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_第1页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_第2页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_第3页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_第4页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一)古代军事思想的含义,周制五刑,墨刑(黥qing面):1000条劓yi刑(割鼻):1000条剕fei刑(断足):500条宫刑(去势):300条大辟(杀头):300条,期而后至者,大辟300条之一,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鲁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后乘胜追击,直逼齐国国都,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齐鲁长勺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鲁,齐,渤,海,济,水,水,淄,时,水,水,汶,水,水,水,泗,沂,洙,成,曲阜,长勺,临淄,泰,山,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齐鲁长勺之战,既没有武王伐纣的气势,也没有宣王南征的规模,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一些可贵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这两次(干时、长勺)战争,充分说明正义和不义之战,即令是在冷兵器的古代最后胜利也总是属于正义之师。当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齐、鲁长勺之战的战法给予过很高的评价,说战争中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曹刿论战所叙述的原则和长勺战例,成为中国后世“后发制人”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据说是先轸的谋划。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晋楚城濮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宋,卫,曹,晋,水,睢,济,水,水,水,河,濮,商丘,陶丘,帝丘,五鹿,漕,敛孟,有莘,城濮,中军,上军,下军,楚丘,城濮之战初期,晋军兵力劣于对手,又渡过黄河在外线作战,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晋文公能够善察战机,虚心采取先轸等人的正确建议,选择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楚之与国为突破口,先胜弱敌,取得以后作战的前进基地。随后又运用高明的谋略争取齐、秦两大国与自己结成统一战线,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当城濮决战之时,敢于贯彻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主动“退避三舍”,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主动,诱敌冒险深入,伺机决战。同时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集中起相对优势的兵力;并针对敌人的作战部署,乘隙蹈虚,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攻打敌人的薄弱环节,予敌各个击破,从而获得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辉煌胜利。反观楚军方面,则是君臣不睦,将骄兵惰,君主昏庸无能,主帅狂妄轻敌,既不知妥善争取与国,又不能随机多谋善断。加上作战部署上的失宜,军情判断上的错误,临战指挥上的笨拙,终于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将自己在争霸中原中的优势地位拱手让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教训,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秦朝灭亡后,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战略失误,项羽,三国演义,三国演义,38回,隆中对策定三分,战略谋,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步骤战略措施,春秋战国,宋朝,质量,利百代者唯养兵,利百代者唯养兵,春秋战国,宋朝,明清,质量,普及,数量,(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1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2战争与政治3战争与经济4战争与主观指导5将帅修养6治军7战略战术8战争保障,(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著作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武经七书,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全书共13篇,6,000余字。吴子:作者吴起。全书共6篇: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韬:作者吕望,又名姜子牙,成书在战国时期。全书共6卷60篇,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三略:相传其源出于姜尚,经黄石公以授张良,成书于西汉末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3,800余字。尉缭子:作者尉缭,梁惠王时人,成书在战国中期。全书共5卷24篇。司马法:作者田代,名穰苴,任司马,齐国人,成书在战国中期。全书共5篇: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李卫公问对:即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以唐太宗李世民与卫国公李靖讨论兵法的形式编成。全书分上、中、下卷,共98问答,1万余字。,(一)孙子兵法的作者(二)孙子兵法的影响(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二、孙子兵法简介,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出生于公元前五百年前后的世袭贵族家庭。,孙武一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奔吴隐居,研究兵法吴国为将,显名诸候功成名就,飘然归隐,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孙子有力焉。,史记,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吴国与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此战吴国以少胜多,大败楚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武汉,汉,水,淮水,蔡,唐,凤台,柏举,大,别,山,江陵,楚,武汉,汉,水,淮水,蔡,唐,凤台,柏举,大,别,山,江陵,楚,吴楚柏举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蔡,汉,水,水,发,清,淮,水,汶,水,水,江,郢,小别,夏州,柏举,新蔡,大隧,直辕,冥阨,雍澨,唐,申,宛,息,桐,柏,山,大,别,山,方,城,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战,史学家称它为“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对比最悬殊的战役“(吕思勉先秦史)。吴国在经过6年的“疲楚”战略后,一举战胜强敌楚国,给楚国以巨大的创伤,使吴国声威大振,为吴国进一步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柏举之战,孙武以3万兵力,击败楚军60万,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尉缭子曾赞道:“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孙武一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奔吴隐居,研究兵法吴国为将,显名诸候功成名就,飘然归隐,(一)孙子兵法的作者(二)孙子兵法的影响(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的影响,1、中国历代兵家名将无不重视对其研究与应用,2、孙子兵法在国外备受推崇,3、孙子兵法在社会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孙子兵法在战国时就广为流传韩非五蠹篇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汉时作为教科书,南北朝之后尊为“兵经”,宋朝元丰年间被朝廷定为“武经”之首,明代茅元仪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孙中山高度赞扬孙子兵法:“旧中国历史来研究,二千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就成为中国的军事哲学”。,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刘伯承等都十分重视对孙子兵法的学习和研究。,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的影响,前买的书,大多不合用,我要的是战略和战役的书特别要买一本孙子兵法。,毛泽东给叶剑英的信,刘伯承,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的影响,1、中国历代兵家名将无不重视对其研究与应用,2、孙子兵法在国外备受推崇,3、孙子兵法在社会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孙子兵法在日本,公元735年,留唐学者吉备真备将此书带回日本,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皇家贵族的家宝、国宝。他们推崇孙武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称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在西欧,1772年,法国神父阿米奥特将此书译为法文。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威廉二世在被废黜后的侨居中看到此书后叹道:“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决不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孙子兵法在美国,全美著名大学中,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无不把其作为必修课。美国国防大学将其列为将军的主修课。美政治家、兵学家、军事将领皆将孙子兵法奉为至宝。民间有近百个研究孙子兵法的学会、俱乐部。,孙子兵法在海湾战争,1991年1月,美国记者从海湾战场发回一条消息: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一兵一卒,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子。,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的影响,1、中国历代兵家名将无不重视对其研究与应用,2、孙子兵法在国外备受推崇,3、孙子兵法在社会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军事家称之为“兵学圣典”哲学家颂之为“人生的哲学”医学家赞之为“治病之法尽之矣”文学家评之为“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政治家视之为“政治秘诀”、“外交教科书”商人和管理学家视之为市场竞争的必读教材,你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美国的著名管理学家乔治,(一)孙子兵法的作者(二)孙子兵法的影响(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二、孙子兵法简介,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火攻篇,九地篇,用间篇,战争,胜利,胜,孙子十胜论,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强胜论2、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知胜论3、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先胜论4、致人而不致人致胜论5、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6、上兵伐谋,诡道取胜谋胜论7、全争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8、因敌致胜,灵活用兵因胜论9、文武兼施,恩威并用治胜论10、选才任能,五德兼备-将胜论,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5、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思想,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1、以仁为本的战争观。战争支柱以仁为本。,战争准则师出有名。,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重战、慎战、备战思想,重战,2、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国家利益的基本问题,生存,发展,统一,矛盾,战争与和平,比利时,马其诺防线耗资50亿法郎历时7年长达700多公里布署344门火炮建有152个炮塔和1533个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长达100公里道路和铁路总长450公里,马其诺防线,从1940年5月10日至6月17日号称欧洲军事强国的法国在5周时间内被打败了,法国被打败了,比利时,贝当:人们贪图安逸胜于牺牲精神,只想享受权利而不愿尽义务.我们战败的根源在于放纵了自己.,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国防,1840年鸦片战争,自誉为“天朝上国”、拥有数万万人口的泱泱大国竟败于远渡重洋的客军之下!,侵华英军陆战队:4000人,第一次鸦片战争图1840.61842.8,南京,香港,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洗雪历史的耻辱,杜绝悲剧的重演,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国防,兵死于外,则国亡于内。是外之生死、系内之存亡。是故兵败长平而赵亡。,孙子十家注遗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慎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削,此后,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夷水(清江),枝城,秭归,夷陵,宜昌,蜀军,吴军,吴蜀彝陵之战示意图,盐,水,水,江,水,夷,马鞍山,涿乡,彝陵,夷道,秭归,巫县,白帝城,吴军追击,黄权降魏,朱然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以断蜀军退路。,刘备退往白帝城,猇亭,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备战,全民旨兵瑞士,瑞士,面积:41300平方公里人口:625万人兵力:常规军3500人48小时可动员50万人,600年无战争,瑞士高度伪装的碉堡,世界闻名的瑞士军刀,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假使你希望和平,那你必须准备战争。,古罗马谚语,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2、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分析中日双方情况,国别,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国度,人口,正义性,国际态度,支持,反对,否,是,多,少,小,大,弱,弱,弱,强,日本,中国,强,强,结论:中国必胜,不能速胜,故持久战。,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4、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4、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1)庙算制胜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三个谋略制胜思想,樊城,新野,襄阳,当阳,江陵,华容,乌林,葫芦口,赤壁,樊口,(鄂城),柴桑,夏口(汉口),钟祥,赤壁之战示意图,曹操军,刘备军,刘琦军,关羽水军,周瑜军,孙刘联军,孙子的先胜谋略思想,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2)诡道取胜,三个谋略制胜思想,仁道王道霸道诡道,诡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赵,魏,韩,齐,邯郸,大梁,外黄,马陵,马陵之战示意图,齐魏马陵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赵,魏,邯郸,桂陵,大梁,马陵,河,水,水,漳,水,水,濮,水,济,鸿,太,行,山,魏军自韩回救,韩,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3)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道也。,三个谋略制胜思想,孙子的全胜谋略思想,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吴起在魏,“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在战争认识上,冲破“鬼神论”和“天命观”把客观因素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基础以“道”为首的战争因素论孙子道:令民与上同意天:阴阳、寒暑、时制地: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五事将:智、信、仁、勇、严法:曲制、官道、主用注意时间和空间在战争中的作用,5、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思想,(1)朴素的唯物论,二、孙子兵法简介,(三)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5、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思想,(2)原始辩证法思想,孙子兵法中对立统一的辩证概念有85对,使用260次之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