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调查思考作者: 来源:铜仁网 添加日期:12年03月15日 以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为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去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发展繁荣中国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优越政策,创造了优越条件。 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繁荣的进程,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统筹共进,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破除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瓶颈”。为此,对边远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深入调查,从中查找出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抢抓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介于此,笔者深入有一定代表性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及该乡石门村、罗袍村进行了调研。 冷水溪乡位于梵净山东麓,距松桃县城56公里,是省定二类贫困乡,全乡辖14个村(居)委会269个村民组,总人口24978人,其中少数民族445人,非农业人口645人,有中学2所,小学15所,卫生院1所。总面积1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1公顷。 所调研的石门村共23个组663户2882人,有耕地2126.3亩,其中田998亩,土1128.3亩;罗袍村共27个组749户3351人,有耕地面积亩,其中田1346亩,土985亩。 一、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从调研来看,边远落后山区农村文化发展较快,具体体现在“五个明显”上。 1、各级领导明显重视。乡村两级都把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形成了“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细化落实”的格局。 2、群众文化活动自觉性明显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强,实现“从田间种粮、土里种菜向自娱自乐”的生活转型,罗袍村140多名群众自发组建了3支花灯队、1支龙灯队,18名妇女组成了老年文艺协会。 3、农村文化活动明显改观。农村文化活动已经由以往单纯娱乐向娱乐与文化法律相融合转化,文化活动有所创新,文化活动质量明显改观。除了传统的春节金钱杆、腰鼓、花灯、龙灯、“七一”红歌赛、国庆期间“冷水联谊杯”等大型活动外,罗袍村、石门村都开展“文化进户”活动,结合“六进村”大力宣传国发2号文件精神、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等知识。 4、学文化学知识的条件明显改善。石门村、罗袍村都建起了各种书籍达到1万余册的农家书屋,都有了远程教育集中播放室,村民学文化学知识的条件大大改善。 5、文化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石门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投入23万元,正在积极实施滕久荣烈士爱国教育基地道路硬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贫困山区农村文化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五不够一欠缺”问题。 一是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乡镇领导虽然把文化建设纳入了议事日程,但总认为文化是“软”实力,作用发挥得不明显,因而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制定考核、奖惩的具体措施,没有细化责任,没有真正地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实行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导致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文化建设成了喊在嘴上的“空口号”,难以落在实处。 二是文化发展不够平衡。石门村的文化活动开展得不太正常,没有建立一支拉得出来的文艺队伍,而罗袍村的文化活动却丰富多彩。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从调查情况看,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有限投入主要集中于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且大多数是一次性基建投入,导致文化设施几乎没有保证正常运行的经费,明显存在着“重投轻管”的现象。 四是文化资源挖掘不够。该乡有独特的地形地貌、迷人的自然风光,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境内九佛洞、仙人桥、大鱼泉水库与梵净山佛教圣地融为一体,滕久荣烈士爱国教育基地又是松桃红色政权最早诞生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五是农村文化传承不够。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影响,广大群众重视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的现象表现得较为突出,加上农村民间艺人逐步衰老,导致农村原有的许多优秀文化失传。 六是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欠缺。在调研中的石门村和罗袍村,都没有最基本的群众炼身、体育等文化活动场地;数字电视、网络没有实现全覆盖,没有具备满足群众学习所需的基本阵地。 三、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破解四大难题”上发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切实有效推动农村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一)加强领导,强化指导,破解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难题。一是高度重视,合力攻坚。党委、政府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的高度,把文化强县、文化强乡、文化强村作为发展目标,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认真落实基层文化建设“四纳入”的要求,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及各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文化阵地建设有一个较大的、较快的发展。经常研究和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分类指导,典型引带。由于农村经济状况、文化基础、生活习俗不同,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一样,为此,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分层指导,分类实施,实现农村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此带动一个乡镇文化的活跃。 (二)完善机制,创新管理,破解文化活动不丰富难题。一是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在领导机制上,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现文化建设“抓领导、领导抓”的新格局;在考核机制上,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在激励机制上,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在文化建设上有突出贡献的实行重奖;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倡导文化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搭建平台,激发活力。积极搭建推动农村文化活动新平台,建立集广播、音响、网络等于一体的传媒配套设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阵地,使之成为农民学文化、受教育的一所大学校,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倡导文明新风的阵地,更多地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坚持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推进花灯、龙灯、民族歌舞等传统文化与庭院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的有机结合,全面实现党的政策、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优良道德、法制教育、卫生习惯“六进村”。 (三)广辟门路,多头筹资,破解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难题。一是积极探索把全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一个村一个村地逐步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二是采取“县级拨一点、乡镇筹一点、群众交一点、企业赞一点、社会捐一点”的“五点”筹资办法。三是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引入“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等多种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引导民间力量服务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四是大力扶持民间文化市场主体,形成国家主导下的农村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型服务体系,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四)深入普查,强势宣传,破解农村文化建设资源挖掘不力难题。一是成立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挖掘文化资源的相关事项,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同时抽调力量组建多个工作组,深入当地村民家中,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查。二是认真做好发掘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郧阳区一中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文库发布:滑板课件
- 疼痛科急救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机械工程自由曲面磨削工艺规范
- 彩铅兰花课件
- 文库发布:彩蝶课件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揭阳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规律题库及答案
- 南通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
- 视觉设计基础课件
- 短视频拍摄与后期制作(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GB/T 42695-202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木棉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大飞机C919:追梦五十载,“破茧化蝶”
- 某培训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YY/T 1617-2018血袋用聚氯乙烯压延薄膜
- GB/T 4339-2008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3934-2003普通螺纹量规技术条件
-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23版
- 五星领导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