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四章资本形成ppt课件.ppt_第1页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资本形成ppt课件.ppt_第2页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资本形成ppt课件.ppt_第3页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资本形成ppt课件.ppt_第4页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资本形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2,第一节资本形成的来源第二节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的困境第三节西方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积累的讨论第四节发展中国家资本积累方式第五节案例解析:中国的工业积累,3,第一节资本形成的来源,4,“资本形成的意义,是指社会不把它的全部现行生产活动用于满足当前消费的需要和愿望,而是将其一部分用于生产资本品:工具和仪器、机器和交通设施、工程和设备各式各样可以用来大大增加生产效能的真实资本。资本形成一词有时被用于包括物质资本(materialcapital),也包括人力资本(humancapital),即在技能、教育及健康等方面的投资”纳克斯(RagnarNurkse),5,一、关于资本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凡是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资都叫资本。所以,资本不仅包括有形的机器、厂房、设备,还包括无形的知识和技术。即资本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论,6,资本的分类: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PhysicalCapital: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消费品或资本品(即生产资料)的耐用品。或者说,它是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质形式,例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等交通运输设施等。所以,资本品本身也是既占用时间又消耗资源的生产过程的结果。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指的是蕴含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两个方面。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包括个人、结构、社会三个层面的含义举例说明:做小买卖上大学找工作,7,经济发展理论与资本:(一)早期经济增长理论关注重点:物质资本回忆:H-D模型(s)、Solow模型(人均资本k)(二)新增长模型关注重点:人力资本回忆:新增长理论(三)发展中国家本土研究:重视社会资本的作用,8,二、资本积累的来源(一)储蓄(正常情形)(二)劳动积累(国内来源)(三)对外贸易(国际来源),9,储蓄与资本形成,10,(一)储蓄的来源与分类,消费C,储蓄S,国民收入,Y,Sd,Sf,企业储蓄Sde,Sg,预算(税收-支出),强制性措施,FDI,商业借贷,证券投资,11,S=Sd+Sf=(Sdp+Sde+Sdg)+(Sfg+Sfp),12,1、家庭储蓄(1)影响家庭储蓄的因素a、收入水平(最基本的因素)b、银行利率c、社会通货膨胀水平d、金融机构的完善与发达程度e、家庭结构f、观念习俗中国老太与美国老太的例子,13,凯恩斯的现期收入决定论对比: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说随机游走假说,几种收入假说,14,凯恩斯的现期收入决定论,1、消费支出是现期收入的稳定函数。2、收入指现期绝对收入水平。是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不考虑过去、未来、收入的相对水平。3、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消费支出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长幅度,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数学表达:0MPC(C/Y)1;MPS=1-MPC由于MPC递减,所以MPS越来越大,基本观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15,凯恩斯的现期收入决定论,基本观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C=f(Y),C,Y,Y,C,C0,C=C0+cYd,其中:c为边际消费倾向MPC,为常数,0c1;C0为短期中的自发消费;美国:C=-588+0.93Yd,16,对比: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定”杜森贝利的思想源于对两种现象的观察:(1)在相同收入条件下,比如同样年收入10000美元,黑人家庭比白人家庭的储蓄更多;(2)白人通常住在房租、费用都较高的所谓白人地区,面黑人的居住区则往往房租、水电等都比较便宜。回忆微观经济学中的“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规律?,17,思考讨论:(1)自己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吗?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吗?(2)按揭买房体现的是怎样的消费规律?,18,“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一)主要观点,生命周期假说:个人在长期中计划其消费与储蓄行为,以便在整个生命中以最好的方式配置消费;持久收入假说:人们现期收入包括暂时收入和持久收入之和,消费与暂时收入关系很小,而与持久收入的关系很大。根据这一假定:劳动人口比例、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将怎样影响人们的消费与储蓄行为?,19,“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20,“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对LC-PLH假说的认识:1、比现期收入决定论更合乎实际;2、缺点在于生命周期的总收入和持久收入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无法进行实证研究,因此只能成为假说,21,“随机游走假说”,22,“随机游走假说”,23,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一)主要观点,消工人和资本家两大阶级的消费、储蓄倾向是固定的;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人比靠财产收入(利润、利息、租金)的资本家储蓄倾向低得多。,式中:Sw为主要收入来自劳动的储蓄倾向;Sc为财产收入的储蓄倾向;L为劳动收入;P为财产收入。通常工资的储蓄倾向为零,利润的相对份额取决于投资率和利润的储蓄倾向。,24,企业总储蓄:净储蓄和折旧基金两部分构成净储蓄:税后利润-股息-职工福利基金折旧基金:在未用于更新机器设备之前,加速折旧也变成一种储蓄,2、企业储蓄,25,政府总储蓄:预算储蓄和国企上缴利润两部分预算收入:税收经常性公共支出国企利润除此外:发国债、出售国企股权、增发货币、借外债,3、政府储蓄,26,思考:政府增加总储蓄的途径有哪些,会有什么后果增加税收?发国债?卖国企股权?增发货币?(民国例子)借外债?,27,4、外国储蓄,外国储蓄包括:外国官方储蓄和私人储蓄官方储蓄外国政府、国际机构的援助或贷款私人储蓄直接投资(FDI)、够买债券和股票、贷款,28,思考讨论:如何看待中国的高储蓄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率一直高居不下,并且持续上升。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储蓄率保持在35%左右,至90年代末则超过了40%,2005年之后就一直在50%以上,而且目前还在持续上升。,29,高储蓄率可能的原因:,1.传统文化的影响;2.城乡居民消费出现断层;3.居民投资渠道狭窄;4.收入差距拉大;5.不确性与预防性动机包括:(1)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2)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的不确定;(3)未来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30,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一个经济体储蓄率能达到或超过30%,那么它不可避免地会达到8%的平均经济增速。如日本因为高储蓄率(3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了非常惊人的经济增速。这是因为高储蓄率能够直接改善金融环境。从微观来看,它能够帮助形成低利率环境,从而减少企业融资成本。从宏观来说,它能够改善国际收支情况,让经济体有能力低估本币,从而借助成本优势扩大出口。大量资本支持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应该主要来自本国储蓄,不能像低收入国家那样依靠外来资本流入来解决本国的资本短缺问题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储蓄比例高,经济增速也就快,高储蓄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合理现象。,31,(二)其他资本积累来源1、劳动积累动员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建设,增加实体资产存量;劳动工资收入够买食物,增加农民收入;剩余劳动力拉低劳动力市场工资,形成“比较优势”2、对外贸易出口农产品和初级制造产品,换取外汇,32,第二节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的困境,33,对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困境的讨论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低水平陷阱”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理论”,34,一、“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1953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格纳纳克斯(R.Nurkse)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首先提出。主要观点: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35,36,一方面,即使有储蓄,也因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消化;另一方面,即使有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用来投资。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打破,“发展前景悲观”。,37,理论不足之处:(1)只强调了家庭储蓄,忽视了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2)发展中国家的储蓄水平未必很低。,38,二、“低水平陷阱”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理论来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主要观点:不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仅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需要、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当国民收入增加提高储蓄和投资后,会引致人口增长,将人均收入拉回到低水平;不发达国家陷入难以摆脱的“低水平陷阱”,39,三、“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后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将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者缪尔达尔,Myrdal,Karl.Gunnar(1898-1992),瑞典经济学家,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领域是一般动态均衡理论,40年代开始转向从结构和制度上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40,(1)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影响,互为因果,呈现一种循环累积的发展态势:(2)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因素的相应变化,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强化原先的因素,导致经济发展过程沿着原先的因素发展,造成不均衡的发展(3)“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C,D,A,B,E,F,G,41,回波效应:发达地区吸引着落后地区的资金、劳动力不断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析出,更难发展扩散效应: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向落后地区扩散,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循环累积因果”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开始,在发展过程中,这些比较优势会循环累积;而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初期,回流效应都会大于扩散效应,造成区域间发展的难以协调,42,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43,第三节西方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积累的讨论,44,一、罗斯托:“起飞”理论二、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三、来宾斯坦:“临界最小努力”理论,45,一、罗斯托:“起飞”理论,46,罗斯托其人简介:,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WhitmanRostow,1916-),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36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38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1940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授,主讲经济史课程。19611969年期间,曾担任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院顾问兼政策计划委员会主席,成为当时美国政府“智囊团”的核心人物。70年离开白宫,重返学术界,任得克萨斯大学教授。1969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自由勋章。,47,主要著作:经济增长过程(1952)经济增长阶段:非共产党宣(1960)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1963)世界经济:历史与前景(1978)穷国与富国(1987),48,1、经济成长的六个阶段,(一)传统社会;(二)“起飞”准备阶段;(三)“起飞”阶段;(四)成熟阶段;(五)群众高消费时代;(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1971年补充),49,“起飞”指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2030年),实现经济和生产方式的剧烈转变,是突破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摆脱纳克斯所说的“贫穷恶性循环”困境,或者说来宾斯坦所说的“最小临界”努力。“起飞”是经济发展中最困难的时期,一个国家一旦超越了传统社会,进入了“起飞”,经济就可以持续增长了。(p31,习题答案),50,2、起飞的条件,(1)资本积累率达到10%以上(p31)罗斯托特别强调“增长必须以利润不断重新投资为条件”,因此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剩余习惯地进入投资的渠道,而不是被消耗掉;(2)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这个主导部分发展要快,以带动其他部门,并赚取外汇、引进技术和购买先进设备。,51,3、“主导部门综合体系”,(1)“起飞”准备阶段的主导部门体系主要是饮食、烟草、水泥、砖瓦等工业部门(2)替代进口商品的消费品制造业综合体系主要是费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如纺织业等,如英国古典(3)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如钢铁、煤炭、电力、通用机械等工业部门(4)汽车工业综合体系(5)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指服务业、建筑业,52,回顾影响前瞻影响纺织机制造动力革命(蒸汽机)厂房建筑运输革命(铁路、轮船港口)动力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原料新工业、新技术、新能源城镇交通形成沿线工人区旁侧影响,53,4、“起飞”中的相关问题(1)发展中国家“起飞”的困难有两个:一是人口增长率高二是国内政治动荡引起的人才和资金外流(2)有利条件也有两个:一是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利用二是有“国际援助”以加快“起飞”,54,(3)10个应注意的问题防止出现“早熟消费”(“超前消费”)着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口出生率发展创汇部门解决隐蔽失业问题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干预防止人才和资金外逃动员国内闲散资金,必要时可以进行强制储蓄吸引外资加快新技术的推广,55,5、关于其他各个阶段的论述,(1)成熟阶段所谓“成熟阶段”是指起飞之后,经过较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增长而达到的一个阶段。一般而言,铁路建筑、钢铁工业以及大量使用钢铁的通用机械、采矿设备、化工设备、电力工业和造船工业等部门的发展,都是一国经济“成熟”的标志。,56,(2)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技术上的成熟使得社会的主要注意力从供给转移到需求,从生产转移到消费。这时,越来越多的资源被用于生产耐用消费品,而且这些耐用消费品会逐步普及到一般的居民家庭这时的经济成长以耐用消费品的大量生产为基础,居民家庭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保证了经济的繁荣。,57,(3)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这个阶段:服务业越来越重要,医疗、教育、文娱体育、旅游等部门发展速度非常快,服务业部门将成为主导部门。人们开始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城市交通拥挤、人口的高速增长等社会问题。公民的权利问题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58,“布登浡洛克式动力”,该寓言来源于德国作家托马斯.曼(ThomasMann,1571-1641)的1901年的小说布登布洛克家庭的衰落:第一代:拼命积累财富,终于成为地方上的富户第二代:追求社会地位,当上了议会议员第三代: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爱好音乐西方经济史上“起飞”准备阶段的清教徒;“起飞”阶段的企业家;向成熟阶段推进的“钢铁大王”“石油大王”;成熟阶段完成后管理企业的经理阶层,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代表人物,59,作家简介:托马斯曼,1875年生于德国,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1933年后移居于美国,1944年入美国国籍,1955年去世。布登布洛克家庭的衰落是他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901年。,60,请思考:大众高消费时代之后是否会出现一个长期的精神颓废时期呢?如何看待今天的“新新人类”?人类会不会重新向往十八世纪乡绅式的生活?,61,阅读小资料,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和诗人海西奥德(公元前八世纪)曾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铁器时代黄金时代是历史的顶峰,是一个富饶与满足的时代。“鸿蒙初辟之时,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缔造了黄金般的生灵,他们象神一样地生活,无忧无虑;没有悲伤,没有劳顿;,62,当潘朵拉打开魔盒之后,黄金时代忽然结束,从那时起,每个时代都比前一个时代更加粗俗和严酷铁器时代:“人们日间辛苦劳作,夜间则受尽侵害,不得安宁。父亲与子女离心离德,主人与客人反目成仇,朋友之间尔虞我诈,.,父母迅速衰老,受尽耻辱,.,光明磊落、恪守信用者不得重用,骄横行恶之士反而见宠。正义为暴力所压制,真理不复存在。”,63,二、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64,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核心观点: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1、关于“大推进”理论,65,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在基础设施供给方面“社会分摊资本”具有明显的过程上的不可分性和时序上的不可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各产业相互关联,各自形成对方的要素供给者和产品需求者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人均国民收入较低,储蓄低下与临界投资规模所需大量储蓄之间存在“储蓄缺口”,要打破就必须使边际储蓄率高于平均储蓄率,66,产业间的联系与互动,冶铁业,铁路,煤炭业,机床制造业,消费品,出口部门,炼钢业,船运业,采掘业,67,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投资产生外部经济效果一是创造互为需求的市场;二是降低成本大推进所需巨大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投资重点投资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政府计划主导投资,2、主要内容,68,发展中国家实施大推进所需的原始资本如何获得忽略了专业化和比较优势问题政府计划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平衡,3、主要问题,69,三、莱宾斯坦:“临界最小努力”理论,70,1、主要观点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Leibenstein.H)于1957年在经济落后与增长中提出“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主要观点:由于发展中国家认可增长普遍较快,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必须首先保证一定的投资率,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就很难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71,2、临界限制的原因莱宾斯坦认为,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的规模都小于经济起飞所需要的临界最小数量。主要原因可以用提高收入的力量和压低收入的力量之间的冲突来说明。他认为,经济增长中所存在的这两种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因为这两种力量受不同因素支配。提高收入的力量由上一期的收入水平和投资水平决定,压低收入的力量由上一期的人口增长和投资规模决定。只有当收入水平超过人口增长速度时,前者力量才能大过后者,人均收入水平才会大幅度提高。,72,2、冲破“临界”限制的四个因素需要克服由于生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生的规模内在不经济需要克服由于不具备外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产生的外在不经济必须通过大量投资,使收入增长冲破人口快速增长的障碍。初期的投资努力必须达到或超过某一最低限度,73,第四节发展中国家资本积累方式,74,回顾:发达国家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方式,英国:圈地运动、海外殖民美国:对内向西部开拓、驱杀土著、奴隶制;对外殖民扩张俄国:土地改革,从农奴手中获得赎金日本:土地改革征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赔款,75,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通常的六种方式,农业剩余的转移运用财政政策进行政府融资企业本身的积累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融资运用通货膨胀方法强制储蓄通过外贸和利用外资进行资本积累,76,一、农业剩余的转移1、直接的劳动力投资以劳动力投资于固定设施形成实物储蓄农民自发或政府主导,如“以工代赈”项目2、利用廉价劳动力扩大资本积累剩余劳动力压低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比较优势增加剩余和换取外汇3、征收农业税土地税(皇粮国税)、产品税实物税或货币税,77,4、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苏联中国集体化时期5、出口农产品,为工业化积累外汇美国的棉花和小麦出口日本的丝绸出口俄国出口小麦6、农民的自愿储蓄,78,二、政府融资1、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发展中国家税收效率较低卡尔多:第一、所有的收入统一累积税率;第二、针对富人征收累积消费税;第三、财产税制度;第四、礼品税制度发展中国家税收特点:第一、以间接税为主;第二、公司所得税较个人所得税重要;第三、高度依赖出口关税,79,二、政府融资1、财政收入非税收收入国企上缴利润、行政事业性收费债务收入国内债务、国际债务,80,二、政府融资2、财政支出与财政赤字财政支出节约开支,增加投资政府赤字发行国债、增发货币,81,三、企业积累1、工业革命至今、利润驱动的企业积累是西方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回忆:行商作坊手工业工厂手工业机器大工业跨国企业)2、发展中国家:企业积累作用各不相同以企业积累占绝对优势以政府积累占绝对优势以政府为主、企业积累为辅以企业为主、政府积累为辅,82,四、金融方式1、金融系统的作用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价值计量提供工具金融媒介活动为经济转移风险、分配风险2、“金融浅化”与“金融抑制”问题3、“二元金融结构”问题国家控制和监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低利率民间无组织的无法监管的资金市场、高利贷流动性过剩与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