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设计正文1、 控制系统模型1.1模型建立例一、(传递函数模型)已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试用MATLAB建立其连续传递函数形式模型。已知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在MATLAB环境下获得采样时间为4s的传递函数形式模型。解:在MATLAB中输入程序:num=6 18 12;den=1 13 54 72 0;G1=tf(num,den)Ts=4;G2=tf(num,den,Ts)即可生成传递函数模型,其运行结果如下:G1 = 6 s2 + 18 s + 12 - s4 + 13 s3 + 54 s2 + 72 s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G2 = 6 z2 + 18 z + 12 - z4 + 13 z3 + 54 z2 + 72 zSample time: 4 secondsDiscrete-time transfer function.分析:num表示系统传递函数的分子系数向量;den表示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系数向量;Ts表示采样周期;函数tf()表示生成传递函数模型。例二、(微分方程组)生成一个=0.5,n=1的标准二阶系统,随机生成一个二阶稳定系统,并实现两个模型的串联、并联和反馈连接。解:在matlab中输入程序num1,den1=ord2(1,0.5);G1=tf(num1,den1)num2,den2=rmodel(2);G2=tf(num2,den2)Gs=series(G1,G2)Gp=parallel(G1,G2)Gf=feedback(G1,G2,-1)运行结果为:G1 = 1 - s2 + s + 1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G2 = -1.208 s - 0.2388 - s2 + 4.217 s + 1.326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Gs = -1.208 s - 0.2388 - s4 + 5.217 s3 + 6.544 s2 + 5.544 s + 1.326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Gp = -1.208 s3 - 0.4466 s2 + 2.771 s + 1.088 - s4 + 5.217 s3 + 6.544 s2 + 5.544 s + 1.326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Gf = s2 + 4.217 s + 1.326 - s4 + 5.217 s3 + 6.544 s2 + 4.336 s + 1.088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其中G1为=0.5,n=1的标准二阶系统,G2为随机生成一个二阶稳定系统,Gs为系统串联连接,Gp为系统并联连接,Gf为系统反馈连接。函数series()可完成两个模型的串联连接;函数parallel ()可完成两个模型的并联连接;函数feedback ()可完成两个模型的串联连接;1.2模型变换例三、(由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形式模型)将零极点增益模型:利用函数tf()转换为传递函数模型。解:在MATLAB中输入程序:z=0 -4 -3;p=-1-i*3 -1+i*3 -2 -1;k=1;G1=zpk(z,p,k);G2=tf(G1)即可将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形式模型,其运行结果如下:G2 = s3 + 7 s2 + 12 s - s4 + 5 s3 + 18 s2 + 34 s + 20分析: 函数zpk()表示生成零极点增益模型; 函数tf()可直接将zpk生成的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表示形式。 另外:MATLAB还可利用转换函数进行转换。使用函数zp2tf ()将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num,den=zp2tf(z,p,k))。例四、(由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为在MATLAB中利用函数zpk()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并将连续时间系统转换为离散时间系统。解: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在MATLAB中输入程序:num=6 18 12;den=1 13 54 72 0;G1=tf(num,den);G2=zpk(G1)即可将传递函数形式模型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其运行结果如下:G2 = 6 (s+2) (s+1) - s (s+6) (s+4) (s+3)Continuous-time zero/pole/gain model.将连续时间系统转换为离散时间系统在原有程序基础上再添加程序:Ts=5;G3=c2d(G2,Ts)即可将连续时间系统转换为离散时间系统,运行结果为:G3 = 0.95833 z (z-0.1304) (z-1.379e-06) - z2 (z-1) (z-3.059e-07)Sample time: 5 secondsDiscrete-time zero/pole/gain model.分析:函数zpk()可直接将tf()生成的传递函数形式模型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函数c2d()可将连续时间系统转换为离散时间系统。另外:MATLAB还可利用转换函数进行转换。使用函数tf2zp()将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z,p,k= tf2zp(num,den))。1.3模型简化例一 (并联模型简化)某系统由两个子系统并联构成,传递函数分别为、,求该系统的传递函数。解:两模型并联在MATLAB中输入程序:G1=tf(2,1 3);G2=tf(1,1 2 1);G=G1+G2其运行结果为:G = 2 s2 + 5 s + 5 - s3 + 5 s2 + 7 s + 3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上面所求结果可能与手算结果有差异,求其最小实现:G=mineral(G)分析:两个方框并联连接可以通过sys1+sys2实现,还可以通过函数parallel()实现,格式为:parallel(sys1,sys2,u1,u2,y1,y2).两模型串联在MATLAB中输入程序:G1=tf(2,1 3);G2=tf(1,1 2 1);G=series(G1,G2)其运行结果为:G = 2 - s3 + 5 s2 + 7 s + 3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分析:两个方框并联连接可以通过函数series ()实现,格式为:parallel(sys1,sys2,y1,u2),还可以通过sys1*sys2实现。例二、(反馈模型化建) 下图所示的典型反馈控制系统,用MATLAB求其闭环传递函数模型 解:在MATLAB中输入程序:G1=tf(6 4,10 9 3);G2=tf(2,1 3);H=tf(1,1 1);sys=feedback(G1*G2,H)运行结果为:sys = 12 s2 + 20 s + 8 - 10 s4 + 49 s3 + 69 s2 + 51 s + 17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分析:反馈连接可以通过函数feedback()实现,格式为:feedback(sys1,sys2,sign),还可以通过实现。1.4Laplace变换例一、(用Laplace变换定义传递函数)系统在激励r(t)=1(t)+t(t)的作用下,测得系统响应c(t)=(t+0.9)-0.9e-10t,已知系统0-状态为零,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解:在MATLAB中输入程序:syms t s r R c C;r=1*sym(heaviside(t)+t*sym(heaviside(t);c=t+0.9-0.9*exp(-10*t);R=laplace(r);C=laplace(c);G0=C/R;G=factor(G0)其运行结果为: G =10/(s + 10)例二、 已知系统在零初始条件单位阶跃响应为,求系统传递函数和初始条件单位脉冲响应。解:syms t;h=1-(exp(-sqrt(2)*t)/(sqrt(0.5)*sin(sqrt(2)*t+pi/4);l1=laplace(h)syms sl2=1/s;G=l1/l2;G=simplify(G)H1=G*1;H=ilaplace(H1)其运行结果为:l1 =1/s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工作计划
- 数字营销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 房地产金融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 2025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详解
- 老酒店拆除施工方案
- 工程管理成本控制费用分析表
- 2025年铁路运营管理师新员工岗位专业知识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考模拟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4年高升专检测卷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户外运动安全承诺及免责合同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云平台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餐饮合伙经营合同协议书
- 履约保函标准文本与应用示例
- 五年级数学口算训练题库及解题技巧
- 催化原理教学课件
- 2025下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事业单位招聘(239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和答案(覆盖99%考题)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昆虫分类检索表
- 贾谊《鵩鸟赋》课件,《鵩鸟赋》讲解
- 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的设计研究课题评审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