲高血压学会科学年会(2010 ESH)于6月1821日在挪威奥斯陆召开,本届年会共设119场会议,内容涉及高血压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争论和共识等。本文对大会报告的热点研究集萃如下: 血压变异性可作为心血管死亡的预测因素 有关血压变异性与器官损害的关系已被明确证实,但其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关系的数据尚存在争议。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预防和临床医学系研究者在一批既往未治疗的患者中评估了采用不同方法评测的血管变异性与心血管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4 h血压标准差与心血管死亡的关系受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采用其他方法评估血压变异性时,如果消除夜间血压下降的干扰,则舒张期血压而非收缩期血压的变异性似乎可独立预测心血管死亡,因此,加权24 h标准差(wSD)和白天标准差(SD)似乎优于夜间SD。 ARAS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血运重建仅有部分益处 意大利比萨大学研究者在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ARAS)的高血压患者中,评估了肾动脉血管成形术(PTA)或支架置入术(PTAS)的长期血压转归(4年)。结果表明,肾动脉血运重建对血压转归仅有部分益处,高血压病程较短和收缩期血压或舒张期血压数值较高的患者尤其如此。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可从血运重建中获益患者的可靠指标。 高血压远程监控与自我管理可更好地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方面之一,但当前的血压控制水平不太理想。高血压的自我管理可能导致更好的血压控制,但未得到充分研究。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者的研究(TASMINH2)表明,高血压自我管理导致血压显著并有价值的下降,并维持12个月。血压的降低似乎由增加抗高血压药物数量所致。研究者指出,虽然并非所有患者均希望自我管理,但这是血压未被良好控制时的一种重要新方法。 运动收缩压为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挪威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年健康男性中,100瓦特功率负荷下的运动收缩压为远期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其相关性强度与静息收缩压相似。 肾脏病与血管老化加速相关 与同龄的非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相比,CKD患者的主动脉脉搏波速度(aPWV)可能较快,但目前尚不清楚aPWV增快是肾脏病的结果还是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反映。英国研究者对来自9个肾病中心的2155例CK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患者的排除标准为未行透析治疗、患非血管性肾脏病、无糖尿病且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共排除1688例患者。 校正平均血压、性别、胆固醇和吸烟后,年龄、aPWV和存在肾脏病具有很强的交互作用(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在CKD患者中年龄(P0.001)、平均血压(P0.001)和估计肾小球过滤率(P=0.004)与aPWV独立相关。 Cystatin C可预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 西班牙马德里Infanta Leonor医院研究者入选了194例在一项多学科心力衰竭项目中接受随访的年龄大于75岁的心力衰竭患者,评估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预测总死亡率的作用,并比较了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与Cystatin C的差异。分析表明,在这组未预先进行左心室射血分数选择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Cystatin C是一种优于NTproBNP的总死亡率预测指标。 ACCORD BP试验结果:强化降压 患得患失 美国伯曼临床研究中心Richard H. Grimm教授公布了ACCORD BP分支研究的最新结果。报告显示,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高危人群中,强化血压控制并不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发生率。然而,强化血压控制可在降低总体脑卒中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方面获益。 阿齐沙坦潜在降压优势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奥美沙坦曾被认为具有比其他类别抗高血压药更优越的耐受性,然而尽管接受ARB治疗,很多患者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最新有关阿齐沙坦(AZL-M)与奥美沙坦和安慰剂的比较研究发现,阿齐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为临床提供了又一药物选择。 中度和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阿利吉仑/氨氯地平一线治疗更佳 研究显示,对于中度和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阿利吉仑(Aliskiren)/氨氯地平一线治疗比单用氨氯地平表现出更优越的降压效果和血压达标率,而且联合疗法的耐受性较佳,从而表明阿利吉仑/氨氯地平在2级高血压患者血压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 阿利吉仑降压或与基础肾素活性无关 相关研究发现,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Aliskiren)与氢氯噻嗪(HCTZ)和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但其降压疗效与高血压患者的基础血浆肾素活性(PRA)无关。此外,无论单药治疗,还是联合用药,阿利吉仑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C-CHAP研究:降低心血管危险的新方法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Lisa Dolovich教授报告了社区心血管健康认知度计划(C-CHAP)结果,这是一项针对加拿大社区人群完成的随机对照研究,其证实改善心血管健康认知度的社区延伸计划可能是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及危险控制水平的有效且可行措施。 缬沙坦单药血压控制不佳者可从联合治疗获益 研究发现,对缬沙坦单药治疗降压效果欠佳的患者,其血压水平对能否从加服氢氯噻嗪(HCTZ)进一步获益的预测价值十分有限。尽管缬沙坦单药治疗的血压达标情况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所有2级高血压患者在联用HCTZ后均能实现剂量依赖性的血压控制。 ROADMAP研究:奥美沙坦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ROADMAP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应用ARB类抗高血压药物奥美沙坦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微量白蛋白尿风险。但是,研究者也观察到,奥美沙坦同时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从而引发对ARB临床应用安全性的担忧。 ESPORT:控制老年高血压优选奥美沙坦 意大利罗马SantAndrea 医院Giuliano Tocci教授介绍的ESPORT研究的数据表明,相比雷米普利,应用奥美沙坦将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得到更满意的诊室血压正常率以及长期24小血压控制。 CASE-J研究:减少新发糖尿病,坎地沙坦优于氨氯地平 日本京都大学Kazuwa Nakao教授报告,CASE-J研究的3年随访研究结果比较了ARB类药物坎地沙坦与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在高危日本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获益方面的差异。此次公布的结果再次证实了该研究的早期观察结果,即坎地沙坦减少新发糖尿病的获益持续优于氨氯地平。 TEAMSTA重度高血压研究:替米沙坦/氨氯地平优于单药治疗 美国Orange County研究中心Joel M. Neutel博士汇报了TEAMSTA重度高血压研究的结果,其证实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替米沙坦80 mg与氨氯地平10 mg的单药联合治疗比任一单药疗法的降压效果更理想。 FEVER研究: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