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机械平衡填空题:1. 回转构件的直径和轴向宽度之比符合 =5 条件或有重要作用的回转构件,必须满足动平衡条件方能平稳地运转。如不平衡,必须至少在 2 个校正平面上各自适当地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方能获得平衡。2. 只使刚性转子的 惯性力 得到平衡称静平衡,此时只需在 1个 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使 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 同时达到平衡称动平衡,此时至少要在 2个 个选定的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方能解决转子的不平衡问题。3. 刚性转子静平衡的力学条件是 各偏心质量的惯性力的合力为零 ,而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是 各偏心质量的惯性力的合力和惯性力偶矩均为零。4. 图a、b、c中,S为总质心,图 a、b 中的转子具有静不平衡,图 c 中的转子是动不平衡。5. 图示两个转子,已知,转子a是 静 不平衡的 ,转子b是 动 不平衡的。选择题:1. 设图示回转体的材料均匀,制造精确,安装正确,当它绕AA轴线回转时是处于 D 状态。A)静不平衡B)静平衡C)完全不平衡D)动平衡2. 图示为一圆柱凸轮。设该凸轮的材料均匀,制造精确,安装正确,则当它绕AA轴线转动时,是处于 B 状态。A)静不平衡B)静平衡C)完全不平衡D)动平衡3. 图示一变直径带轮。设该带轮的材料均匀,制造精确,安装正确,当它绕AA轴线回转时是处于 D 状态。A)静不平衡B)静平衡C)完全不平衡D)动平衡判断题:1. 若刚性转子满足动平衡条件,这时我们可以说该转子也满足静平衡条件。( )2. 不论刚性回转体上有多少个平衡质量,也不论它们如何分布,只需要在任意选定两个平面内,分别适当地加平衡质量即可达到动平衡。( )综合题1:图示为绕O点回转的薄片圆盘,在位置1、2处钻孔,孔部分材料质量分别为,。为进行静平衡,欲在半径的圆周上钻一孔。试表示出孔的 方向,并求出钻去材料的质量。解:由静平衡条件:得,方向如图所示。所以钻孔的质量为图示为一鼓轮,上有重块A、B,已知它们的质量,今欲在平面、上分别加一平衡质量和,它们分布在的圆周上,使鼓轮达到完全平衡。试求和的大小,并在图中画出它的安放位置。解:将不平衡质量、分解至,平面内,因为位于平面内,不用分解,所以只需要分解在平面内,由得设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在平面II内由得方向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同范本5篇
- 2025年大庆萨尔图区开展“职引未来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江苏南京技师学院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一个店分租合同范本5篇
- 按期交付工期保质保量承诺书7篇范文
- 2025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1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安全培训收费标准的批复课件
- KTV共同经营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5篇
- 2025河北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聘工作人员35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品牌形象管理策略工具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文园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2019年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与病理诊断行业分析报告
- (正式版)JB∕T 7052-2024 六氟化硫高压电气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技术规范
- 中国民间吉祥图案艺术(部编)课件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模板)
- 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