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桂林山水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2页
桂林山水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3页
桂林山水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4页
桂林山水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桂林山水教材解读,2,教材目录:,1、童年的愿望2、汉字家园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4、幽默三则5、人间情6、长城的故事7、山水风情8、马的天地9、科学趣闻10、壮丽的山河11、考验,3,本板块的地位和作用,桂林山水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板块山水风情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版块处于本册教材的中间部分,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主要是指本板块的教学是在学生原有的初步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对语文能力进行综合强化,这意味着教师在教法上可以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更高的要求之下自主地完成旧有能力的提升,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启后”,是指学生的语文能力受到强化后能提高阅读的效率。,4,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等能力。基于此,对于学生而言,本组喷薄欲出的浓烈情感需要体会,优美流畅的语言需要品读,尤其是本组善于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绘的写作方法,更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本板块的地位和作用,5,本板块的地位和作用,基于此,巩固与提高将交织于整组课文的课堂结构。首先,应该通过品读语言,“披文以入情”;然后是理性归纳,在一个更高的中国上“敛情以出文”,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攀升。这一“出”一“入”,都以网络与学科的整合为载体,使学生学而即用,举一反三。,6,板块说明,本板块围绕主题选了三篇文章,分别是桂林山水威尼斯小艇和田园诗情。三篇文章选取了不同角度,或描写自然景观的奇幻美景,或展示世界名城的独特风情,或描绘静谧和谐的异域风光,是引领学生感受山水风情的佳作。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7,教材分析教学价值,教学这篇课文,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二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材分析文本解读,桂林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桂林山水一文的作者陈淼更是独具慧眼,用精美的语言构成了一幅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画卷,堪称写景文章的典范之作。文章开篇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让人很自然地产生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欲望。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8,教材分析教学价值,教学这篇课文,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二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材分析文本解读,第二自然段先写漓江的水。在作者的妙笔之下,漓江的水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现它独特的美:“静”(感觉)、“清”(视觉)、“绿”(比喻形象)。作者荡舟漓江后情感的流露,视角的与众不同,写法上的温婉细腻,使每一位读者都置身于美景之中,陶醉于美景之中。而欣赏美景的同时,那一串串文字又仿佛是灵动的音符,为读者奏响漓江水优秀的乐章。如果说漓江的水是一首歌,那么桂林的山就是它的复唱,作者以同样的手法在第三自然段再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作者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描写来表达其“形态奇、色彩秀、山势险”的特点,巍巍峰峦,字字珠玑,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9,教材分析文本解读,。青山围绕着绿水,绿水映衬着青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把这连绵不断的画卷点缀得更美了,令作者陶醉,读者共鸣。结尾“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更是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遥相呼应,结构浑然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整篇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过渡自然、节奏明快、情景交融、感情强烈,淋漓尽致地袒露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在文字音符的跳动中,秀美的山水风光尽显眼前,给读者以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10,教材分析教学价值,教学这篇课文,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二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1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备了初步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还不够熟练。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愉悦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给学生展示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和建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12,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13,教材分析教学价值,教学这篇课文,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二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2、3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是本文的教学难点。,14,教材分析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第二课时: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独特的美,背诵课文。第三课时:仿写课文。,15,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文章是写景的抒情散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这一方法进行教学。语言文字具有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许多妙词佳句往往讲也讲不清楚。桂林山水遣词造句严谨,语言优美,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热情。如果老师讲得太多,文章会搞得支离破碎,整体的美被破坏。只有通过多读,反复读,读出语感,以读代讲,披文入情,使作者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溶为一体。因此,在教学中,我是采用“以读代讲”安排教学环节的:,16,教材分析设计思路,1、范读课文激发感情。揭示课题后,老师马上以饱满的感情范读课文感染学生并激起朗读兴趣;2、自由朗读酝酿感情。当学生激起朗读兴趣后,通过自由朗读,让学生酝酿出与作者一样的感情;3、抠字眼体会感情。老师紧扣“甲”、“静、清、绿”,“奇、秀、险”等重点词,读读议议,个别读、齐读、引读、议读,文中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完全被学生体会出来了;,17,教材分析设计思路,4、授技巧入情入境。第二小节共三句,第一句话要注意长句的自然停顿,“却从没看见过”合度的重音,才能在比较中显示出漓江水的独特风格;第二句读好“啊”的音变和三个并列分句的递进语势(声音由低到高,语速由慢到快,感情由弱到强),才能表达出漓江的水“静、清、绿”到极点的特点;第二句到第三句语气的转入要稍停长些,语气转入平稳。因为,这时作者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自己乘坐的船在前进,还是停泊着都没感到,许久许久才醒悟过来;5、品读课文抒发感情。通过前四步,学生已经把握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恋之情,最后学生循作者思路,以真挚的感情齐读课文,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孩子们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可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18,教材分析设计思路,6、总结赞美延伸课外。(1)、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创作了诗歌散文来赞颂桂林山水,我们一起来欣赏。“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唐杜甫“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陈毅元帅(2)、师生配合读桂林山水歌(节选)“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资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19,教材分析设计思路,(3)、同学们,学习本课之后,你向往桂林吗?在我们的祖国像桂林山水这样秀美的山川还有很多很多,你看(出示图片)祖国河山是多么壮美啊!有机会,同学们一定要去亲眼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你一定会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20,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在表达顺序上很有特点,是比较典型的“总分总”的顺序。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这种顺序的好处,并尝试在写作当中运用这种写法。本课较难理解的是最后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绿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浏览。,21,板书设计,22,板书设计说明:,为使学生直观体会到山水相依的特点,我将桂林山水的板书设计成一幅立体式的风景画讲读漓江水的段落时分别板书其特点:静、清、绿;讲读桂林山的段落时分别板书:奇、秀、险;学到第四自然段时,学生完全沉浸于优美的语言中,于是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