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MBD伴BMD低下的治疗PPT课件_第1页
CKDMBD伴BMD低下的治疗PPT课件_第2页
CKDMBD伴BMD低下的治疗PPT课件_第3页
CKDMBD伴BMD低下的治疗PPT课件_第4页
CKDMBD伴BMD低下的治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CKD-BMD低下的定义、流行病学和危害CKD-MBD伴BMD低下患者的诊治活性维生素D在CK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2,慢性肾脏病患者骨质疏松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2009年KDIGOCKD-MBD指南指出: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对于CKD1-3期成年人是适用的,对于3期以后的CKD患者,BMD低者应该被称为“CKD-MBD伴低BMD”。,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3,目前我国还缺乏CKD合并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美国数据显示:绝经后或年龄相关的骨质疏松常伴有早期CKD(1-3期)123%CKD3-4期的成年女性患者合并有BMD下降2与肾功能正常的人群相比,CKD人群中低BMD者的比例明显增高2,慢性肾脏病患者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1KidneyInt.2009;76(suppl113):S1-S1302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4,骨量低下和CKD发生的共同点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升高,7120名20-80岁女性中伴骨量低下的人群中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KlawanskyS,etal.OsteoporosInt2003;14:570576.,不同年龄骨量低下(0.64BMD0.82)人群中CCr60ml/min的发生率,不同年龄骨量低下(0.64BMD0.82)人群中CCr35ml/min的发生率,美国一项调查了13,831名20-80岁+的男性(n=6711)和女性(n=7120),评估年龄、肾功能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5,骨质疏松和CKD发生的共同点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升高,7120名20-80岁女性中伴骨质疏松的人群中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KlawanskyS,etal.OsteoporosInt2003;14:570576.,不同年龄骨质疏松(BMD0.64)人群中CCr60ml/min的发生率,不同年龄骨质疏松(BMD0.64)人群中CCr35ml/min的发生率,美国一项调查了13,831名20-80岁+的男性(n=6711)和女性(n=7120),评估年龄、肾功能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6,骨质疏松女性中有85%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损,骨质疏松女性中,有61%伴有轻中度肾功能受损(CCr60ml/min);24%伴有严重肾功能受损(CCr35ml/min),7120名20-80岁女性肾功能与BMD的相关性,KlawanskyS,etal.OsteoporosInt2003;14:570576.,肌酐清除率(ml/min),-,7,与正常肾功能者相比,肾功能低下者常伴有低BMD或骨质疏松,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低BMD或骨质疏松,肌酐清除率(ml/min),评估的美国人群,女性(20-80岁+),KlawanskyS,etal.OsteoporosInt2003;14:570576.,男性(20-80岁+),正常骨量低下骨质疏松,肌酐清除率(ml/min),正常骨量低下骨质疏松,-,8,骨质疏松显著增加CKD患者的死亡风险,伴有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的血透患者,死亡率分别增加3.3和4.3倍(P值均为0.002),生存天数,累积生存率,伴有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或骨量正常的慢性血透患者的累积生存率,骨质疏松骨量低下骨量正常,TaalMW,RoeS,MasudTetal.Totalhipbonemasspredictssurvivalinchronichemodialysispatients.KidneyInt2003;63:11161120,研究设计:一项前瞻性研究,入选88例血透患者,采用DEXA检测髋骨骨量,平均随访3.5年,预测骨量对慢性血透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生存时间(天),-,9,目录,CKD-BMD低下的定义、流行病学和危害CKD-MBD伴BMD低下患者的诊治活性维生素D在CK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10,慢性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生化指标测定每隔6-12个月检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根据iPTH基线水平和CKD进展情况决定iPTH的检查间隔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检测25(OH)D的水平,并根据基线水平和治疗干预措施决定重复检测的频率。骨密度测定:建议对于CKD1-2期的患者同时测定腰椎及髋关节骨密度,并定期复查。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预测建议对CKD1-3期的患者进行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预测。预测方法较为常用的是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和WHO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11,FRAX:WHO推荐的骨折危险度评估工具,WHO推荐对于没有发生过骨折又有低骨量的人群采用FRAX工具用于计算10年髋部骨折及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几率2009年KDIGOCKD-MBD指南指出,这个预测工具适用于CKD1-3期患者,但是否适用于CKD4-5期患者尚待相关研究证实。,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12,FRAX:骨折危险度分级,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13,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结果判定标准,OSTA是基于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绝经后妇女的研究,从11个骨质疏松风险因素中得出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好的2项简易指标,即年龄和体重OSTA指数=体重(kg)年龄(岁)0.2,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14,OSTA结果判定标准图表形式,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15,慢性肾脏病患者骨质疏松治疗时机,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考虑药物治疗:确诊骨质疏松者(BMD:T-2.5),无论是否有过骨折;骨量低下患者(BMD:-2.5T值-1.0),并且存在一项以上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无论是否有过骨折;无BMD测定条件时,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也需考虑药物治疗:已发生过脆性骨折;OSTA筛查为高风险;FRAX工具计算出髋部骨折几率3%,或任何重要部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几率20%。,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16,活性维生素D的使用指征,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17,使用活性维生素D的注意事项,过度使用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可使PTH过度抑制,可能导致低转化型骨病的发生。使用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血钙、磷、iPTH及钙磷乘积水平。若发生高磷血症,首先应当积极降磷,建议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减量或停用。若发生高钙血症,建议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减量或停用。若iPTH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时,建议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减量或停用。CKD5D期患者口服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时,应在夜间睡眠前肠道钙负荷最低时给药,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18,双膦酸盐使用指征,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19,使用双膦酸盐的注意事项,低动力性骨病是使用双膦酸盐的禁忌证,因此使用双膦酸盐前应考虑骨活检或临床及生化检查指标排除低动力性骨病。双膦酸盐主要经肾排泄,CKD1-3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eGFR35ml/(min1.73m2)时不推荐使用唑来膦酸钠。eGFR30ml/(min1.73m2)时,需适当调整剂量并短期使用。双膦酸盐药物口服安全性良好,但药物存在明显的食道和胃肠道刺激,因此服药后需要多行走,体位直立3060min,避免平躺。,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20,对高转化型骨质疏松、老年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造成骨折、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引起的骨痛,建议在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同时使用降钙素。CKD患者伴有严重的高钙血症,建议使用降钙素。,降钙素使用指征,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21,对于CKD-MBD合并骨质疏松,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无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来证实降钙素作用,仅有一些小型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降钙素对于CKD-MBD合并骨质疏松可能有益。对于CKD1-2期绝经期女性,如果出现骨质疏松和/或骨折危险,可考虑予以降钙素治疗。对于CKD3期绝经期女性,如果iPTH在正常范围,同时出现骨质疏松和/或骨折危险,可考虑予以降钙素治疗。对于CKD3-5期患者,如果出现CKD-MBD的生化检查异常,不建议常规使用降钙素;如确需使用,则需在使用前行骨活检进行评估。部分患者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药物失效(“逃逸现象”),其原因可能与受体饱和、受体下调以及产生降钙素抗体,治疗中断一段时间后治疗反应可恢复。,使用降钙素的注意事项,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2013年,-,22,目录,CKD-BMD低下的定义、流行病学和危害CKD-MBD伴BMD低下患者的诊治活性维生素D在CK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23,活性维生素D治疗CKD患者的疗效研究设计,36例非透析CKD患者,平均45岁(35-72岁),活性维生素D组(n=18):口服0.25-0.75g/天,主要终点评估骨代谢和骨密度,治疗18个月,R,安慰剂组(n=18),RixM,etal.NephrolDialTransplant.2004Apr;19(4):870-6.,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研究。最终有31例完成研究。,-,24,患者入组标准,1RixM,etal.NephrolDialTransplant.2004Apr;19(4):870-6.2卓铁军等。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3:1-43朱玲等。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1:69-704杨鸿兵等。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51-555秦明伟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1:66-69,入选患者肌酐清除率为10-60ml/min,血游离钙(s-Ca2+)和血磷(s-P)分别低于1.35和2.0mmol/l,两组基线BMD情况以及正常人群BMD(中国人群),*桡尺骨远端BMD,-,25,与基线相比。活性维生素D治疗18个月后,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分别提高了2.9%和1.5%,而安慰剂组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分别降低了1.1和1.5%,研究结果:活性维生素D显著改善CKD患者BMD与基线相比,RixM,etal.NephrolDialTransplant.2004Apr;19(4):870-6.,-,26,与安慰剂相比,活性维生素D治疗可显著提高腰椎BMD(4.2%)和股骨颈BMD(4.9%)(P0.05),研究结果:活性维生素D显著改善CKD患者BMD与安慰剂相比,RixM,etal.NephrolDialTransplant.2004Apr;19(4):870-6.,治疗前后,腰椎BMD的变化,治疗前后,股骨颈BMD的变化,治疗时间(月),治疗时间(月),腰椎BMD的变化(%),股骨颈BMD的变化(%),*与安慰剂组相比,P0.05,活性维生素D组安慰剂组,-,27,研究结果:活性维生素D显著降低骨转换指标,治疗前后,骨钙素的变化,治疗前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变化,治疗时间(月),治疗时间(月),骨钙素的变化(%),BAP的变化(%),*与安慰剂组相比,P0.05与基线相比,P0.05,活性维生素D组安慰剂组,RixM,etal.NephrolDialTransplant.2004Apr;19(4):870-6.,与安慰剂相比,活性维生素D治疗可显著降低骨钙素(24%)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48%)(P均0.05),-,28,研究结果:活性维生素D显著提高血游离钙水平、对血磷无影响,治疗前后,血游离钙的变化,治疗前后,血磷的变化,治疗时间(月),治疗时间(月),*与安慰剂组相比,P0.05,活性维生素D组安慰剂组,RixM,etal.NephrolDi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