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新精神分析学派详解.ppt_第1页
第三编新精神分析学派详解.ppt_第2页
第三编新精神分析学派详解.ppt_第3页
第三编新精神分析学派详解.ppt_第4页
第三编新精神分析学派详解.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编新精神分析学派第一节自我心理学第二节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三节霍妮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第四节精神分析的相关研究,新精神分析学派不是一个严密的组织,而仅是因为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对人格及其形成的作用而被人称为学派的一个松懈结合。这个学派的各个代表人物之间,各个理论之间的侧重点都不尽相同。之所以把他们称为精神分析,是因为他们仍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作为基础,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范型,而只不过是有所扩大或侧重点有所转移。(对精神分析的修正),主要观点,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的功能。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强调自尊心的启发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认为恶的轨迹在于社会。强调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渐成说。,弗洛伊德,无意识性本能,个体心理学,自我心理学,社会文化论,阿德勒,古典精神分析,弗罗姆,安娜,哈特曼,艾里克森,霍尼,寻求优越、教养、排行,自我防御、自我发展,自主性、自我的适应,自我、同一性、人格发展,神经症、女性心理,新精神分析,权威、破坏、社会性格,第一节自我心理学,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提出了“自我”,“自我防御机制”等概念,这为自我心理学勾画出了一个初步的轮廓,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但他的理论体系是以“本我”为基础与核心的,自我的能量依然来自本我,而且是为本我服务的,因此可以将他的体系看作是本我心理学。弗洛伊德之后,经安娜,哈特曼,艾里克森等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一、安娜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AnnaFreud1895.12.031982.10.09,奥地利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逝于英国伦敦。,安娜弗洛伊德的人格观,安娜接受了其父“三我”人格结构理论,但她否认本我对人格的绝对支配地位,更看重自我的作用。从而把人格结构的核心从“本我”转移到了“自我此外,她还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问题的起点和关键。安娜还系统总结并扩展了弗洛伊德的关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思想。,安娜弗洛伊德简评,安娜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她始终没有解决弗洛伊德理论中存在着的自我的两种机能之间的不协调,即狭义的防御(与本能冲突产生)与广义的适应(与环境作用产生)的矛盾。所以安娜仅是从弗洛伊德理论与自我心理学中间的过渡人物,真正的自我心理学是由哈特曼建立的。,二、海因兹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海因兹哈特曼(1894-1970),德国人,安娜的学生.二战后移居美国,并致力于创立自我心理学体系,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曾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他的代表作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被认为是自我心理学史上继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伊底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哈特曼认为弗洛伊德和安娜都是将自我放在与本我的冲突中进行思考和研究,这样自我总是不能离开本我而独立存在.而创立自我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自我划定一个独自的范围,应体现其特定的规律和特点.哈特曼并不否认冲突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只是认为这并不是唯一的研究领域,之外还存在着无冲突的自我领域.这才是自我心理学的独特领域.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无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哈特曼认为弗洛伊德和安娜都是将自我放在与本我的冲突中进行思考和研究,这样自我总是不能离开本我而独立存在。而创立自我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自我划定一个独自的范围,应体现其特定的规律和特点。哈特曼并不否认冲突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只是认为这并不是唯一的研究领域,之外还存在着“无冲突的自我领域”,这才是自我心理学的独特领域哈特曼认为,自我的机能主要是适应环境,他把适应看作是有机体(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哈特曼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他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其次,他澄清了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理论中的模糊认识,赋于自我以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之从过去只研究病态心理转向研究自我适应的正常心理,此外,他关于自我在发生及发展上独立于本能的观点,也有助于人们理解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但是,哈特曼对弗洛伊德自我理论的改造并不彻底,他把冲突领域的自我总是交给了古典精神分析,把无冲突的自我领域与之完全割裂开来,他认为前者只能解释病理心理,而后者只能解释正常心理,这种截然的分割导致了其理论具有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二节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902-1992,一、艾里克森的生平,艾里克森的一生中充满了自我认同感问题。艾里克森1902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丹麦人,在他出世前就抛弃了他的母亲。1905年,他母亲与犹太医生结婚。后来的许多年,他母亲一直告诉他Homburger就是他的亲生父亲。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他才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私生子。,艾里克森一直保守这个秘密,直到68岁才公开。他生活在一个犹太家庭里,却保留了和生父一样的生理特点-高个子、金发、蓝眼。在继父那边,人们称他“异邦人”,而在同学中间,却被当作是“犹太人”。一战爆发使得处于青少年前期的艾里克森感情崩溃,因为他不知道该忠于德国还是忠于丹麦。从公立学校毕业时,继父建议他上医学院,但他并不接受这种期望,决定要做一个艺术家,并在随后的几年在欧洲游历。,后来他到了维也纳,结识了安娜.弗洛伊德,接受精神分析培训。走上心理学研究的道路。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HomburgerErikson。这体现了他自我认同感的改变。1933年,为逃避纳粹迫害,他到美国波士顿定居,在许多大学任教。,二、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人性观乐观主义者人格动力人由生到死是受到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的。,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自我整体。自我同一性探寻是青少年了解自我的必经之路。,自我同一性的构成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感、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性,同一性混乱(identityconfusion),同一性的对立极端,也称角色混乱(roleconfusion)或者同一性危机(identitycrisis),这种状态包含着与同一感相反的内容:内心支离破碎感,自觉人生没有目标,无法获取满意的社会角色或地位所带来的支持。同一性混乱的个体会感觉像是一个被放逐的人,或者一个流浪者,再或者谁也不是,就像艾里克森自己在二十多岁时所体验到的那样。,三、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发展8个阶段,1、个性发展8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主要由社会环境决定。2、个体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着一种“危机”,“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的转折或过度。3、如果顺利度过“危机”,便是积极的解决,这有利于自我增长,会产生优秀的品质;反之则是消极的解决,这会削弱自我,产生不良适应社会环境的品质,人格的发展会扭曲。,四、艾里克森的心理历史理论心理历史法就是将心理和历史的方法合并起来,来研究个体或团体的生活。他站在心理学家的角度,以精神分析的方法,重建了这些人物的过去。,童年和社会分析了希特勒的童年少年路德甘地的真理的出版为他在心理传记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后者获普利策奖)萧伯纳传杰弗逊传等书。,理论评价,艾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和人格终身发展的论述确立了他在自我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理论充实和发展了自我心理学体系。,第三节霍妮关于神经症人格的理论,卡伦霍妮KarenDanielsenHorney1885.19.161952.12.04,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她出生于德国汉堡附近一个名叫卡伦丹尼森(KarenDanielsen)的小村庄,因病逝于美国纽约。,凯伦.霍妮(Karen.Horney,1885-1952)是一位著名的女精神分析家。她有非凡的勇气和深邃的洞察力,创立了一种新的神经症人格理论,成为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领袖人物。,一、神经症人格的发展动力,霍妮的学说是围绕神经症的病理学而展开的。她认为,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去寻找。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的决定因素,尤其是亲子关系是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如果父母不能给儿童以应有的照顾,保护和真正的爱,就会使儿童在内心产生不安全感和无助感,这种感受还会无意识地泛化到今后面临的所有生活境遇之中,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基本焦虑(basicanxiety)是霍妮理论的核心概念她的理论被称为基本焦虑理论基本罪恶基本敌意基本焦虑,二、10种神经症需要,敌意和焦虑导致了更深的恐惧感和痛苦,为了减轻基本焦虑,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症需要。,三、三种神经症人格,霍妮从10种神经症需要中归纳了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1.趋向他人(依从型)2.反对他人(敌对型)3.逃避他人(退缩型),四、霍妮的人格结构,现实自我(actualself):指个人某时某地身心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