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地还是卖地: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分析——对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用地的个案调研.doc_第1页
租地还是卖地: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分析——对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用地的个案调研.doc_第2页
租地还是卖地: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分析——对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用地的个案调研.doc_第3页
租地还是卖地: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分析——对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用地的个案调研.doc_第4页
租地还是卖地: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分析——对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用地的个案调研.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租地还是卖地: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分析对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用地的个案调研2011年第4期总第12O期文章编号:1003-2398(2011)04-0054-04租地还是卖地.i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分析对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用地的个案调研龙良富,黄英(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548202;2.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548204)LEASINGoRSELLINGLAND:ANANAI_sISoFPEASANTSLIMITEDRATIoNALBEIoRINLfDTRANSFERRINGACaseStudyofLandUsingforTourismDevelopmentinZhongshanYakouVillageLONGLiangfu,HUANGYingUrffvem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Zhongshan548202,China,2.ZhongShanPolyrenich,Zhongshan528404,China)Abstract:Thispaperaimstoanalyzethepeasantslimitedrationalbehaviorinlandtransferring.EmpiricalstudymethodisusedtoinvestigatenearlyninetypeasantsdecisionmakingbehaviorinlandusageoftourismdevelopmentinYakouvillageofZhongshancity,whereeconomicsystemstillmaintainstherulethatthelandsarecollectiveandthedistributionisaccordingtoonesperformance.Theauthorsfindthatwhenfacingthelossandtransferoflandsneededbydevelopmentoftourismindustry,thepeasantsfinditishardtomakedecision.Duetotheirownconditionandenvironmentalconstraint,itishardforpeasantstomeasureitslongtermandshorttermprofitsintransferofland.Theyonlycanpursuethebenefitsonthebasisofcompre-hensivesecurity,andshowsomelimitedrationalbehavioralcharacteristics,whicharedifferentperceptionandaitudesresultedbyavailabilitybias,collectivechoiceundertheethicalactionandnonoptimalchoiceofriskavoided.Finallythedecisionofsellinglandbreakstheruleofnosaleoflandwhichtheyhaveinsistedforlongtime.Duringtheprocessofthislandacquisitionbygovernment,governmentobeystofarmerswillwhichshowstheprogressofpeasantsself-government,butbecausethateconomicefficiencyofthesystemofcollectiveworkandproduceanddistributionaccordingtoonesperformanceisobviouslylowerthanexternaleconomy,peasantslaborpaymentismuchlowerthantheaveragesalaryofexternalmarket.Sellingthelandwillresultinreducingtwoofthethirdlandrent,andtheuseofexternalmarketsystembecomeweak,whichmeansthatlandrentaftersellingthelandcannotmakeupthegapbetweenthetwosituations,andthiswillfurtherimposetheyoungpeopletoleavetheirvillage.Continuouspracticeofcollectiveeconomywillfacemoredifficulties.SimultaneouslyNanglangtownfacesagooddevelopmentopportunitybecauseofthestrategyofeconomicdevelopmentineasterncoastalareaofZhongshancityinrecentyears.ThepreciouslandresourceintheYakouvillagewillbecomefertilesoilofcapitaldeploitation.Keywords:leasingland;sellingland;limitedrationalbehavior;YakouVillage提要: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租地或卖地的行为选择带来不同的收益,将直接影响到现在及未来农民的生活水平.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环境约束,农民只能追求安金保障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对中山市崖口村村民在旅游开发用地中的决策行为进行深度调研,发现当地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表现出因可得性偏向导致的差异化认知与态度,伦理行动下的集体选择,规避风险下的非最优选择的有限理性行为特征,最终的卖地决策对崖口村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关键词:租地;卖地;有限理性行为;崖口村中图分类号:F129.9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青年基金项目(409YJ07)作者简介:龙良富(1978一),男,四川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Email:11.收稿日期:20101220;修订日期:2011-03-17圈曼芝.龙良富,黄英:租地还是卖地: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分析对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用地的个案调研当前,旅游业以其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和就业效应已经成为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之伴随的便是大量土地流转.2002年颁布的土地承包法并没有改变农民已经习惯的土地流转方式,即互换,转包,出租,没有法律规定的土地转让,但土地征用是政府行为,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农民可以将土地转让给政府的土地管理机构,获得一次性补偿,然后由国家出售给土地的开发商或使用者,实为卖地.因此,农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土地流转中应该选择租地还是卖地,将直接关系到能获得多少土地报酬,能否分享到土地增值而带来的经济利益及企业经营利润分红,这些收益将影响到现在及未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保持还是降低.本文通过深入调研中山市崖口村村民在旅游开发导致的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解构其决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以期对当前土地纷争引起的社会矛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1相关研究进展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的概念最初是西蒙提出的,即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对农民有限行为的研究是在相对舒尔茨1,珀普金全世界的农民都在与成本,利润打交道都是时刻计算个人收益的经济人观点上提出的,其代表是斯科特,他认为农民是道义至上者,而非个人利益至上者,其经济行为的主导动机是为了生计和消费,追求安全和避免风险是主要的原则,至于对利润的追求可能在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这方面的动机_31.我国学者黄宗智也提出中国乡村社会存在多重悖论现象,农民的经济行为具有多重特点,而非只是利益最大化,这和费孝通的礼俗社会的解释相一致:农民的经济行为是由其基本道义和伦理决定的嘲.在现代世界经济中,农民处于边缘的位置上,他们一只脚站在市场内,另一只脚留在维生经济中旧,土地仍是他们当前重要的职业依托和收入来源,其不可移动的根本属性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但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以及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新挑战,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经营要求土地流转_7】.土地的自由流动能够促使土地边际产出较小的农户将土地租让给边际产出较高的个体或单位,有利于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但也迫使农民放弃长期依赖的物质基础和生产资料,必须做出租地或卖地的选择,但鉴于农民所具备的科学知识较为贫乏,对方案的区别能力有限,农民的信息和心智成本在行为决策中成本太高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其很难权衡长期和短期的收益,最后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有限理性行为特征.但至今为止,尚未有学者涉及到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的个案研究,本文将运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中山市崖口村农民在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方式的决策行为进行理论解析.2研究案例及方法2.1研究案例崖口村位于中山市南朗镇东南部,紧邻孙中山先生故居翠亨村,与香港,深圳和珠海一水之隔,曾被评为广东最美丽的乡村之一.崖口村在1979年并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今仍保持集体所有,按劳分配的经济体制,是国内唯一一个至今仍承袭着人民公社体制的村落.全村3700多人,但拥有土地约6万亩,可耕种土地4万多亩,600多名村民留在村里劳作.由于外部市场工资不断上涨,崖口的公社制度处于不断改革之中,改革的基本趋势是公社体制的覆盖范围逐渐收缩,同时在公社体制的外围逐步引入出租经营等市场化体制安排,形成所谓的核心制度(即公社制度)与边缘制度(即出租经营)并存的格局.在2002年完成土地开垦工程后,崖口村村委会将其中2万亩围垦土地实行了股份制,一次分给每位村民五亩五分,由崖口村村民土地股份基金会统一经营,发包给当地居民进行海产养殖,收租用于补贴农业生产,给社员和干部发工资,整修村里的公共设施以及建设凝聚人心的寺庙.但即便市场制度兴起,崖口为避免提前透支土地,土地不能卖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而土地出租收入的补贴使崖口村村民获得和外部市场基本相等的劳动报酬,使集体经济为主的【人民公社能够长期保存.2008年孙中山故居旅游名片工程建设方案由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审批通过,崖口村虎池围日出水量超5000吨的海上温泉泉眼成为其重点建设开发资源,市政府决定招商开发虎池围,将军下围,翠亨联围一带13000多亩的围垦土地,建设我国最大的海上温泉度假城.面对旅游开发需要的土地流转,是应该坚守绝不卖地的基本生存原则,选择出租继续收取租金,还是打破这一原则,选择卖地,一次性获取土地补偿金,村民面临艰难的抉择.2-2研究方法及过程本文主要以田野调查为主.自2008年以来,笔者曾4次前往崖口村进行田野考察,获得了大量一手二手资料.一手资料来自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南朗镇副镇长,崖口村村长,村委会委员以及部分村民,访谈涉及总人数近90人,其中崖口村村民76人.二手资料包括政府文件,新闻报告,研究报告,并阅读了近10年崖口村所有发生的事件资料,包括与崖口村旅游征地事件相关的会议记录,合同,函件,政府批文等.这为研究崖口村旅游征地的村民行为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3由租地到宴地的土地流转决策过程3.1租地方案的推出与村民的反应崖口村近4万亩土地都是经过村民几十年的共同劳动辛苦围垦出来的,但全村没有能力来开发这片土地,只是用于低效益的发包收租.在保证全村村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2008年6月市,镇政府和村委会达成共识:崖口村提供虎池围,将军下围,翠亨联围13000亩土地,由政府统一开发,全村股民享受土地租金.崖口村每年每亩收回六百斤一号米,土地租金即为13000亩乘以600,再乘以当前一号米的保护价格,另外每亩再增加五十斤一号米,用来一次性支付社保,每年每位股民因此可获得大约3642元收入.,璺曼璺丝圈2011年第4期总第120期租地方案相对于原来围垦土地100元每亩的租金,全村在收益上有大幅度的提高,镇长在解释为何要用大米而非货币收租时认为:货币会贬值,但米是人民天天都需要的重要物资,而且比黄金及其他物资还有价值,因此,土地是永恒的,粮食也是永恒的,使得经济运作过程中得到相应的保障.对于出租方案,最初村民基本都持支持意见,认为对子孙后代都有保障,在原来出租基础上收入有很大提高,觉得很好.3.2卖地方案的形成过程按照合同规定,需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同意才能执行租地方案.虽然最初绝大多数村民赞同租地方案,但仍遭到了小部分村民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缺乏监督政府行为的机制导致未来收益难以保障,要求直接征地,获得一次性补偿,并选择上访及向村民宣传.在每位村民可能一次性获得15万元征地补偿的诱惑之下,绝大部分村民立即反对租地方案,并由村干部带头发起两起集体抗议事件,造成了崖口村2008年的l九一八温泉事件和土地开发风波,对崖口村的社会安定造成了严重影响.最终崖口村村民对关于虎池围,将军下围温泉等征地草案进行票决,结果是全村3376人,3272人同意征地,28人反对,其余为无效或弃权,卖地方案尘埃落定,村民因此每人分得一次性土地补偿142000元.4崖口村村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有限理性行为分析4.1可得性偏向导致的差异化认知和态度由于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知识水平有限以及思想观念受外界影响较小等原因,崖口村村民面对土地流转的行政管理时,无法充分分析涉及经济判断和概率判断的环境,只好依赖于快速得到的信息,自己最熟悉的信息或是最先想到的东西,而不是去致力搜集更多的信息,因此判断不是依据全面的信息得到的,存在着可得性偏向,并因此表现出认知与态度的明显差异:一是部分老年人(55岁以上)因过去的经验而坚守租地.珠三角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现象极为普遍,崖口村存在的大量土地时刻受到外来资本的侵蚀,虎池围,翠亨联围等围垦土地曾被政府于1994年征地开发,一次性补偿8000万,每位村民可获2万元,但被村委会拒绝.崖口村的老年人从时代变迁的角度来思考人与土地的关系,认为土地的保持不仅维护了崖口村的人民公社体制,而且进一步增加了因土地增值而带来的经济利益,应该继续坚持绝不卖地的政策.村长(70岁)在村民代表会上表示历史上我们也走过了假如当年一次性收取,当时可能大家都觉得挺好的,但今天就不会有这支歌唱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你们都看到了,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经验.二是中年人受到周边镇区征地信息的影响选择卖地.随着中山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稀缺问题越发严重,农村土地通过出租或征地已经所剩无几.崖口村村民直接或间接接收到外面的土地流转信息,我家舅子在石歧,全村通过征地一次性获得补偿每人23万,一位谭叔告诉我们,他们都圈)MANt3EOG.PHY,曼已经衣食无忧了,我们拥有这么多土地还这么穷?在调研中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表述.男的村可以征地,一下分得这么多钱,为什么我们村就不行?对于大部分中年人来说,在村里劳动加上分红一年大概获得1万元左右的收入,要供养小孩上学,父母生病需要医疗,加上珠三角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他们的生活其实较艰难,看到别村的亲戚朋友获得较高的土地分红或征地补偿时,他们也希望通过征地来改变现实的生活处境.4.2伦理行动下的集体选择农民生活的空间属于小型社区,是一种有自然,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特质的浓缩体或社会混合体,并有其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而在生活中,自然会形成他们自己对待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和观念m.崖口一直坚持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因此在村民的意识里,集体往往优先于个人,个体理性的支配往往受到集体意识的压制.从租地到卖地行为决策可以看出,由于惯性的集体观念,农民个体的私要服从公,从最初集体性支持租地方案在两天之内转变为反对,集体性支持卖地方案.在决策转变中,大部分村民并未进行独立理性思考,进行复杂的盘算和权衡两种方案所带来的利弊得失,而是遵循习惯的模式或集体的选择,最初要租地,村委会给我们算了笔帐,分红确实比以前多,我们当然赞成了.一位黎姓村民这样描述当初的决策过程,但听说卖地可以分到15万,他们都说好,那我们也就赞成了.可以说,崖口村民的集体行为是在一定文化情景中为了维持生存的策略选择,这类行为被韦伯归类为非理性行为.4-3规避风险下的非最优选择艾利思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民生计的公认特征是高度不确定性,在面临获得(Gain)的时候是风险规避型的j.在此次的土地流转中,崖口村村民是绝对支持土地开发的,土地流转之前出租l3000亩围垦土地每年只能获得130万元,而土地流转不管是租地还是卖地都将带来增值收益,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卖地却并不是最佳选择.以大米作为租地收益单位,可看出村委会在协议商议中的用心良苦,这确保了未来收益不将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以今年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来计算(105/1002.5X65013000=2218.25万元),租地全村每年可获得2218.25万元租金,加上社保和医保,70年将获得超过15.54亿元,远超过一次性补偿的5亿4千万元.当调研组将收益对比数据给村民看时,很多村民还不知道差距这么大,他们从未真正权衡过租地或卖地的得与失,只直观感觉15万已经很多了,获知收益对比相差这么大时,他们并不感到失望,虽然减少了这么多收入,但谁知道未来发生什么呢?钱还是现在拿到手里安全.而对于当初反对租地方案的村民,他们显然更加理智,之前我们就算过这笔帐,但中山市储备中心倒闭了,我们收不到租金怎么办?我们一点保障都没有,我们宁愿少拿点,但一定要稳妥.由此可见农民在经济行为中为了追求生计安全,甚至明明知道是很不划算的方案,也要去选择,而至于利润的追龙良富,黄英:租地还是卖地:土地流转中农民有限理性行为分析对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用地的个案调研求,需在安全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具有这方面的动机.5村民选择卖地方案的后续行为及未来影响5.1心理账户对村民卖地后行为的影响崖口村民因选择卖地而每人获得14万2千元,并一次性到位.这笔钱对于很多村民来讲有些意外,由于不是自己辛苦挣来的,村民显然将它放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在2010年9月的调研中发现,由于没有投资渠道,大量的现金持有增加了村民的消费冲动,被曾经调研到的32个家庭有6个家庭建了新房,13个家庭装修了房子,11个家庭买了汽车,6个家庭买了摩托车,这表明村民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倾向于即刻满足的偏好.对于将来没有土地分红的问题,村民并不担忧,至少我们在村里劳动能保障我们的基本收入,加上这次的土地补偿,未来生活应该没什么问题啦.但涉及到未来子孙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还不愿意想得如此长远,时代在变化,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5.2村民选择卖地的未来影响5.2.1崖口村村民将面临进一步失地的危险崖口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达的珠三角仍旧山清水秀,稻田连阡陌,被誉为世外桃源,根本原因是坚持了决不卖地的原则,保持了土地的完整性.但随着海上温泉度假城的建设,红树林等湿地资源相继被旅游开发,崖口村因此卖掉了超过1/5的土地.近年来中山市向东部沿海发展的经济战略使南朗镇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崖口村极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将成为资本开拓的沃土,在村民尝到卖地带来的好处后,二者的结合将使崖口村面临进一步失去土地的危险,1人民公社就将难以为继,崖口村将被迫城市化.5.2_2未来旅游发展将加剧旅游企业和村民之间的矛盾当前的农村旅游开发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政府通过旅游扶贫的方式让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旅游地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选择了卖地,没能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参股经营,未来的旅游发展将与崖口村村民基本没有关系,旅游业的发展难以拉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这为未来的矛盾>中突奠定了基础.最近一次调研时,海上温泉度假域已经动工修建,但完全封闭,村民根本不知道施工进展情况,由于意识尚未转变,已经有村民向调研组抱怨什么都不让我们知道.而旅游发展将导致植被破坏,空气与水体污染,周边旅游生活垃圾增加,宁静的乡村生活氛围受到破坏等影响村民生存和生活环境质量的问题,而卖地使村民无法最终收回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力,这将在一定程度加剧村民和政府,企业之间的矛盾.6结论与讨论崖口村的征地过程并未出现像广西苍梧县,峨眉山那样因强行旅游征地导致的流血冲突事件,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遵循了农民的意愿,表现出村民自治的进步.但在集体经济和市场经济二元制并轨实施的崖口村,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仍深刻规制着农民的行为特征.在面对土地流转中是应该租地还是应该卖地的决策行为中,表现出可得性偏向导致的差异化认知与态度,伦理行动下的集体选择,规避风险下的非最优选择的有限理性行为特征,最终的卖地决策打破了长期坚持的决不卖地的基本原则.由于集体生产,按劳分配体制在经济效率上明显低于外部市场经济,村民的劳动报酬远远低于外部市场的平均工资,而卖地将使崖口村直接减少近2/3的土地租金,外部市场体制减弱,即意味着卖地后的土地租金补贴不能弥补二者之间的差距,这将进一步促使中青年离开大队,推行集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将更加严重,这为崖口村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崖口村村民由于特殊的社会体制,文化传统,经济结构等原因表现出道义小农的特征,农民追求安全保障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这在一定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