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演化的阶段与标志第二节演化产物第三节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机理第四节沉积有机质的演化类型,第四章沉积有机质的演化作用,第一节演化的阶段与标志,一、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二、沉积有机质演化标志三、沉积有机质演化跃变,沉积有机质的完整演化历程包括:沉积作用:外、内营力地质作用埋藏作用:内营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外、内营力地质作用思考题:沉积有机质是呈渐进式演化还是呈阶跃式演化,抑或二者兼而有之?聚集与分散有机质的演化能否相互对应?采用哪些标志来定义其演化进程?固态有机质与流体有机质的成生演化之间表现为何种动态关系?,一、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一、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一)固态沉积有机质的演化阶段,图4-1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与特征之间的关系,(二)流体地质有机质的演化阶段无机流体:H2O、CO2、N2以及某些稀有气体等有机流体:烃类,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天然气为有机质在演化中形成的衍生物干气:泥炭褐煤阶段天然气的形成经历湿气:气煤焦煤阶段干气:贫煤无烟煤阶段生油门限或石油生成线:褐煤长焰煤阶段生油死限或石油死亡线:焦煤阶段的初期“生油窗”:生油门限与生油死限之间,物理、化学标志应具备的条件演化程度相同时,性质稳定或变异性较小;在沉积有机质中分布广泛,易于寻找;演化程度不同时,同种参数的演化幅度要足够大;是沉积有机质的主要成分或重要成分,代表性较强;面积要足够地大,便于观察测量主要的参数类型物理参数:Ro,max、Ro,ran、Ro,m化学参数:Vdaf、Qdaf、Mad有机元素:Cdaf、Hdaf、Odaf及其原子比(H/C和O/C)辅助参数:显微硬度、荧光参数以及某些光谱参数等,二、沉积有机质演化标志,二、沉积有机质演化标志,煤化跃变或有机质成熟跃变,三、沉积有机质演化跃变,表4-1沉积有机质演化跃变的主要特征,第二节沉积有机质的演化产物,一、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二、流体有机质产物,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演化的总体规律某些原生显微组分消失,同时新生成了某些显微组分;肉眼可见的光泽逐渐增强,条带状结构趋于明显;显微组分的荧光性和透光性逐渐消失,反光性持续增强;孔隙性、吸附性等物理性质出现规律性演化;,一、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一、沉积固态有机质产物,二流体有机质产物,气态的天然气(不包括沼气)广义的石油液态的原油、固态的沥青和地蜡等,原油的化学成分,石油与天然气基本性质的差别天然气的产出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石油的化合物组成比天然气更为复杂;分子量H/C原子比石油:752751.42.2天然气:2034两者在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别更为明显;二者的运移能力、运移速度、运移规模有差异。,图4-7世界气藏中天然气的成分构成(转引自陈荣书等,1986),第三节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机理,一、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机理*二、有机质演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三、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地质因素,(一)脱边基侧链过程脱氢过程:烷基与大分子骨架之间化学键的断裂脱氧过程:羰基、羟基、醚基、羧基等与骨架的键裂以及水、二氧化碳等逸出的过程理想终点:H/C和O/C原子比均等于零,一、演化的地球化学机理,一、演化的地球化学机理,沉积有机质显微组分在演化过程中的脱氢、脱氧轨迹(据克瑞维伦,1961)A,藻类体;E,角质体;V,镜质组;F,丝质体,(二)芳香体系缩聚过程芳环缩合芳环平面碳网芳香稠环体系基本结构单元:延展度(La)堆砌度(Lc)层面间距(d)碳网层数:堆砌度与层面间距之比,沉积有机质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维度示意图(转引杨起等,1979),(一)受热温度地热场温度由大地热流形成,即地温梯度乘埋藏深度再加上地表浅处恒温带温度。地温梯度:单位深度条件下地温的变化幅度,一般用/100m表示。大地热流值:地温梯度与岩石热导率之间的乘积,用HFU或mW/m2表示。异常低热地热场:地温梯度小于2/100m正常地热场:24/100m异常高热地热场:大于4/100m,二、有机质演化的地质因素,(二)受热时间演化时限:在某一温度段下演化发生进展的时间,亦称有效受热时间。演化程度与时间为线性关系,但与温度之间表现为指数关系,因此温度是控制演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如果演化程度一定,则温度与时间互为补偿,即短时高温或长时低温可以达到同样的演化效果。(三)演化压力静压力和动压力有利于沉积有机质物理性质的改变,对其化学结构的改变起促进作用。,沉积有机质成熟度与温度时间关系的图解模型(引自Bostick,1979),第四节有机质演化的类型,一、有机质深成热演化作用二、岩浆热演化作用三、动力演化作用,深成演化作用:是在正常地热场条件下、埋藏深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进行的。希尔特定律或规则正常热演化作用沉积有机质的演化程度随埋深的加大而增高的现象。,一、深成演化作用,岩浆热演化作用:是在异常高热地热场条件下发生的,系岩浆上涌带来的热流与正常地热场背景的叠加作用。1、区域岩浆热演化作用区域岩浆热演化作用:起源于岩浆向地壳浅部侵入,但岩浆体未能进入烃源原岩层。,二、岩浆热演化作用,特点:1)等演化线或等演化面的产状往往与煤层的产状无关,只与岩浆侵入体的顶面形态基本一致;2)等演化带的宽度多窄于深成热演化作用,在水平分带和垂向分带中都是如此;3)等演化线的展布方向往往与构造线方向不一致,表明浅部构造对区域岩浆热演化作用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弱。4)光学各向异性显微组分较为普遍,出现了镶嵌结构、似流变结构、裂解碳等各类新生光学结构;,5)次生气孔较为发育,尤其是在镜质组中普遍可见;6)同生矿物受到较为强烈的改造,黄铁矿等的重结晶明显;7)与同演化程度的深成热演化沉积有机质相比,氢含量、挥发份产率、H/C等相对较低;8)蚀变矿化现象普遍存在,广泛发育热液脉体,F、Cl、As等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元素往往较为富集,特别是流体包裹体,是一种良好的地质温度计和地质压力计。9)重磁异常:隐伏岩体的存在,正航磁异常,2、岩浆接触热演化作用岩浆接触热演化作用起源于岩浆与含沉积有机质岩系或有机质的近距离或直接接触。岩浆高温的热传导、气水热液以及岩浆期后残余释放热导致沉积有机质发生演化,岩浆侵位时对地层造成的压力也对演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岩浆接触热演化作用对沉积有机质具有短时高温的作用特征。岩基、岩株、岩床、岩墙、岩脉,特征:1)变质范围窄于深成热变质和区域岩浆热变质;2)接触带上被烘烤成天然焦或石墨;3)变质程度、变质带宽度随离岩体的距离而变化,且分带明显:4)出现热变组分和热变结构,各向异性质、小球体等镶嵌结构;5)煤的工艺性质发生变化,Vdaf、Hdaf、Qdaf、CdafAd;6)常有围岩蚀变现象,变质岩、变质结构,安徽淮北某煤矿煤的接触演化分带(引自杨起等,1979)1辉绿岩;2二级天然焦;3一级天然焦;4无烟煤;5贫煤;6瘦煤;7焦煤;8焦肥煤;9夹矸;10采样位置,湖南南部骑田岭花岗岩周围的煤级分带(转引自韩德馨等,1998),三、沉积有机质的动力演化作用,美国学者怀特早在1913年就根据对北美阿帕拉契亚煤田的研究提出了煤的“动力变质”概念。动力演化作用机理有三种假说摩擦热假说、机械化学假说、动力能假说共同的表现特征:1)等演化带一般极为狭窄,平行于主构造线分布,仅出现在构造形变极为强烈的地区。2)这种作用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我的音乐表现说课稿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人音版(主编:曹理)
- 2024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历年真题及答案
- 盐城市2025年江苏盐城市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人员60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工程承包合同风险与管理策略
- 武宁小馆特色餐饮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人员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公开招聘雅安博雅农旅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运营管理人员综合排名及考察人员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中国海油2025届校园招聘统一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黑龙江省2025年黑龙江鹤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公开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要区2025广东肇庆市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招聘紧缺专业工作人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团校考试入团考试题库(含答案)
- 22G101三维立体彩色图集
- 现场复核记录
- 学校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清单
-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抗逆境生理
-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质量效率辩证关系
- 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表
- 设计思维方法与表达(高职艺术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金融随机分析2课后答案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