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造“新农村”:对四川省某新农村试点区的行动者研究,硕士研究生:XXXXXX指导教授:XXXXXXX,一、项目研究背景,1.1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性1.2新农村建设1.3新农村建设:四川省某新农村试点区的个案,二、研究问题的提出,如何理解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与中国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与冲突;,二、研究问题的提出,2.1中央政府是怎样制定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取向愿景为谁谋利,谋怎样的利?还有其他途径吗?2.2在宏观政策下地方政府如何行动的。如何解读和诠释的?如何将政策变为行动,采用何种方法推动的?2.3农民是如何应对新农村建设的。得到了什么,又付出了什么?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如何回应和行动?,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3.1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文献研究对新农村建设背景和意义的研究;关于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研究;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的研究;3.2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讨,3.1.1对新农村建设背景和意义的研究,一般是从我国农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从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二元差距、启动国内市场、国家财政支农、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来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形成和推出,表明了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郑新立,2006;温铁军,2006;林毅夫,2006;李国祥,2006;贺雪峰,2006等)新农村建设的“冷”思考:未触及深层次的问题而成为重复历史的又一次运动。(胡景北,2006),3.1.2关于“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研究,何为“新”农村?新时代背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建设目标:综合建设,而非单纯强调经济发展新的制度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新的机制: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李利群,2006;张新华,2006;王文娟,2006;陆学艺,2006;温铁军,2006;贺雪峰,2006等),3.1.3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的研究:,新农村与城市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应与城市化同时进行,农村发展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城市化VS城镇化(茅于轼,2006;林毅夫,2006;温铁军,2006;谢扬,2006等;)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应该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农村劳动力。,新农村建设优先次序学界:“生产发展”VS”乡风文明”政界:应从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着力加强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因此倾向于将“村容整洁”放在了优先选择的位置。(马晓河,2006;林毅夫,2006等),3.2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讨,仅指政府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特点:1、中央未明确建设模式,各地处于宣传动员和探索试点模式阶段;2、具体措施从“三清三改”、房屋规划、美化绿化和修路修渠等能迅速改变村庄外观的措施和基建入手,选择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开展的试点。3、虽强调对农民的培训和组织等,但总体上很少涉及文化及治理等方面。,四、研究内容,4.1对研究现状的反思:基本上所有讨论都是在政策预设的框架内进行的,没有涉及对政策背后所含价值取向的反思,也没有正视这种取向对政策的影响;虽有部分学者强调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绝大部分研究还是认为新农村建设的践行是政府推动的结果,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对建设过程和结果的影响。,4.2研究内容,新农村建设的践行过程并非是国家政策规定下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由中央、地方政府、农民三方面共同“打造”而成,其中包括:发展主义取向下的国家宏观政策制定;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对宏观政策的诠释和推行;农民的态度、回应和行动,以及对政策落实的影响。,4.3理论取向,后发展主义(Post-Developmentalism)的视角。论述中央政府在面对中国农村现状时,如何通过发展理论、现代化、城市化的结论,以及至上而下的政策性推动,构建目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者角度(ActorPerspective)的视角。探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各行动主体尤其是地方政府和新农村试点地的农户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能动性。包括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与国家论述的差异,行动者的行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而这些诠释和行动是如何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等方面。,五、研究方法,5.1文献研究:政策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实践路径,呈现其背后的发展主义价值取向。5.2参与式观察:观察农民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希望。呈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情况。5.3深入访谈:了解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诠释和实际工作;了解农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回应和行动。5.4焦点小组:5.5多元发声途径:考虑使用。,六、研究对象,6.1研究对象:四川省某新农村试点社区;6.2调查对象:新农村试点区(行政区)各级主管单位人员;社区主任(地方政府代言人);社区工作人员(多重身份);社区居民。,七、技术路线(研究的逻辑框架),八、研究进度表,九、参考文献,1、许宝强等选编,发展的幻想1999,台北:牛津出版社;2、Long,Norman,BattlefieldsofKnowledge:TheInterlockingofTheoryandPracticeinSocialResearchandDevelopment.(1992),London:Routledge.3、Long,Norman.“ExploringDevelopmentInterfaces:FromtheTransferofKnowledgetotheTransformationofMeaning”inSchurrman,F.J.(edited)BeyondtheImpasse:NewDirectionsinDevelopmentTheory.(1994).London:ZedBooksLtd.4、Long,Norman.Fromparadigmlosttoparadigmregained?Thecaseforanactor-orientedsociologyofdevelopment.(1994).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赵曦,21世纪中国四部发展探索,科学出版社20027、黄平,西部经验:对西部农村的调查与思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郑景骥,中国西部农村经济研究,西南财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题库讲解及答案详解(全优)
- 河流生态监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动力性能展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用电负荷平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中组部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模拟题集
- 研发中心资产管理办法
- 2025年教师时事政治热点题库及完整答案
- 银行投诉处理技培训课件
- 贵州省榕江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培优辅差专项计划
- 轮滑教学课件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
- 22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 1.8.1项目实施成果规范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