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与脑疝PPT课件_第1页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PPT课件_第2页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PPT课件_第3页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PPT课件_第4页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颅内压增高和脑疝,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医学系吕亮,.,2,教学大纲:,了解颅内压增高的机理和病因掌握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熟悉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治疗原则,.,3,第一节概述,.,4,颅腔的内容物有哪些?,问题,.,5,三种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血液,.,6,ICP正常范围:成人70-200mmH2O(0.72.0Kpa)儿童50-100mmH2O(0.51.0Kpa),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颅内压的定义:颅腔内的上述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的形成与正常值,.,7,颅内压增高(IncreasedIntracranialPressure)的定义,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症,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mmH20)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8,收缩期颅内压略有增高,舒张期颅内压稍下降;呼气时压力略有增高,吸气时压力稍下降。,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9,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三种途径:,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当颅内压低于0.7KPa时,脑脊液分泌增多,吸收减少;当颅内压高于0.7KPa时,脑脊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多。有一部分依靠颅内的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血液循环有一部分脑脊液被挤入脊髓蛛网膜下腔,.,10,一般而言允许颅内增加的临界容积为5%,当颅内容物体积增大或颅腔容量缩减超过颅腔容积的8%10%,将产生严重的颅内高压,脑脊液总量占颅腔总容积的10%,.,11,颅内压增高的病因:,三大原因:,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先天性畸形使颅腔的容积变小,.,12,八大类疾病:,颅脑损伤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脑寄生虫病颅脑先天性疾病良性颅内压增高脑缺氧,.,13,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一)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年龄病变扩张速度病变部位伴发脑水肿的程度全身性系统性疾病,.,14,1.年龄,婴幼儿及小儿老年人,.,15,2.病变扩张速度,上面的曲线不是线性关系,而是类似指数关系,.,16,体积压力反应,从上述曲线可以说明一些临床现象,.,17,(二)颅内压增高的后果:,脑血流量的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脑移位和脑疝脑水肿库欣(Cushing)反应胃肠紊乱及消化道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18,1脑血流量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正常成人血液约以1200ml/min进入颅内,脑血流量(CBF)=(平均动脉压-颅内压)/脑血管阻力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颅内压脑血流量(CBF)=脑灌注压/脑血管阻力,.,19,正常的脑灌注压为9.312KPa(7090mmHg),脑血管的阻力为0.160.33KPa(1.22.5mmHg),此时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良好,如果颅内压不断增高使脑灌注压低于5.3KPa(40mmHg)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20,2脑移位和脑疝,见第二节,.,21,3脑水肿,血管源性脑水肿:脑水肿时液体的积聚在细胞外间隙。多见于脑损伤、脑肿瘤等病变的初期,主要是由于毛细胞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水分在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间隙潴留,促使脑体积增加所致,.,22,细胞中毒性脑水肿:可能是由于某些毒素作用于脑细胞而产生代谢功能障碍,使钠离子和水分潴留在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内所致,但没有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常见于脑缺血、脑缺氧的初期,.,23,4库欣(Cushing)反应,库欣于1900年曾用等渗生理盐水灌入狗的蛛网膜下腔以造成颅内压增高,当颅内压增高接近动脉舒张压时,血压升高,脉搏减慢、脉压增大,继之出现潮式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弱,最终呼吸停止,心脏停搏而导致死亡,.,24,库欣(Cushing)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库欣反应,.,25,5胃肠紊乱及消化道出血,这与颅内压增高引起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缺血而致功能紊乱有关,症状:呕吐、胃及十二指肠出血、胃溃疡和穿孔,.,26,6神经源性肺水肿,1.发生率:5%10%2.病生:下丘脑、延髓受压导致-肾上腺素能神经活性增强,血压反应性增高,左心室负荷过重,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增高,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液体外渗,引起肺水肿。3.临床表现:呼吸急促,痰鸣,并有大量泡沫状血性痰液。,.,27,颅内压增高的类型,根据病因分为两大类:1)弥漫性颅内压增高,2)局灶性颅内压增高,根据病变发展速度分为三类:1)急性,2)亚急性,3)慢性,.,28,弥漫性颅内压增高,1原因:颅腔狭小,或脑实质体积增大2特点:颅腔内各部位及各分腔之间压力均匀升高,不存在明显的压力差。3例如:弥漫性脑水肿,交通性脑积水,.,29,局灶性颅内压增高,颅内压有局限的扩张性病变,病变部位压力首先增高,使附近的脑组织受到挤压而发生移位,并把压力传向远处,造成颅内各腔隙间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导致脑室、脑干及中线结构移位。,.,30,急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快,症状和体征严重,生命体征变化剧烈,如急性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血肿,高血压脑出血等,.,31,亚急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较快,但没有急性颅内压增高那么紧急,颅内压增高的反应较轻或不明显。亚急性颅内压增高多见于发展较快的颅内恶性肿瘤、转移瘤及各种颅内炎症,.,32,慢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较慢,可长期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病情发展时好时坏。多见于生长缓慢的颅内压良性肿瘤、慢性硬膜下血肿等。,.,33,临床表现,1头痛2呕吐3视乳头水肿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5其他症状和体征,三主征,.,34,1头痛,(1)颅内压增高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2)头痛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重,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3)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到眼眶(4)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5)当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35,2呕吐,当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1)呕吐呈喷射性(2)易发生于饭后(3)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减轻,.,36,3视乳头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乳头水肿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若视乳头水肿长期存在,则视盘颜色苍白,视力减退,视野向心缩小,称为视神经继发性萎缩,此时如果颅内压增高得以解除,往往视力的恢复也并不理想,甚至继续恶化和失明。,.,37,.,38,.,39,以上三者是颅内压增商的典型表现,称之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各自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可以其中一项为首发症状。颅内压增高还可引起一侧或双侧展神经麻痹和复视,.,40,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疾病初期意识障碍可出现嗜睡,反应迟钝。严重病例可出现昏睡、昏迷、伴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发生脑疝,去脑强直。生命体征变化为血压升高、脉搏徐缓、呼吸不规则、体温升高等病危状态甚至呼吸停止,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41,5其它症状和体征,头晕、猝倒,头皮静脉怒张在小儿患者可有头颅增大、颅缝增宽或分裂、前囟饱满隆起头颅叩诊时呈破罐声及头皮和额眶部浅静脉扩张,.,42,诊断,病史症状与体征影像学检查,.,43,诊断,(1)小儿的反复呕吐及头围迅速增大(2)成人的进行性剧烈的头痛、癫痫发作(3)进行性瘫痪(4)各种年龄病人的视力进行性减退等,出现颅内压增高之前有下列症状,都应该考虑到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44,应注意鉴别神经功能性头痛与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头痛的区别,当发现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及头痛、呕吐三主征时,则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大致可以肯定,诊断,.,45,辅助检查,CT是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首选辅助检查措施磁共振成像(MRI)脑血管造影头颅X线摄片:颅骨骨缝分离,指状压迹增多,鞍背骨质稀疏及蝶鞍扩大。5腰椎穿刺: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引发脑疝,故应慎重进行。,.,46,治疗原则,1一般处理2病因治疗3降低颅内压治疗4激素应用5冬眠低温疗法或亚低温疗法,.,47,治疗原则,6脑脊液体外引流7巴比妥治疗8辅助过度换气9抗生素治疗10症状治疗,.,48,一般处理,1应留院观察2频繁呕吐者,应暂禁食,不能进食的患者应予补液3便秘者用轻泻剂来疏通大便,不可作高位灌肠,4意识不清的病人,及咳痰困难的病人,考虑作气管切开术5氧气吸入有助于降低颅内压6疼痛者给予镇痛剂治疗,但应忌用吗啡,.,49,病因治疗,是治疗颅内压增高的根本方法对颅内占位性病变采用手术切除脑积水采用分流术,.,50,降低颅内压,脱水疗法:20%甘露醇首选,速尿配合使用。激素药物使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冬眠低温疗法脑脊液体外引流巴比妥疗法辅助过度通气,.,51,第三节脑疝,.,52,解剖学基础,两侧幕上分腔借大脑镰下的镰下孔相通,所以两侧大脑半球活动度较大,颅腔被小脑幕分为幕上腔和幕下腔幕下腔容纳脑桥、延髓及小脑;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左右两分腔,容纳左右大脑半球,.,53,.,54,颅腔与脊髓腔相连处的出口称为枕骨大孔。延髓下端通过此孔与脊髓相连小脑蚓锥体下部两侧的小脑扁桃体位于延髓下端的背面,其下缘与枕骨大孔后缘相对,解剖学基础,.,55,.,56,概念,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Brainhernia),.,57,常见病因,外伤所致各种颅内血肿,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颅内脓肿颅内肿瘤尤其是颅后窝、中线部位及大脑半球的肿瘤颅内寄生虫病及各种肉芽肿性病变医源性因素:不适当的操作,如腰穿放出脑脊液过多过快,可促使脑疝形成,.,58,脑疝分类,小脑幕切迹疝(颞叶疝):为颞叶的海马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推移至幕下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为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推挤向椎管内大脑镰下疝,分为以下常见的三大类:,.,59,.,60,临床表现,1小脑幕切迹疝,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瞳孔改变运动障碍意识改变生命体征紊乱,.,61,1小脑幕切迹疝,表现为剧烈头痛,与进食无关的频繁的喷射性呕吐。头痛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急性脑疝患者视神经乳头水肿可有可无,(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62,病初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致患侧瞳孔变小,对光反射迟钝;随病情进展患侧动眼神经麻痹,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并有患侧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如果脑疝进行性恶化,影响脑干血供时,由于脑干内动眼神经核功能丧失可致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此时病人多处于濒死状态,(2)瞳孔改变:,.,63,病变对侧肢体的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脑疝进展时可致双侧肢体自主活动消失,严重时可出现去脑强直发作,这是脑干受损的信号,(3)运动障碍:,.,64,由于脑干内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受累,病人随脑疝进展可出现嗜睡、浅昏迷至深昏迷,(4)意识改变:,.,65,由于脑干受压,脑干内生命中枢功能紊乱或衰竭,可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表现为心率减慢或不规则,血压忽高忽低,呼吸不规则、大汗淋漓或汗闭,面色潮红或苍白。体温可高达41以上或体温不升。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致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脏停搏。,(5)生命体征紊乱:,.,66,2枕骨大孔疝,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被堵塞,颅内压增高,导致:(1)剧烈头痛、频繁呕吐(2)颈项强直,强迫头位(3)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4)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5)延髓的呼吸中枢受损严重,病人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