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课件_第1页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课件_第2页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课件_第3页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课件_第4页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奥地利人。利用豌豆、山柳菊、玉米等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潜心研究8年。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非常成功,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孟德尔(1822-1884),.,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2极核+精子,果皮,种皮,胚,胚乳,种子,果实,卵细胞、极核、精子均为减数分裂的产物,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为何选豌豆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也叫做自交,.,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图2卷舌1、有卷舌2、无卷舌,图3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图1上眼脸有无褶皱1、双眼皮2、单眼皮,图4双手手指嵌合1、右手拇指在上2、左手拇指在上,.,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狗的卷毛和长毛,黄豆茎的高茎和矮茎,判断,.,豌豆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子一代,亲本:父本():指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母本():指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P,子二代,亲本,杂交,自交,遗传图谱中的符号:,F1,F2,.,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3、传粉,4、套袋,提供花粉的:父本()接受花粉的:母本(),未成熟时,人工授粉,.,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矮茎,在F1代中,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杂交实验结果,子一代只表现出_,没有表现出_;子二代出现了_现象,并且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_,F2中的高茎矮茎之比3:1是不是巧合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3:1,.,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1)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孟德尔提出假说:,决定显性性状(如高茎)的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D、B、P)如:高茎的显性遗传因子为D。,决定隐性性状(如矮茎)的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d、b、p)如:矮茎的隐性遗传因子为d。,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如:纯高茎遗传因子是DD,纯矮茎遗传因子是dd。,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纯高茎DD,纯矮茎dd。,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F1中的高茎Dd。,纯合子,杂合子,孟德尔提出假说:,.,3)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对d有显性作用F1(Dd)只表现为高茎。,孟德尔提出假说:,.,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D:Dd:dd=1:2:1高茎:矮茎=3:1,孟德尔提出假说:,.,P,DD,dd,F1,Dd,配子,D,d,高茎,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F2,Dd,配子,DD,Dd,dd,高高高矮,3: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实验原理:,精巢,卵巢,雄配子(精子),雌配子(卵子),模拟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遗传图解的写法,遗传因子比:,1:2:1,F1,P,.,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孟德尔的设计思路,只要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就能说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能真实地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试验:,测交后代,高茎,矮茎,1:1,测交结果符合预期设想:1)证实F1是杂合子;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测交结果:高茎:矮茎=30:341:1,.,假说演绎法,由实验观察现象,提出假说,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演绎推理,实验验证,F1为高茎,F2有高茎有矮茎,(1)F1高茎哪去了(2)F2中矮茎出现说明什么?(3)为什么后代比例接近3:1,(1)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2)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4)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将F1与矮茎杂交,预期后代中高矮茎之比为1:1,测交实验,发现高矮茎之比为1:1,预期与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2)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3)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种。,2指导杂交育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1)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2)根据上表比例,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由该曲线得到的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个体(显性),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后代显性:隐性为1:1,则亲本遗传因子为:,AaXaa,后代显性:隐性为3: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XAa,后代遗传因子Aa:aa为1: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Xaa,后代遗传因子AA:Aa:aa为1:2: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XAa,拓展一:,.,根据后代比例解题,例:豌豆的种子黄色(A)对绿色(a)显性。结黄色种子与结绿色种子的豌豆杂交,子代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绿色种子为1:1,子代结黄色种子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A、1:1B、1:0C、3:1D、1:2:1,C,.,判断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自交法:测交法:,拓展二:,杂合子,纯合子,纯合子,后代有显性和隐性性状:,有:无:,后代只有显性性状:,看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杂合子,.,杂交、测交、自交的作用,1、杂交:2、测交:3、自交:,判断显隐性,判断基因型为纯合或杂合,提高后代纯合体的比例,注意:(1)测交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此方法常用语动物遗传组成的检测(2)植物常用自交法,可以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隐性个体在解决遗传题目中的运用,根据分离规律,某显性性状可能是纯合的,也可能是杂合的,而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则一定是纯合的,且只能产生一种配子。,(1)如果一亲本是隐性个体,则它一定传给子代中每一个个体一个隐性遗传因子,由此可知后代个体的遗传因子。例:人类白化病遗传:,(2)子代有隐性个体,则其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隐性遗传因子,由此可推知亲本的遗传因子。如:,白色公羊X白色母羊,黑色小羊,很明显黑色是隐性(用aa来表示)所以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是Aa,拓展四:,.,1、根据题意,画出便于逻辑推理的图解;2、根据性状分离,判断显、隐性性状;3、根据性状表现初步确定遗传因子组成;(隐性性状dd,显性性状Dd或DDD_)4、根据性状分离比(根据后代表现型、遗传因子组成),判断双亲遗传因子组成;5、弄清有关配子的遗传因子及比例;6、利用配子比例求相应个体概率。,遗传题解题步骤,.,1、判断显、隐性方法1:相同表现型杂交:表现型AX表现型AA、B说明:B为隐性方法2:不同表现型杂交:表现型AX表现型B全部为A(或B)说明:为显性(或B为显性),解题思路:,.,2、确定基因型、表现型:,1.正推类型:已知亲本的基因型、表现型,推测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2.逆推类型:根据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推亲本的基因型。,突破方法:1、隐性纯合突破法2、根据后代比例解题,.,a、隐性纯合突破法:,例题:现有一只白公羊与一只白母羊交配,生了一只小黑羊。试问:那只公羊和那只母羊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它们生的那只小黑羊是什么基因型。(用字母B、b表示),公羊:Bb母羊:Bb小羊:bb,1.确定显性、隐性,列出遗传图解,2.隐性纯合突破,.,确定性状的显、隐性,知道最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