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国古代园林简史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四、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五、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法六、中西方园林比较,第九章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一、中国古代园林简史,1.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形式是囿。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周文王“灵囿”,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形成。特点:利用自然(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上林苑,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4.隋唐宋:(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隋:西苑;唐:长安城;宋:艮岳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5.清朝: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治,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私家园林沈园,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1.力求神似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植被作为装点的。而山水植被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利用或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和剪裁,从而出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虽为人做,宛自天开”,达到“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成里”的神似境界。,2.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本质的特征。园林意境:通过构思创作,表现出园林景观的形象化、典型化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它不像花草树木一样实在,而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将物质生活与人们对自然的精神审美结合起来。在自然山水中,人们已经大规模的建造离宫别馆和亭台楼阁了。以过千百年的积累,人工建筑景观将自然山水点染得更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具有锦上添花之妙。中国园林建筑类型丰富,有殿、堂、厅、馆、轩、榭、亭、台、楼、阁、廊、桥等,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形式,不论其性质与功能如何,都能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互相映衬。,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中国古代园林有多种分类方法,主要有:1.按园林占有者的身份分类1.1皇家园林1.2私家园林1.3寺观园林2.按园林所处地域分布分类2.1北方园林2.2江南园林2.3岭南园林,1.按园林占有者的身份分类,1.1皇家园林1.2私家园林1.3寺观园林,1.1皇家园林,又名苑圃、宫苑,为皇家所有,是供帝王居住、活动和享受的地方。一般多建在京城,与皇宫相连。有些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之地,多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表现出明显的皇权象征。如北京的北海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建筑体型高大,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富丽堂皇;集天下能工巧匠,收天下之美景,耗费巨资建成,尽显皇权威严。,皇家园林颐和园,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修缮。它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吸取了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方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占地约290公顷,是我国现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199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颐和园佛香阁,颐和园长廊,颐和园十七孔桥,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宝云阁,颐和园五彩琉璃多宝塔,颐和园五彩琉璃多宝塔,颐和园后山后湖苏州街,谐趣园,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宛。,1.2私家园林,主要是一些王公贵族、官吏富商、文人雅士等私人投资建造供自家居住享用的园林,分布于全国各地,数量可观,尤以江南(太湖流域)为多,尤其苏州、扬州、无锡一带最具代表性。如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北京的王府花园,山东曲阜孔府的后花园等。其特点是:规模较小,多建于城市,常用假山假水;主题突出,很注重构图;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净,注重诗情画意;受环境及园主经济条件所限,对造园者的艺术造诣和技巧要求更高,其效果达到了“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境界。,拙政园,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1.3寺观园林,是指宗教、祭祀园林,是寺观、祠堂等与园林相结合的产物,遍及我国的名山大岳,就现存数量,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几百倍。如北京碧云寺的水泉院,承德殊象寺,扬州大明寺东院等。其特点是:环境静穆,景色优美,多建于自然山林;布局严谨,多为轴线对称;广植特定品种树木,突出肃穆、庄严、神秘气氛,体现佛、道、儒、俗文化相融合的特点。,2.按园林所处地域分布分类,2.1北方园林2.2江南园林2.3岭南园林,2.1北方园林,主要地处黄河流域的西安、洛阳、登封、开封、曲阜、北京等古都古城,其中以北京园林为代表,多为皇家园林。这些园林风格粗犷,人工建筑偏于厚重,是我国古代园林的宏丽之作。如北京以山水取胜的“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其特点是:宏大壮美,雄伟豪放,富丽堂皇,可概括为“北方之雄”,但秀媚稍显不足。,承德避暑山庄,2.2江南园林,“江南”是指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带,以南京、无锡、扬州、苏州、上海、杭州、嘉兴等地为多,苏州为最。江南自东晋、南北朝之后,经济发展很快,且江南游乐之风盛于中原,故有钱有势者以争建园林或私宅为高雅,不出院门,可陶性于山水之野。另外江南山清水秀,河道密布,湖塘众多,草木繁茂,为建园林提供了条件。江南园林艺术造诣最高,常被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其影响渗透到各种类型、各种流派的园林当中,成为后人效法的范例。故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苏州不但园林数量多,而且园林艺术也达到了很高水平,故有园林城之称,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号称“苏州四大名园”。其特点是:规模小巧,玲珑别致,布局巧妙,曲折幽深,构景雅丽,诗情画意,可概括为“南方之秀”,但略显局促。,2.3岭南园林,主要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潮汕、东莞、番禺、广州等地,以宅园为主。终年常绿,又多河川,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风光特点,造园条件十分优越。园林多为景观欣赏与避暑纳凉结合,其布局往往以大池为中心,绕以楼阁,高树深池,阴翳生凉。花木种植颇广,它们与建筑小品相映衬,更显得园林色彩浓丽,绚烂精巧。岭南园林发展历史较晚,既吸取了江南园林之“秀”,也师道于北方园林风格,近代又受西欧造园技法的影响,建筑高而宽敞、结构简洁、轻盈秀雅、室内造景、内外呼应,具有综合型园林的特征。现存岭南园林,有著名的广东佛山的梁园、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岭南四大名园”。,此外,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在宫殿、寺庙、庭院也附建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宗教气氛的园林。如西藏拉萨的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林”,建于18世纪40年代,是历代达赖的夏宫,园内宫殿耸立庄严,林木葱郁,花卉繁茂,曲折幽静。,四、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1.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1)对仙境的向往:一池三山,象征东海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2)模写山水: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宋徽宗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3)写意山水: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苏州的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用的石料主要有湖石和黄石两种,因其质地、色泽、形态不同,叠出的的假山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堆山叠石,黄石山要浑厚中见空灵,湖石山要空灵中寓浑厚。,太湖石叠山,黄石叠山,湖石假山,狮子林中部石岸,湖石假山,个园夏山,黄石假山,个园秋山,宣石假山,个园冬山,笋石假山,个园春山,房山石假山,静心斋北假山,独立观赏景石,留园冠云峰,2.理水为表现自然,理水也是造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古代园林理水之法,有三种:(1)掩。以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二)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三)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3.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水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花木的选择标准:(1)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2)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3)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4)有意境:花木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等等。,4.建筑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航、亭、廊、桥、墙等。,(一)厅堂是待客与集会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厅堂的位置确定后,全园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造成各种各样的园林景致。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通常是理池和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使主景处于阳光之中,光影多变,景色显得变幻无穷。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对也开阔,在景区中,通常建于水面开阔处,临水一面多构筑平台,如北京园林大多临水筑台、台后建堂。,(二)楼阁是园林中较高层的建筑。一般作房间,须回环窈窕;作藏书画,须爽皑高深;供登眺,在视野要有可赏之景。楼和阁体量处理要适宜,避免造成空间尺度的不和谐而损坏全园景观。阁,四周开窗,每层设围廊,有挑出乎座,以便眺望观景。,颐和园夕佳楼,个园抱山楼,拙政园见山楼,颐和园佛香阁,拙政园浮翠阁,(三)书房馆斋馆可供宴客之用,其体量有大有小,与厅堂稍有区别;大型的馆,如留园的五峰仙馆、林泉香石馆,实际上是主厅堂。斋供读书用,环境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要游览路线。建筑式样较简朴,常附以小院,植芭蕉、梧桐等树木花卉,以创造一种清静、淡泊的情趣。,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北厅,留园五峰仙馆,留园五峰仙馆内景,怡园画舫斋,(四)榭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想、眺望。水谢则要三面临水。,怡园藕香榭,退思园闹红一舸与水香榭,(五)轩是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室内简洁雅致,室个或可临水观鱼,或可品评花木,或可极目远眺。,秋霞圃碧梧轩,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六)舫是仿船造舟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南方和岭南园林常在园中造舫,如南京煦园不系舟,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物,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是舫中使使者。大多将船的造型建筑化,在体量上模仿船头、船仓的形式,便于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也便于内部建筑空间的使用。,(七)亭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憩观景。可眺望,可观赏,可休息,可娱乐。亭在造园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园林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或立山巅,或枕清流,或临涧壑,或傍岩壁,或处平野,或藏幽林,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凡有佳景处都可建亭,画龙点睛,为景色增添民族色彩和气质;即使无佳景,也可从平淡之中见精神,使园林更富有生气和活力。苏州沧浪亭中的沧浪亭,拙政园中的松风亭、嘉实亭都是著名的亭。,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拙政园梧竹幽居亭,(八)廊廊是我国园林中的一种独特的带状建筑物,一般都称为长廊,形曲而空长。其具体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波形廊、复廊几种,还有水廊、桥廊、爬山廊(步廊)、叠落廊、花架廊等。廊在特点上贵在“曲”、妙在“长”。其建造应特别注意与地形地貌的结合,力戒僵直呆板,力求生动活泼。,沧浪亭爬山长廊,留园冠云台西部空廊,留园北部空廊,拙政园水廊,拙政园浮廊,怡园复廊,个园楼道游廊,(九)桥园林中的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类型,有石制的,有竹制的,有木制的,十分富有民族特色。它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同时过了一桥又一桥,也颇增游客游兴。特别是南方园林和岭南类型园林,由于多湖泊河川,桥也较多。,拱桥,亭桥,平桥,曲桥,瘦西湖五亭桥,拙政园小飞虹廊桥,寄畅园石桥,颐和园玉带桥,颐和园练桥,颐和园十七孔桥,(十)园墙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中国的园林都有围墙,且具有民族特色;比如龙墙,境蜒起伏,犹如长龙围院,颇有气派。园中的建筑群又都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上海豫园,在五条龙墙,即伏卧龙,穿云龙(口下有金蟾),双龙抢珠,睡眠龙。将豫园分割成若干院落,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设漏窗、洞门、空窗等,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对化的效果,并使墙面丰富多彩。漏窗的形式有方、横长、圆、六角形等等。窗的花纹图案灵活多样,有几何形和自然形两种。园林中的院墙和走廊、亭榭等建筑物的墙上往往有不装门扇的门孔和不装窗扇的窗孔,分别称洞门和空窗。洞门除供人出入,空窗除采光通风外,在园林艺术上又常作为取景的画框,使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生动的画面。,五、匾额、楹联与刻石每个园林建成后,园主总要邀集一些文人,根据园主的立意和园林的景象,给园林和建筑物命名,并配以匾额题词、楹联诗文及刻石。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五、中国古代园林构景手段,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1、布局手段,(1)以人工造景为主,天然造景为辅:如苏州的网师园、留园、拙政园等,这些园林并不是直接欣赏自然,而是把自然风景高度概括和提炼,通过山石、水池、树木、花草等自然素材,构成象征性的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万里”。(2)以天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大多数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如颐和园、避暑山庄、乐山大佛寺,普陀山观音寺等。这些园林本来就是建筑在景色优美的地方,能直接欣赏到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其中建筑只是作为风景的点缀。这种园林的特点是以山水作为风景主体,人工艺术的建筑庭院只是作为大自然的烘托和陪衬,二者相得益彰,天然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1)抑景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如进门见假山,则为山抑;见树丛,则为树抑。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得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2、微观处理方法,山障,院落障,影壁障,(2)对景在园林中,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已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3)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瘦西湖吹台月洞门,怡园月洞门,惠山洞门,(4)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斗鱼创意美术课件教学
- 教学课件动画人物素材
- 特警处警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青春幽梦伴我行课件教学
- 会计准则教学课件
-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教材变化解读教学课件
- 特色农业的分布
- 车辆段与停车场课件
- 香料提纯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焦炭储存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砖厂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管理要点
- 2025年粮油仓储管理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课件】新高三启动主题班会:启航高三逐梦未来
- 历史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问答式复习提纲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学校物业服务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 单位车辆管理委托协议书示例3篇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技术变革与教学创新
- 木制棺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高考生物试卷(福建)(答案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