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怎样读诗.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怎样读诗.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怎样读诗.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怎样读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读诗教学设计 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 张雪飞【学情分析】 中国诗歌浩如烟海,课堂上学过、讲过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对于学过的诗歌,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了解并赏析,但是大多是零散而碎片化的,学生很难从所学诗歌中自主探索出一套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也就很难自主读懂课堂以外那浩如烟海的大量诗歌了。在强调并重视传统文化和文学修养的大背景下,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面前,对学生进行“读诗”方法的指导迫在眉睫,而通过学生学过的诗歌来学习总结读诗的步骤和方法,无疑是学生最容易理解接受并能学会的便捷途径。【学习目标】1、以学过的古诗为例,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重点)2、运用所学步骤和方法,能准确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说中国古代诗歌是整个春天开遍的所有绚烂的花儿的总和,那么,我们课堂上学过的、老师讲过的诗歌只是其中最美的繁花数朵。当身边没有了老师为你讲解每一种、每一朵花美在何处的时候,你该怎样去欣赏其他花儿的美丽,并读懂整个春天呢?其实啊,花开千万种,虽各不相同,但赏花的方法却是相通的,这节课我们就以学过的古诗为例,来学会鉴赏古诗的步骤和方法。 一、读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关键,读完题目可以约略知道诗歌的主要内容。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送朋友去蜀州做官。钱塘湖春行是写春天去西湖游玩。活动一:请同学们根据下列诗歌的题目判断诗歌内容1、游山西村: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观刈麦:4、江城子 密州出猎:5、山坡羊 潼关怀古:(预设:1、去一个叫山西村的地方游玩 2、歌颂白雪并在雪天送武判官回京城 3、记一次观看割麦子的情景 4、在密州打猎的情景 5、在潼关咏怀古迹)二、知作者 “文如其人”,“见字如面”,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章基本特点,再去读诗,就比较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比如,苏轼多次外放被贬,他在诗中也曾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他生命的底色却是乐观旷达的,诗文中表达的情感也都是达观的。再比如刘禹锡,我们从诗歌中也知道他两次被贬长达二十三年,但是和苏轼一样仍然不改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会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活动二:请同学们剖析王安石其人、其诗、其情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可知王安石是一个 的形象,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预设:王安石变法,不光是得罪司马光、苏轼、苏辙、程颐、程颢等大咖,还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可见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是他是一个信念坚定、行动力超强的人,才使得变法得以施行。再结合这首诗,可知王安石是一个胸怀大志、信念坚定、高瞻远瞩的改革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和不畏艰难的情感。) 三、觅情语 “诗言志”,诗歌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抒情方式分为 直接抒情 和 间接抒情 两种。 一般来说,诗歌常常“卒章显志”,最后一句会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因此要抓住最后一句(或两句)来把握情感。 活动三:寻觅下列诗歌中的情语1、次北固山下:2、雁门太守行:3、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天净沙 秋思:(预设: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乡之情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以死报君的感情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 4、断肠人在天涯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和思乡) 四、悟景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中来“间接抒情”,常用的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开头景物写杨花被风吹散、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悲啼,暗写因友人被贬离去而产生的悲痛之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活动四:读懂下列景语1、渔家傲 秋思“羌管悠悠霜满地。”2、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预设:1、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更加重了征人的思乡之情。2、渲染悲凉气氛,烘托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和思乡之情。)五、悟隐语 古诗还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还应认真分析这些手法背后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等。表现手法:用典、对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想象、以小见大、视觉听觉相结合、衬托(以乐衬哀)等。活动五:读懂下列诗句中的隐语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小桥流水人家。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预设:1、运用比喻,以落花自喻,写出自己虽然辞官,仍关心国家命运,要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2、运用典故,“闻笛赋”委婉含蓄地抒发对旧友的怀念,“烂柯人”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怅惘。3、运用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希望朝廷重用自己的情感。4、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以二乔命运代指东吴命运,表达了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成功都是有一定机遇的,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5、运用反衬,以温馨的乐景写哀情,来烘托游子漂泊他乡的孤独凄凉和浓重的乡愁。6、运用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六、学以致用 活动六:运用所学步骤和方法,从以下诗歌中任选一首,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唐 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释:宦情:做官的情怀。 羁思:客居他乡的思绪。 凄凄:形容悲伤难过。 春半:春季二月。迷:凄迷。 山城:这里指柳州 。 尽:凋零。榕叶满庭莺乱啼:借景讽刺当时把持朝政的守旧派人物。) 2、 秋 词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预设:1、第一步从题目看出,写的是柳州二月份的时候看到榕叶落完后的见闻和感慨;第二步了解作者我们知道柳宗元因和刘禹锡等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政治革新,被贬永州再贬柳州,并死于柳州任所,被贬后心情一直抑郁愁苦,所作诗文也大都峭拔冷峻,如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第三步觅情语,“凄凄”写出当时的悲伤难过,“意转迷”写出了心情的凄迷;第四步悟景语,“春半如秋”和“百花尽”,才二月正是该百花次第开放充满生机的时候,作者却写春天像秋天一样萧瑟,百花殆尽写出了自己心境的凄凉哀伤;第五步悟隐语,“莺乱啼”暗喻当时把持朝政的守旧派人物,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预设:2、第一步从题目看出是写秋天的;第二步了解作者我们知道刘禹锡两次被贬长达二十三年,曾在诗歌中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和苏轼一样都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三步觅情语,“我言秋日胜春朝”“便引诗情到碧霄”可以看出他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第四步悟景语“晴空一鹤排云上”写振翅高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