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散文阅读1、 散文知识储备(1) 、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 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 、理解特点: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 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3) 、散文的分类(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4) 、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 衬托 对比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5) 、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 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6) 、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 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7) 、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 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 二、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一)、整体感知考点 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 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 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例 1:中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 1 题: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 勾勒出孩子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2) 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 生动、 形象;2.拟人: 人格化、 生动化、 形象化;3.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4.反问: 加强语气;5.反复: 强调 ;6. 对比:突出其中一个;7.对偶:句式整齐 结构统一;8.夸张:极力的表现。 (3)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2: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 2 题,当儿子接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 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花”,问:句中“悲喜交加”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赏析 这是一篇短小却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文章。文中的母亲可谓用心良苦,每次,她都能把老师的批评、指责、 不屑化作表扬、鼓励,如点点春雨般洒在儿子的心头,激励儿子充满自信的成长。这样的教育,与我们平常所见的 大多数家庭教育恐怕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很多家长,崇尚的是批评的武器,而且,往往是一种扩大化的批评。读 完这篇文章,不妨想一想,哪一种教育更好? 这篇文章以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了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考上大学的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其中,作者给读者留下 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阅读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这个并不聪明的孩子,是怎样在母亲的鼓励下刻苦学习,一步一 步成长起来的? (4) 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理 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术,有的放矢地去分析。 (5) 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应两方面去分析: 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2.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角度去分 析。 (6) 、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 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 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 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7)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 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 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 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 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 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 之间的逻辑关系。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 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 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8) 、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 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填写词语要 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 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 用。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 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 5 分析)。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 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4) 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 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 为了表达主题需要, 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有时会考 (或 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 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 (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 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谈感受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媒介融合记忆变迁-洞察及研究
- 跨文化传播标志-洞察及研究
- 高温阻燃绝缘材料研究-洞察及研究
- 紧急救援法律保障-洞察及研究
- 蒸汽消毒过程自动化-洞察及研究
- 绿色颜料再生体系构建-洞察及研究
- 自适应机器人服务系统-洞察及研究
- 2026届内蒙古重点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溯源市场应用-洞察及研究
- 纳米空气净化-洞察及研究
-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三篇)
- 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及术后管理-课件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学习心得分享
- 小学生元宵中秋猜谜语竞赛题目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知识梳理
-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varian中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