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触发器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 触发器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 触发器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 触发器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 触发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集成触发器,1基本RS触发器,2同步触发器,3主从触发器,4边沿触发器,5集成触发器,6不同功能触发器间的转换,.,2,触发器的基本概念:,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基本逻辑单元,能够存贮一位二进制信息。,触发器的基本特点:有两种能够自行保持的稳定状态:0、1;有一对互补输出Q和/Q。不同触发信号可以将触发器设置成“0”或“1”状态;,.,3,触发信号撤除后,输出状态维持不变;可能有时钟输入端CP;输出状态不仅与现时的输入有关,还与原来的输出状态有关。,.,4,触发器的分类:,电平触发边沿触发,按结构分类:,基本RS触发器钟控RS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按功能分类:,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T触发器,按触发方式分类:,.,5,一、电路结构,1基本RS触发器,由两个与非门交叉耦合构成。,只有当低电平或负脉冲作用于输入端/R、/S时,触发器的状态才能发生变化。,.,6,在触发器中,通常用Q的状态表示触发器的状态,即:Q=0为触发器为“0”状态(/Q=1)Q=1为触发器为“1”状态(/Q=0),.,7,1、输入R=1,S=1时,二、工作原理,若原状态:Q=0,/Q=1,次态输出:Q=0,/Q=1,0,1,1,1,0,1,1,0,.,8,若原状态:Q=1,/Q=0,次态输出:Q=1,/Q=0,1,0,1,1,1,0,0,1,.,9,2、输入R=0,S=1时,若原状态:Q=0,/Q=1,次态输出:Q=0,/Q=1,0,1,0,1,0,1,1,0,.,10,若原状态:Q=1,/Q=0,次态输出:Q=0,/Q=1,1,0,0,1,1,1,1,0,.,11,3、输入R=1,S=0时,若原状态:Q=0,/Q=1,次态输出:Q=1,/Q=0,0,1,1,0,1,0,1,1,.,12,若原状态:Q=1,/Q=0,次态输出:Q=1,/Q=0,1,0,1,0,1,0,0,1,.,13,不论原态如何,输出全是1,4、输入R=0,S=0时,0,0,1,1,.,14,基本RS触发器小结:,(1)/R/S=11,“保持”状态,(2)/R/S=01,“复位”状态,(3)/R/S=10,“置位”状态,(4)/R/S=00,“禁用”状态,正常工作时,输入信号应遵守/R+/S=1的约束条件,即不允许输入同时为“0”。,.,15,注:触发器的新状态或次态为Qn+1触发器的原状态或初态为Qn,基本触发器的真值表:,约束条件:R+S=1,.,16,三、状态图表及特征方程,1、RS触发器状态表,/R/S,Qn,S,0,1,00,01,11,10,d,d,0,0,0,1,1,1,RQn,Qn+1,.,17,2、特征方程:,Qn+1=S+/RQn/R+/S=1(约束条件),.,18,三要素,3、RS触发器状态图,0,1,/R/S10,01,101,110,.,19,4、RS触发器的波形图,.,20,四、由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R、S端为高电平时表示有输入信号,为低时表示无有效信号。,.,21,(1)RS=00,“保持”,(2)RS=01,S端触发,置位,(3)RS=10,R端触发,复位,(4)RS=11,破坏了输出互补规律,禁用。,1、工作原理,.,22,2、状态表及特征方程,RS,Qn,S,0,1,00,01,11,10,0,1,1,1,d,d,0,0,Qn+1,特征方程:Qn+1=S+/RQnSR=0(约束条件),.,23,比较与非门和或非门基本RS触发器:,与非门RS触发器特征方程:,或非门RS触发器特征方程:,结论:只有约束条件不同,Qn+1=S+/RQn/R+/S=1(约束条件),Qn+1=S+/RQnSR=0(约束条件),.,24,输入信号直接加在输出门上,输入信号全部作用时间内,都能直接改变输出端的状态。故为电平触发方式。,基本RS触发器的动作特点:,优点:电路结构简单,是各类触发器的结构基础。,缺点:输出受电平直接控制,电路抗干扰能力下降;约束条件的限制,使用不便;不受统一时钟控制,使得多个触发器无法统一工作。,.,25,触发器只有在同步信号到达时才按输入信号改变状态。该同步信号叫做时钟脉冲(或时钟信号),简称时钟,用cp表示。受时钟信号控制的触发器称为钟控触发器。,2钟控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26,由G1、G2组成基本RS触发器,由G3、G4组成输入控制电路。R为复位端,S为置位端。,cp控制翻转时间,R、S决定翻转状态。,一、电路结构,.,27,二、工作原理,CP=0时:3、4门输出恒为1,R、S不影响输出状,触发器维持原状态不变。,CP=1时:R、S信号通过G3、G4反相加到基本RS触发器上,使触发器状态跟随输入信号状态的变化而改变。,.,28,真值表(CP=1时),约束条件:RS=0,cp=1的全部时间内,R、S变化都将引起触发器状态变化。为电平触发方式。,三、动作特点,.,29,四、功能描述方法,1.状态表,利用约束条件求特性方程:,Qn+1=S+RQnRS=0,2.特性方程,(CP=1时),.,30,3.状态转换图,0,1,RS01,10,0010,0001,.,31,4.波形图,.,32,(1)为了解决钟控R-S触发器在R=1、S=1时次态不确定问题;(2)为适应单端输入信号的场合;可把钟控RS触发器改做成D触发器。即:使S=D、R=/D,如下页图所示:,说明:,.,33,D触发器:Qn+1=D,D,R,S,Q,/Q,.,34,D触发器功能表:,波形图:,CP,D,Q,CP=1期间,输出状态跟随D变化,CP时,输出状态被锁存。锁存的内容是CP下降沿瞬间D的值。,工作原理:,/Q,.,35,CP,D,Q,上述D触发器的不足:存在空翻现象,广泛使用的D触发器是一种可防止空翻的集成D触发器,即:维持阻塞D触发器。,.,36,一、主从RS触发器1.电路结构:,Q,CP,(2)时钟脉冲极性由被转换的触发器决定。,说明:,.,68,6不同功能触发器间的转换,触发器按功能分有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和T触发器。,转换方法:,即原输入端通过转换电路新触发输入端。,求转换逻辑电路。,.,69,1、D触发器转换成J-K触发器,(1)画出J-K触发器的逻辑框图为把D输入转换为J、K输入,需设计一组合电路,以实现从J、K到D的变换。,组合电路,(2)求组合逻辑的逻辑表达式D触发器的特征方程:J-K触发器的特征方程:令:即有:变换为:,.,70,(3)画由D触发器组成J-K触发器的电路图,.,71,2、R-S触发器转换成J-K触发器,组合电路,(1)画出J-K触发器的逻辑框图为把R、S输入转换为J、K输入,需设计一组合电路,以实现从J、K到R、S的变换。,(2)求组合电路的逻辑表达式R-S触发器的特征方程:J-K触发器的特征方程:由真值表求R和S的表达式:,.,72,(3)由真值表求出逻辑表达式:,(4)画出电路图,Q,CP,K,J,Q,R,S,组合电路,.,73,触发器应用一例,用触发器组成寄存器寄存器是微处理器中的重要部件,用于存放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具有数据“写”入、“读”出、初始化“清零”功能。,.,74,(1)数据清除。将所有触发器的RD端接在一起,作为清零输入端/CLR。(2)数据写入。令/OE=1、/CLR=1,先让/WE=1,将要写入的数据施加到DB7DB0,再在/WE端施加写入脉冲,DB7DB0上的数据即被写入。(3)数据读出。令/CLR=1、/WE=1,在/OE端施加读脉冲,三态门开通,数据由DB7DB0输出。,.,75,集成触发器的主要特性参数,(1)电源电流IE触发器的所有输入端接无效电平,输出端悬空时,电源向触发器提供的电流。此参数说明触发器电路的空载功耗。,1、直流参数,(2)低电平输入电流IIL和高电平输入电流IIH测试条件:触发器输出端悬空。IIL:某输入端接地,从该输入端流出的电流。IIH:触发器某输入端接电源,流进该输入端的电流。此参数说明对驱动电路的负载要求。,.,76,(3)输出高电平VoH和输出低电平VoL触发器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时的对地电压为VOH,输出低电平时的对地电压为VOL。此参数说明触发器的抗干扰能力。,2、开关参数,(1)最高时钟频率fmax触发器在计数状态下能正常工作的最高工作频率,是标志触发器工作速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77,(2)建立时间、保持时间(tset和thold),CP,D,tset,thold,tset,thold,.,78,(3)对时钟信号的延迟时间(tCPLH和tCPHL)从时钟脉冲的触发沿到触发器输出端由0状态变到1状态的延迟时间为tCPLH。从时钟脉冲的触发沿到触发器输出端由1状态变到0状态的延迟时间为tCPHL。一般,tCPLH比tCPHL约大一级门的延迟时间。,.,79,(4)对置0端RD或置1端SD的延迟时间tRLH、tRHL或tSLH、tSHL从置0脉冲的触发沿到输出端由0变为1的延迟时间为tRLH,到输出端由1变为0的延迟时间为tRHL。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