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 (2)ppt课件_第1页
大叶性肺炎 (2)ppt课件_第2页
大叶性肺炎 (2)ppt课件_第3页
大叶性肺炎 (2)ppt课件_第4页
大叶性肺炎 (2)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系统疾病,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叶性肺炎,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概念,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分。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铁锈色痰,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等。,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肺炎链球菌(90%以上,1、3、7、2型多见,但以3型毒力最强)少见的有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诱因:受寒、醉酒、疲劳和麻醉时,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细菌易侵入肺泡而发病。,进入肺泡内的病原菌迅速生长繁殖,引发肺组织的变态反应;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浆液和纤维素大量渗出渗出物与细菌共同通过扩张的肺泡间孔或呼吸性细支气管蔓延波及部分或整个肺大叶大叶性肺炎,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泡腔内的急性纤维素性炎。常发生于单侧肺,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于两个或多个肺叶。典型的自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发病的第1-2天肉眼观:病变肺叶充血肿胀,呈暗红色。镜下见: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多量浆液性渗出物,其内混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1)充血水肿期,临床病理联系,毒血症:寒战、高热和末梢血白细胞增高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X线检查:肺内片状模糊阴影渗出液中可检出肺炎链球菌,(2)红色肝样变期,发病后第3-4天肉眼观:病变肺叶仍充血肿胀,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色,似肝脏外观,故称红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和大量红细胞,其间杂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纤维素丝连接成网并穿过肺泡间孔与相邻肺泡内的纤维素网相互连接。,临床病理联系,紫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所致铁锈色痰:红细胞崩解产生的含铁血黄素随痰液咳出胸痛:病变波及胸膜所致X线检查:肺内大片实变阴影渗出液中可检出肺炎链球菌,(3)灰色肝样变期,发病后第56天。肉眼观:肺叶仍肿胀,但充血消退呈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灰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渗出的纤维素增多,纤维素网相互连接的现象更为多见。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因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泡腔内几乎很少见到红细胞。,临床病理联系,咳痰:黏液脓性痰缺氧症状较红色肝样变期减轻,充气量及血流量均显著减少,血氧含量不足反而减轻。X线检查:肺内大片致密阴影渗出液中不易检出肺炎链球菌,因被中性粒细胞及特异性抗体杀灭。,(4)溶解消散期,发病后一周左右进入该期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释放蛋白水解酶将纤维素溶解由淋巴管吸收或经气道咳出肉眼:肺内实变病灶消失,肺组织质地变软镜下:肺泡腔内渗出物逐渐减少、消失,临床病理联系,X线检查:实变灶消散,肺阴影消失体温下降,症状和体征减轻、消失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以上各期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同一病变肺叶的不同部位可呈现不同阶段的病变。抗生素的应用使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常表现为节段性肺炎,病程也明显缩短。,课堂练习,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什么?大叶性肺炎典型的病变可分为哪几期?每期有何病变特点?,课堂小结,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