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各论PPT课件_第1页
病毒各论PPT课件_第2页
病毒各论PPT课件_第3页
病毒各论PPT课件_第4页
病毒各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各论,dsDNA病毒,痘病毒科虹彩病毒科疱疹病毒科腺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多形瘤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科线头病毒科,痘病毒科Poxviridae,1、痘病毒的特点与应用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强,在痂皮中存活数年哺乳动物痘病毒或禽类痘病毒内部具有免疫学交叉反应性,但相互无免疫学交叉反应性及交叉感染性。牛痘病毒(始于1798年)与痘苗病毒(始于1963年)接种预防、消灭天花的意义。痘苗病毒、金丝雀痘病毒等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载体:无致癌性,但前者对猪、骆驼等动物有致病性。,天花病毒,痘病毒科Poxviridae,2、兽医上重要的痘病毒(1)绵羊痘病毒与山羊痘病毒具有共同抗原,有相对宿主特异性呼吸道传播及吸血昆虫传播,可致死琼脂扩散试验:检查痂皮中的病毒抗原(2)鸡痘病毒疾病类型:皮肤型和粘膜型(3)口疮病毒宿主谱:绵羊、山羊、羚羊及人类免疫性:可被抗山羊痘血清中和培养特性:不生长于鸡胚,可用绵羊睾丸细胞培养,非洲猪瘟病毒科,仅有非洲猪瘟病毒(ASFV)一个病毒种。临床表现与猪瘟相似:急性高热,全身出血,高死亡率流行范围:非洲、南欧、南美洲重要性:我国无该疫病,须严加检疫防范传播途径:呼吸道致病机理:由呼吸道相关淋巴结侵入血液,并可产生类似环孢菌素的一种免疫抑制蛋白。分离培养:首次分离用猪单核-巨噬细胞,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1)淋巴囊肿病毒(LCDV):接触性自限性感染比目鱼类,鳍及皮肤结缔组织肥大,死亡率低。(2)鱼红细胞坏死病毒(PENV):集约化养殖的鲑鳟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发病,红细胞异常。(3)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河鲈、虹鳟易感,仅澳大利亚发现,OIE通报。(4)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由我国发现,致巨噬细胞肿大并形成胞浆包涵体。(5)蛙病毒3型:蝌蚪致死性感染。,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1、疱疹病毒甲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HSV(人1型)、B病毒水痘疱疹病毒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属:Mareks disease virus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IBRV、AILV2、疱疹病毒乙亚科CMV(人5型)3、疱疹病毒丙亚科EBV(人4型),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疾病类型:呼吸道型和生殖道型预防办法:检疫淘汰阳性牛只为主,疫苗预防效果有限。检疫办法:ELISA检测血清及奶中抗体,也可用荧光标记抗体检测病变组织切片。重要性:生殖道型可垂直传播,危害很大,难以根除,需要通过检疫淘汰阳性病牛,在引种时需要特别注意。,Pseudorabies virus(PsRV),1、宿主谱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致死率很高,猪表现为流产和死胎,牛、羊、马、狗等表现为身体奇痒。带毒鼠类是猪场常见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即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饲料。3、检测办法ELISA试剂盒4、预防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缺失TK毒力基因和次要糖蛋白基因)非常有效,并可与野毒株感染区别。,伪狂犬病(猪),流产胎儿,实验兔奇痒而死,伪狂犬病病毒粒子形态,PrV鄂A株电镜观察左图:上带中的PrV粒子右图:下带中的PrV粒子,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AILV),宿主:所有日龄的鸡,全世界分布临床表现:咳嗽、流涕、呼吸困难,致死率高检测方法:荧光标记抗体、PCR、中和试验、病毒分离防制:疫苗接种、全进全出制的管理注意:康复鸡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性喉气管炎,急性病例气管、喙、咽腔处充满带血的粘液,气管的上1/3处 充满干酪样渗出物,Mareks disease virus (MDV),病毒特性:是一种T淋巴细胞及上皮细胞结合性病毒,含有原癌基因(oncogene),有致瘤性。宿主:鸡和鹌鹑疾病类型:急性型、淋巴瘤型(眼、皮肤、神经)传播途径:呼吸道,即吸入带毒的皮屑最简易的诊断方法:取羽毛囊进行琼扩试验预防办法: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接种20日龄鸡胚或1日龄雏鸡,但超强毒株感染须用HVT和MDV SB1株二价苗,特超强毒株感染则须用MDV 1型CVI 988/Rispens疫苗。,马立克氏病,神经型(两肢麻痹),眼型(瞳孔收缩,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 ),皮肤型(淋巴细胞瘤状物),内脏型(淋巴性肿瘤病灶),Duck plaque virus (DPV),宿主谱:鸭及其他水禽病变特点:肠炎致死率:与毒株的毒力差异有关预防:使用鸡胚或鸭胚致弱疫苗,并防止野鸭及迁徙性水禽进入鸭群。,鸭瘟(鸭病毒性肠炎),“大头瘟”(头颈部肿大),肠道特征性出血和溃疡,Bovine 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 virus (BMCFV),宿主谱:黄牛、水牛和野生反刍兽病变特征:呼吸道、消化道上皮受损三种流行模式(但不在牛只间传播,牛是病毒的终末宿主):(1)非洲型:以角马为传播媒介(2)绵羊型:以绵羊为传播媒介(中国)(3)北美型:传播媒介不清敏感实验动物:家兔,斑点叉尾鮰病毒(channel catfish herpesvirus),双股DNA病毒。分布以北美为主,我国也有,致幼鱼突眼、腹胀及出血。弱毒疫苗接种有效。,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1)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国家一类动物疫病(2008/12农业部第1125号公告),中国对虾最易感,发病急,死亡率高,有时不出现白斑而是虾体变红。可用类淋巴原代细胞培养。(2)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OIE通报,危害幼虾。(3)对虾杆状病毒(BP):OIE通报,分布于西半球。其强启动子可用于大量表达外源基因的活性表达。,对虾白斑综合征,腺病毒科Adenoviridae,分布:呼吸道病毒特性:血凝活性致病程度:多数为亚临床感染体外培养特性:E1A和E1B基因产物可转化细胞,对实验动物(仓鼠)有一定致瘤性应用:基因治疗的载体,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virus,别名:犬腺病毒1型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排毒途径:尿、粪、唾液(康复犬也是重要的传染源)特征性病理现象:自然感染康复期或接种1型弱毒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角膜水肿(蓝眼)及肾小球肾炎(型变态反应)免疫预防:使用犬腺病毒2型弱毒疫苗,可避免型变态反应,并可实现接触免疫。,Egg drop syndrome virus (EDSV),宿主谱:鸡、鸭、鹅病毒特性:对禽类红细胞有血凝活性临床表现:褪色蛋、软壳蛋、无壳蛋需要注意的传播途径:垂直传播简易的诊断方法:HA+HI防制措施:无有效疫苗,依赖建立SPF鸡群,并与水禽隔离。,乳头瘤病毒科与多形瘤病毒科,病毒特性:致瘤性病毒核酸:共价闭合,具有传染性重要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牛乳头瘤病毒、SV40,ssDNA病毒各论,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分类依据:形态学分类(DNA呈环状),并无抗原相似性DNA方向性:正股或双向仅圆环病毒属一个属,成员包括:(1)鸡贫血病病毒(CAV)(2)人输血传播病毒(TTV)(3)猪圆环病毒(PCV)(4)长尾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Chicken Anemia Virus,DNA复制中间体:具有传染性临床表现:白细胞减少,导致免疫抑制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分布范围:除SPF鸡群以外的所有鸡群防制措施:无疫苗,母源抗体有一定效果,但不能保护鸡群免受野毒感染。,Porcine circovirus,最初发现于PK-15细胞有两个病毒种(以前为两个血清型):(1)PCV-1可致死胎(2)PCV-2可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僵猪综合征),Parvoviridae,重要的属:细小病毒属、依赖病毒属(即AAV)和红病毒属(B19病毒)细小病毒的进化关系(1)猫细小病毒与貂细小病毒最相近,用中和试验不能区别(2)以上二者与犬细小病毒相近免疫预防的困扰:母源抗体的干扰,兽医上重要的细小病毒,1、犬细小病毒(CPV-2):致病毒性肠炎及心肌炎,存在抗原漂移现象,可用HA-HI进行诊断2、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猫瘟热病毒):传染性极强,针对猫科动物,猫崽感染表现为小脑发育不全。3、猪细小病毒:引起繁殖障碍(死胎),可通过胎盘或精液传播,为重要猪病。4、小鹅瘟病毒:由中国学者最先发现,猪细小病毒病(死胎与木乃伊胎),反转录病毒,1、嗜肝病毒科(DNA反录病毒)HBV、DHBV2、反转录病毒科(依据病毒RNA特点分类)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白血病病毒/肉瘤病毒乙型反转录病毒属:小鼠乳腺瘤病毒丙型反转录病毒属:猫白血病病毒/肉瘤病毒丁型反转录病毒属:牛白血病病毒慢性病毒属:HIV、EIAV、Medi-Vinas virus,Hepatitis B Virus(HBV),1、致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及原发性肝癌2、病毒复制环状DNA(部分双股、部分单股,全长股为单负股)全长环状DNA 正股RNA 负股DNA 正股DNA 病毒装配3、致持续感染和肝癌4、基因工程疫苗(重组HBsAg疫苗),反转录病毒科,1、基因组产物与抗原性gag基因:衣壳蛋白(群特异性抗原)pol基因:反转录酶(种间抗原)env基因:囊膜蛋白,但复制缺陷型急性转化病毒常代之以细胞来源的v-onco基因(Rous病毒含所有4个基因)。2、反转录酶多功能:DNA聚合酶、整合酶、RNA酶,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1、致禽类淋巴细胞增多症等各种传染性肿瘤2、疫病特征:传播速度快,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带毒普遍,环境容易受到病毒污染。3、检测方法:(1)非产毒细胞激活试验:完整病毒对卫星病毒的复制辅助作用(但Rous病毒可直接复制)(2)ELISA:注意与马立克氏病病毒区别4、防制淘汰带毒鸡、培育抗病毒品种、鸡胚培养防止内源性污染,禽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大肝病” ),牛白血病病毒,1、致病类型病毒感染白细胞,导致淋巴细胞增多症和肿瘤2、流行病学特点病毒传染性不高3、防制通过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牛,慢病毒属Slentivirus,Maedi/Visna 病毒:冰岛、北美洲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马属动物,有弱毒疫苗可用猫免疫缺陷症病毒(FIV):猫科动物猴免疫缺陷症病毒(SIV)牛免疫缺陷症病毒(BIV)Jembrana病病毒:印度尼西亚,类似BIV,慢病毒感染的共同特点,1、靶细胞均为淋巴细胞2、疾病进程长3、常导致免疫抑制与继发感染4、可通过血清学诊断5、pol基因有高度同源性6、能抵抗紫外线(双拷贝核酸),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疾病表现(1)急性感染期:一过性流感症状(23个月),抗原阳性,但抗体阴性,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2)无症状感染期(5年)(3)持续性淋巴肿大期:伴随持续发热、腹泻及乏力(4)爱滋病期:继发感染和肿瘤(多发生于皮肤)2、病毒的血清分型:HIV-1比HIV-2传染性强(我国均有)3、传播途径:(同性和异性)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4、实验室检查(1)初筛:ELISA检测血清抗体(2)确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3)免疫功能检查:CD4 T/CD8T (4)病毒DNA检查:PCR5、治疗: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dsRNA病毒,1、呼肠病毒科(1012个节段)环状病毒属:兰舌病病毒轮状病毒属:牛轮状病毒(致腹泻)水生呼肠病毒属:草鱼出血症病毒2、双RNA病毒科(2个节段)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性胰坏死病病毒,Blue tongue virus,1、分类地位:呼肠病毒科环状病毒属2、血清型: 以VP2中和试验分为25个,存在交叉免疫反应性3、自然宿主:绵羊及牛、山羊、鹿(OIE A)4、传播媒介:库蠓5、最实用的检测方法:琼脂扩散试验(4d PI)6、病毒分离:红细胞裂解物静脉接种鸡胚或接种新鲜Vero细胞(病毒有血凝活性)7、防制:消灭库蠓,血清学检查淘汰,灭活苗,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病毒分类地位:水生呼肠病毒属G基因群流行情况:中国南方各省,45月龄草鱼,死亡率高达70病毒分离:草鱼肾细胞株防制:有机碘消毒鱼塘,灭活苗浸泡,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质型多角体多呈六角形二十面体,当进入家蚕中肠受碱性消化液溶解后,释放出六角形二十面体的病毒粒子。质型多角体对福尔马林抵抗力较强,但易被0.3%有效氯漂白粉或新鲜石灰乳灭活。注意与属于杆状病毒科的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存在形态学区别。,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1、血清型:2个,有低交叉保护力,对外界环境及消毒剂的抵抗力强,近来发现超强毒株。2、致病机理:肠道巨噬细胞腔上囊B细胞免疫抑制3、传播方式:(直接或昆虫媒介)水平传播、垂直传播4、病毒分离:鸡胚5、预防:母源抗体弱毒疫苗VP2基因工程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法氏囊肿胀呈奶油黄色,法氏囊腔中有浓性分泌物,传染性法氏囊病,胸肌、腿肌和翼肌的外肌束膜上小面积出血,花斑肾 (尿酸盐滞留导致肿胀),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1、病毒分型分2个血清群,多个亚型(无交叉保护作用)。可用CHSE-214或RTG-2培养。2、致病特点高传染性,可通过带毒鱼卵传播,严重危害鲑鱼和红鳟鱼,表现为鱼体颜色深暗、腹部肿大、眼球突出等,死亡率较高。3、免疫机制感染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4、防制检疫、淘汰及有机碘消毒,无有效疫苗可用。,套式病毒目(属正股RNA病毒),1、冠状病毒科TGEV、AIBV、FIPV均易发生组织细胞嗜性的改变2、动脉炎病毒科EAV、PRRSV3、杆套病毒科Gill-associated virus,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1、致病性断奶仔猪腹泻(但曾发现丧失肠道嗜性而获得呼吸道嗜性的毒株)2、传播途径消化道(胃内pH升高)3、免疫机制粘膜免疫才能产生母源免疫(IgA),是最重要的保护机制。需强毒免疫怀孕母猪。,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 (FIPV),1、病毒组织嗜好性由猫肠道冠状病毒(FECV)获得巨噬细胞嗜性而得名,有2个血清型2、自然宿主猫科动物:渗出性或非渗出性腹膜炎3、致病机理型变态反应4、免疫依赖细胞免疫,可使用ts突变株进行鼻腔接种。,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AIBV),1、血清型810个2、自然宿主鸡、鸽子、雉、珍珠鸡3、致病型呼吸道型、肾型、肠型、腺胃型4、免疫卵黄抗体(IgG)对预防雏鸡发病有效,7日龄后方可接种弱毒或无毒疫苗株,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常充满尿酸盐结晶,Equine arteritis virus(EAV),1、血清型仅1个2、临床表现高热、白细胞减少、粘膜卡他性炎症、孕马流产、公马暂时性不育3、免疫体液免疫有保护作用4、检测中和试验、RT-PCR(公马精液中可带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1、疾病表现呼吸困难、流产,又名兰耳病2、病毒基因与小鼠乳酸脱氢酶病毒相近,分2个基因型3、传播途径接触、气雾、精液及胎盘(坏死性脐带动脉炎)4、致病机制病毒感染单核-巨噬细胞,抗体可增强病毒感染(why?),可持续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呼吸困难,公猪间质性肺炎,腮联病毒(gill-associated virus),感染腮联病毒的黑斑对虾(全身发红)流行于澳大利亚,其他正股RNA病毒,1、微RNA病毒科口、鼻、肠、心、(甲型)肝炎2、嵌杯病毒科:RHDV3、星状病毒科:鸭星状病毒(致肝炎)4、黄病毒科:CSFV、BVDV5、披膜病毒科多种马脑炎病毒、人风疹病毒6、野田村病毒科:鲹神经坏死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FMDV),1、自然宿主偶蹄动物(牛、猪、羊、鹿科等野生偶蹄动物)及人绵羊、南非野水牛和高鼻羚羊是病毒贮存宿主猪是病毒放大宿主牛是病毒感染指示宿主2、血清型(按地名命名)Oise、Allemaghe、C、Asian 1、SAT1、SAT2、SAT3 共7个型,型间无交叉抗原性,但亚型间有交叉抗原性。3、病毒蛋白二十面体对称,衣壳蛋白(VP14)和基因组结合蛋白(VPg), RGD(精-甘-天)序列是结合细胞的基序。,FMDV,4、抗原性变异频率:VP1VP3VP2VP4准种(quasispecies):FMDV RNA没有单一明确的核苷酸类型,而是呈类群分布。VP1(141160aa、200-213aa )是保护性表位5、病毒的抵抗力经58/40min可灭活;水泡液在50甘油4可保存1年;在产酸甚少的骨髓、脂肪、淋巴结内存活1年以上6、传播途径呼吸道为主(气溶胶远距离传播)、消化道为辅,FMDV,7、致病机理呼吸道感染后于咽喉部复制,然后扩散。康复反刍动物咽部长期带毒。8、临床表现口、鼻、蹄、乳房部皮肤水泡,羊的症状比牛温和(跛行)。死亡率不高。特征性病变为“虎斑心”。9、诊断OIE推荐ELISA试剂盒。敏感实验动物为豚鼠(足垫)。注意与猪水泡病鉴别诊断:只感染猪,病毒耐酸。10、防制发达国家常采用扑杀,发展中国家可用高密度疫苗接种。灭活苗优先,弱毒苗可能散毒并对其他动物致病。,口蹄疫(猪),鸭肝炎病毒1型,背脖病“(全身性抽风)2周龄,肝脏肿大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 (4周龄),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1、疾病表现 急性出血性败血症,死亡率很高。我国最先发现。2、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某些昆虫和鸟类可作为传播媒介。3、病毒特性 凝集人红细胞4、诊断 HAT+HIT5、预防 肝脏匀浆灭活苗效果确实。,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1、别名Hog cholera virus (猪霍乱病毒)2、临床表现典型猪瘟:急性,高热,白细胞显著下降亚急性猪瘟:母猪流产,仔猪长成僵猪。特征性病变:脾脏边缘梗死,肠粘膜溃疡结节3、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消化道),猪瘟:脾脏边缘梗死,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4、致病机制病毒由扁桃体扩散到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5、病毒的分离培养可用PK-15、Vero、BHK-21等细胞,但不产生CPE。须借助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NDV可强化CPE产生(END试验)。6、病毒的抗原性与BVDV高度相似,可实验感染牛。7、防制泔水加热消毒、冷冻猪肉检疫、控制传染源(僵猪和欧洲野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1、致病特点非常常见、持续性感染、腹泻和排毒(急性称作牛病毒性腹泻、慢性称作牛粘膜病)可垂直传播,胚胎早期感染可造成免疫耐受。2、病毒分类BVDV-1和BVDV-2两个种致CPE(与基因突变有关)和无CPE 2个生物型3、防制血清学检疫淘汰阳性牛、弱毒疫苗慎用于免疫耐受动物,乙型/日本脑炎病毒(JEV),传播途径:蚊虫叮咬潜伏期:5-15天病人症状:高烧、抽风、昏迷不醒、呼吸衰竭病猪症状:孕猪流产、公猪睾丸炎防制手段:合理布局养猪场、消灭蚊子、减毒疫苗接种治疗:无特效疗法,野田村病毒科Nodaviridae,鲹神经坏死病毒(striped jack nervous necrosis virus,SJNNV):感染多科鱼类,致神经细胞坏死及细胞质内包涵体,神经性行为异常,死亡率高。SJNNV可用SNN1、SBL或哺乳动物细胞系(COS1/HeLa)培养。,单负股RNA病毒目,1、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麻疹病毒属2、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VSV、牛暂时热病毒、鲤鱼春季病毒血症病毒(SVCV)3、丝状病毒科马堡病毒、艾博拉病毒致人出血热4、波纳病毒科,Newcastle disease virus,1、危害全世界养禽业最重要的传染病(鸡、火鸡、鸽、孔雀、鹌鹑、鹦鹉、鸭、鹅、人)2、致病类型速发嗜内脏型(强毒型)、速发嗜神经型、中发型、缓发型、无症状肠型、肺脑炎非典型性临床表现:呼吸道、消化道(腺胃乳头出血)、神经症状(歪头)、产蛋性能下降,死亡率取决于毒株毒力。3、病毒抗原性仅1个血清型,但分离株可存在巨大毒力差异。4、病毒毒力按1日龄ICPI、42日龄IVPI和MDT分为强毒、中毒和弱毒三型。病毒毒力与蛋白酶对H、F前体的裂解位点有关。,新城疫(亚洲鸡瘟),神经症(慢性型),腺胃乳头出血,新城疫(亚洲鸡瘟),出血性卡他性肠炎(淋巴滤泡突出),急性非化脓性脑炎(脑膜充血、出血),Newcastle disease virus,4、传播途径气雾传播、食物传播、饮水传播、垂直传播5、诊断 HAT+HIT6、疫苗接种(1)考虑母源抗体的半衰期(1215日龄佳)(2)依据流行情况,选择疫苗,应遵循灭活苗优先、弱毒苗优于中毒苗的顺序原则系中毒,、系为弱毒,可通过饮水、气雾、滴鼻等途径免疫,注意接种疫苗后仍然可排毒1540天,Canine distemper virus,1、危害仅1个血清型,高度传染性和高致死率,可感染犬科、鼬科、猫科、浣熊科、大熊猫科。2、疾病特征双相热(病毒血症)、呼吸道症状(脓性鼻液)、消化道症状(腹泻)、神经症状、硬足垫3、致病机理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相关淋巴结血液白细胞全身各种组织细胞,Canine distemper virusversus Measles virus,Canine distemper virus,侵犯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Canine distemper virus,4、免疫机制体液免疫(中和抗体1:100以上有保护力)和细胞免疫都重要5、病毒分离犬肺或腹腔巨噬细胞犬淋巴细胞MDCK Vero,可形成典型的合胞体及拉网状CPE6、防治弱毒苗、麻疹疫苗、但高免血清效果有限,Rabies virus,血清分型:至少有4个,但对免疫保护力的影响不明显,故不重要。亚洲大陆流行第一血清型。基因分型:至少7个。经兔脑传代:街毒(野毒)固定毒宿主:所有温血哺乳动物排毒及传播途径:唾液伤口病毒受体:乙酰胆碱受体、神经节苷脂染疫动物病死率:100特征病变:脑组织切片可见Negri氏包涵体,狂犬病的诊断方法,包涵体(Negri小体)检查:脑及唾液腺组织切片或压印片经塞勒氏染色(Sellers stain)或姬母萨染色,可见神经细胞胞浆内出现红色的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 body),高倍镜下可见包涵体内部有暗蓝色颗粒,是狂犬病的特征性病变。 免疫荧光染色:对病毒抗原的阳性检出率接近100%,为WHO推荐的诊断方法。RT-PCR:适合实验室研究。,塞勒氏染色检查包涵体,狂犬病的防制方法,(1)紧急预防:伤口消毒+弱毒疫苗或高免血清 WHO推荐尽早接种疫苗并对伤人犬猫应用十日观察法以确定其传染性。(2)常规预防:犬、猫强制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佳途径。(3)野生动物(狐、狼)预防:含弱毒疫苗的食饵(4)扑杀染疫动物或疫区犬猫(5)应注意蝙蝠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和病毒贮主。,感染其他哺乳动物的弹状病毒,1、水泡性口膜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致多种细胞培养物CPE,常用于IFN效价测定。我国无。2、牛暂时热病毒库蠓、疟蚊是传播媒介,鱼类弹状病毒,(1)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国家一类动物疫病(2008/12农业部第1125号公告), OIE通报,致鲤科鱼腹水肿及全身性出血,可注射疫苗。(2)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OIE通报,感染鲑鳟等,致全身性出血,可在鱼类细胞系及哺乳动物细胞系(BHK-21/WI38)上生长。(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OIE通报,致虹鳟、大马哈鱼、太平洋鲑全身皮肤出血,耐过鱼带毒。,Borna virus,1、自然宿主:马2、症状:运动功能障碍3、传染源:不祥4、实验动物:大鼠(持续性感染)5、流行地区:欧洲6、流行特征:赛马活动7、传播途径:呼吸道8、潜在的医学意义:部分精神病患者抗体阳性,节段性单负股RNA病毒,1、正粘病毒科甲、乙、丙型流感病毒属2、布尼亚病毒科该科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包括布尼病毒属、汉坦病毒属、内罗毕病毒属、白蛉病毒属。3、砂粒样病毒科LCMV(免疫耐受模型、免疫损伤模型),Influenzavirus A,1、分类与命名血清亚型记作HN。H型共15个;N型共9个2、核酸节段数甲型、乙型病毒均为8个节段,每个节段的两端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