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设施设备要求ppt课件 (2).ppt_第1页
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设施设备要求ppt课件 (2).ppt_第2页
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设施设备要求ppt课件 (2).ppt_第3页
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设施设备要求ppt课件 (2).ppt_第4页
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设施设备要求ppt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设施设备要求,2,生物安全实验室基本要求,3,目的保护操作人员保护环境保护样品,4,原则及基本要求,5,5.14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6,5.9房间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6.2.2实验室主入口门应有进入控制措施,警示限制进入,警示限制进入,7,主入口门上张贴标识,8,9,10,密码锁,压力表,11,12,安全门,13,安全门,防止误操作,14,安全门,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标识,15,6.1.5、6.1.6实验台柜/座椅,易清洁、消毒底部留空,耐腐蚀,应稳固,边角应圆滑,16,实验台柜,17,电源插座6.1.18应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18,电源插座带,19,6.1.20应配备适用的应急器材,意外事故处理器材急救器材消防器材,20,标识固定位置,21,应方便取用,22,应便于区分,23,6.1.21应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对讲机、传真机、电话、计算机等与外界保持联络将实验资料传出实验区,24,通讯设备,25,通讯设备,电话,宜设置无接触对讲系统,26,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27,6.2.2门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28,门,密闭性平开门?推拉门?,开启方向向内?向外?,互锁?,29,若房间进深/面积足够,宜在进口处设置隔断,形成前室和核心工作间,核心实验间,前室,衣柜,边台,双扉传递窗,6.2.3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30,6.2.5高压灭菌器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31,6.1.2应设洗手池,位置,核心工作间出口处,6.2.4应配备洗眼装置,位置应在实验室工作区,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通常核心工作间出口处,32,洗眼/洗手装置,洗眼器?,洗手池?,下水处理?,33,洗眼/洗手装置,洗眼瓶,手消毒装置,自动手消毒器,34,洗眼瓶,35,BSL-2可以呈常压状态可以呈负压状态ABSL-2动物饲养室须呈负压状态,压力状态,36,常压状态实验室,37,常压状态设计要求,6.2.6在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房间“无特别要求”,38,可以利用自然通风窗户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6.2.7生物安全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应具备通风换气的条件,可以利用机械通风排风口应有防蚊虫的措施,39,6.2.7生物安全柜使用排风管道应设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排风管道避免交叉污染,40,6.1.16应设应急照明装置不仅仅是疏散指示更包括安全照明达到保证基本安全照度的照明,可设置带有蓄电池的灯具,41,6.1.17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6.2.8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配置备用电源。并不是指一定要设置UPS电源。包括双路供电、EPS、发电机等,42,负压状态实验室,43,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建造了负压状态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现状状态混乱、工程缺陷多,44,功能分区平面布局气流组织人流与物流组织通风空调方式环境参数确定,负压实验室问题变得复杂重点设计内容,45,基本功能分区与布局,46,6.3.1.2人员应通过缓冲间进入核心工作间,核心工作间缓冲间,核心工作间(负压)(洁净),缓冲间,最基本平面设置要求,47,为了便于实验室管理,有利于洁污分离,避免交叉污染宜设置更衣室条件(面积)不具备时可不设更衣室挂钩,更衣室,48,通常为建立合理的工艺流程在清洁区域设置准备间为减少实验室负压等指标的丢失,便于物品输送、降低其过程的风险,准备/洗消间与核心间之间可设置双扉传递窗,准备间,49,平面设置,更衣室缓冲间核心工作间面积充裕的准备间/洗消间无需设污物专用走廊及二更衣室,50,常见的平面布置问题,51,【1】建筑平面布局,主要问题(1)平面结构不规整特别是核心工作间(主实验室)平面结构不规整,52,更衣室,准备间,核心工作间,缓冲间,实验室平面布置图,53,缺点:在核心工作间内挖出一块面积设置缓冲间,造成室内平面结构不规整不利于气流组织,易产生较多涡流,影响空气的均匀性,增加了隐患;不规整的结构不利于实验设施的布置与实验活动的开展,54,(2)平面设置过于复杂,按照洁净厂房的常规做法设置了一更和二更,与CDC的特点不相吻合。带来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浪费了面积,挤占了空间,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包括人流、物流等在内的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55,既设置了外准备间,又设置了内准备间将实验室人为复杂化造成了面积与能源浪费使工作流程变得繁复,56,【2】缓冲间,主要问题缓冲间的概念不清,功能运用不当,57,缓冲间具有不同空气指标的区域之间相贯通时空气相互交换的减缓区,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空气交换量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区域空气指标的损失,58,缓冲间本质复合型的门作用减少相邻相通房间相贯通时空气交换量保证房间空气状态稳定,缓冲间复合门越小越好,核心工作间出入口应设置缓冲间,59,缓冲间越小效果越好,在满足正常人流、物流的情况下,应尽量缩小建筑尺度;因此,缓冲室的面积通常取1300mm1500mm左右即可,60,缓冲间,61,将缓冲间作实验功能区设计和使用在缓冲间内设置衣柜、洗手池、洗眼器、冰箱、样品柜、试剂柜等主要缺点:破坏了缓冲间的本质功能,增加了相邻相通功能区之间空气交换的频次和交换量,常见问题,62,缓冲间放置更衣柜、洗手池,63,缓冲间过大、公用,a.缓冲间-过大,不能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b.缓冲间-公共走廊,提高了交叉污染的几率,64,缓冲间位置不当,保护对象不明确,主要缺点:在清洁区外设置缓冲间,设置位置发生错误,不能起到保护清洁区的作用,核心工作间,准备间,缓冲间,65,【3】风淋室,主要问题:盲目设置风淋室,6级(1000级)以下的洁净环境设置风淋室对保护洁净度无任何意义,同时增加了投资浪费与交通的难度。,66,通风空调(防护)方式,67,气流组织,68,气流组织方式直接影响通风防护效果,在一定的通风量下,采取不同的气流组织方式,通风效果也不同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良好作用不合理气流组织方式相反的作用,69,污染源,排风口,送风口,起反作用的气流组织,伤心地哭了,70,气流组织原则,(1)新鲜空气尽快到达人员操作地点(2)尽量减少途中污染(3)从污染源方向排出,71,送风口应设在有害物浓度较小的区域新鲜空气从清洁的区域送入排风口应尽量设在有害物源附近空气从污染的区域排出,72,污染源,送风口,排风口,开心地笑了,73,气流组织原则,(4)不防碍局部通风气流,横向干扰,74,实验室定向气流包括2个方面:实验室整体(多“房间”的综合体)的定向气流组织房间内部(关键是“核心工作间”)的定向气流组织,75,实验室整体定向气流组织由清洁区流向核心工作间防止有害因子无序或逆向扩散,清洁区,缓冲间,排出至室外,核心工作间,76,核心工作间定向气流组织核心工作间是污染隐患最大的区域相对清洁侧紧邻出入口的两侧相对污染侧生物安全柜、IVC笼具、离心机被视为污染源宜同侧布置置于清洁侧的对侧,77,(1)气流应从相对清洁侧送入,经实验人员,从污染源一侧排出提示:与实验室内部仪器设备的布置相关,核心工作间气流组织,78,送、排风口布置气流组织由送、排风口位置决定送风口呈“一”字形排列,尽量贴近相对清洁侧顶棚边缘处排风口应布置在相对污染(隐患大生安柜、离心机)一侧下方墙体或上方顶棚边缘处,79,核心实验间气流组织,排风口,送风口,生安柜,人员,80,(2)与生物安全柜等局部排风装置操作口吸风气流相协调(方向一致),起因势利导的作用避免横向干扰,81,人员,核心实验间气流组织,排风口,送风口,生安柜,82,常见的气流组织问题,83,主要问题(1)以洁净室的理念来设计生物安全实验室,将洁净等同于生物安全,84,缺点采取的是稀释理念,送风口于吊顶均匀分布,回风口对角或四角分布,气流组织不具备单向的定向流;在一套空调系统内,主实验室、缓冲间及更衣室均有送回风,造成交叉污染。,85,主要问题(2)全面通风气流与生物安全柜的吸入气流未形成应势利导关系,86,生物安全柜,负压排风柜,横向干扰,横向气流干扰,排风口,送风口,87,排风口,生物安全柜,纵向气流干扰,送风口,横向干扰,88,送风口位置,横向干扰,89,(3)尽量保持室内气流均匀,减少气流死角,90,排风口,生物安全柜,送风口,气流死角,气流死角与涡流区,91,排风口,92,排风口防风防雨防蚊虫不影响空气向上空排风,93,排风口,94,排风口,95,排风口,96,排风口,97,压强梯度问题,98,【1】压强梯度,主要问题:(1)各区域之间的压强梯度设计值小10Pa,常见5Pa。缺点:通常,由于压强的正常漂移可为5Pa,因此,低于10Pa甚至为5Pa的设计具有较大的生物扩散隐患,99,【2】压强梯度反跳,缺点:缓冲间的压强为10Pa,高于主实验室和外部走廊(清洁区),当主实验室的生物污染因子进入缓冲间后,将会促进污染因子向外部清洁区扩散。,100,生安柜,例,1万级净化负压,送风口,更衣柜,洗手池,回风口,1万级净化,原设计,有何问题?,传递窗,推拉门,门内开,101,整改,续例,常压?,负压?,由业主确定,102,续例,整改公司第1次设计,存在问题?,103,续例,整改公司第1次设计,气流组织,气流组织问题,104,续例,整改公司第2次设计,“0”Pa一万级,气流组织未设计,105,续例,整改公司第3次设计,气流组织调整合理,什么风口?,106,续例,整改公司第4次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