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习书法的体会总结 在练习书法的临习过程中,我逐步有以下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过好中锋关。 何谓中锋?使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这便是中锋。 作书贵用中锋,是千古不易的定论。以前我对中锋用笔的概念,只有一些肤浅的感性认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往往对自己所写的字,点画边缘出现一边整齐光洁,一边带有锯齿,或一边墨色较浓,一边较淡、立体感不强的现象百思不解。后来,在临习过程中,严格地按中锋用笔的要求进行。经过一段时间临习,发现以前的现象逐渐消失了,立体感增强了,点画也浑凝圆劲、秀逸含蓄了,才真正地体验到了中锋用笔的感受。 随着临习的逐渐深入,对中锋的认识也随之加深了。 我发现,中锋用笔固然很好,但除篆、隶得保持笔笔中锋外,楷、行、草字如也笔笔中锋的话,也会缺乏一种意趣、情采。 二、过好藏锋关。 所谓藏锋就是起笔用逆锋,收笔用回锋,把笔尖藏于笔画之内,写出来的点画坚劲挺拔,给人以含蓄、浑劲、沉着的感觉。 藏锋在篆、隶、楷中尤为重要,篆、隶点画几乎笔笔藏锋。因此,藏锋是必须训练与掌握的笔法。 开始临习汉隶张迁碑时,颇感吃力。面对困难,狠下决心按照藏锋用笔的基本要领进行苦练,终于由原来感到吃力到基本适应,起笔收笔从不习惯到习惯,基本上通过了篆、隶的藏锋关。 当临写颜勤礼碑时,一开始写出来的字怎样也无“颜”的味道。是何原因?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是起、收笔未能做到藏锋?横画尤其是长横和垂露竖成不了“枯骨”状,长撇体现不出“蚕头燕尾”等效果。问题找出了,找出规律练出感觉,使之成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与法帖相似的点画来。 点画写象了,才能求得字的像,字写像了,才能写出法帖字体的神来,才能真正入帖。在临习的过程中,也悟出了藏锋与露锋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字中往往藏与露是相辅相成的,该藏则藏,该露则露,藏露结合字就会具有自然、优美、生动的神采和韵味。 三、过好提按关。 笔画的粗细变化是在提按动作中完成的,提按是写好点画的关键。 刘熙载曾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指出在运笔过程中提按的连续性和必要性。书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按交换的过程。笔锋在纸上运行时,一直是通过提按的交递,再加上轻重、缓急的丰富变化,这样点画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产生美妙的韵味与鲜活的形象。 如果写出来的字线条粗细一致,就会与硬笔字无异,毫无神采与美感。这是点画缺乏提按所致。按易掌握,难在提上,一笔而成的而又按提交递就更难。 四、过好转折关。 “转折”在书法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转”是用笔写出圆转回旋、没有方折棱角笔画的笔法,其要领是,在转的关节处笔不停驻下来,只有提按的变化,没有折、顿的处理,“如折钗股”,是篆、行、草中运用最多的笔法。“折”与“转”相反,是写出方的点画方法。折法,多运用于方笔书法的起笔处、收笔处以及横画和竖画的交接处。此法多运用于楷、隶书中,行、草亦时有所见。 五、过好速度关。 运笔的急缓在书写中是至关重要的。 运笔的急与缓是形成作品不同风格,和产生节奏、韵律变化的主要原因。落笔迟重取其雄厚,急速方能流畅、遒劲。运笔的急与缓须有机的结合,方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否则,一味迟重,则失却神气,一味急速,则失却形势。认为“快”才是熟练的最好体现,是错误的。认为“草书”的本质就是快,更是不对的。 我在学书之初,怎样也写不出原法帖的“形”,更谈不上“神”了。在苦恼中痛定思痛,悟出了书法的速度是有急缓之分的,字体不同、点画不同,其书写速度是不同的。我们在临习时只有贴近其原帖字的书写速度和节奏,才能得其“形”、“神”。 一般来说,篆、隶、楷体的书写速度相对慢些,行、草的速度则要快些,横画、撇画相对快些,竖画、捺画则要慢些。 经过反复训练,随着书写中对急缓运用,对节奏方面逐步熟练,慢慢地进入到“随心所欲”,运用较自如的阶段。 六、过好轻重关。 用笔的轻与重,直接影响到作品的风格、特点、艺术效果。 用笔轻者,令人感到轻松、秀丽、和雅、飘逸;用笔重者,则会给人以沉着、拙重、凝炼、浑朴之感。 用笔的轻重,主要基于“力度”的大小,而这种力度则完全取决于运笔时力度控制上。这种力度是毛笔之毫锋与纸相磨擦产生的,使人感觉出来的力度。 所谓虚实相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苦练中达到善使笔锋。在临习中,须十分注重用笔锋运行,把握其虚实、轻重的分寸。辅之以往高执笔杆,运用悬腕力、臂力推动笔锋,向前铺毫运笔;十分注意笔笔以锋用力送到底,例如“撇”画及类似“秋”“火”的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 金融科技2025: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 节目合作的合同(标准版)
-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作业案例集锦
- 员工职业压力调适与心理辅导
-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及教学能力提升指导
- 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编制操作流程
- 私募股权投资合同范本解析
-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策划方案范例
- 幼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 202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高清版)DB44∕T 1024-2012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双组分)》
- 玉露香梨树栽培管理技术
- 校园方责任保险服务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军工计价管理办法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学生版)
- 2025租房合同附带室内物品清单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满鲜一体化”视域下“满鲜”商业会议所联合会研究(1918-1929)
- 高中生物开学第一课课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