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注水资料的分析应用剖析.ppt_第1页
分层注水资料的分析应用剖析.ppt_第2页
分层注水资料的分析应用剖析.ppt_第3页
分层注水资料的分析应用剖析.ppt_第4页
分层注水资料的分析应用剖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偏心注水井分层测试资料的分析应用,2005年6月,主要内容,一、测试资料整理二、测试资料的分析,解释三、对不合格资料进行水咀调整四、测试资料的应用,一、测试资料整理,将仪器与微机连接回放测试数据。根据测试卡片,进行读点,绘制全井指示曲线和分层指示曲线,然后根据分层指示曲线进行分水,分析该井是否合格,对不合格井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出下一步措施。测试资料的整理和解释可分为以下几步:,测试资料的处理:原始测试数据的检验;绘制全井指示曲线;绘制分层指示曲线;分水处理。,一、测试资料整理,一、测试资料整理,1.1原始数据记录单的验收,(1)班组、测试日期、仪器号写清楚。(2)去采油对资料各层配注、管柱情况、写正确,如果是作业井一定把管柱抄齐全。(3)测试前必须去配水间,记录正常注水泵压、油压、水量以及提压后的油压、水量。(4)井上压点数据,第一个点要停的时间尽量长一些,应记录压下一点之前的压力数据,数据要记录准确。(5)水咀更换情况写清楚。(6)还应记录每层停点位置。,、测试资料的整理,一、测试资料整理,1.2测试卡片的检验,计算前应首先确定测试卡片否合格:(1)曲线台阶清楚,卡片基线落零,每层四个点,第一点至少停够5分钟,其余每点不少于3分钟。(2)底球、井口、停层等特殊点时间不少于5分钟。(3)最下一层段注水量小于15m3/d时,测试时应测两次。(4)井下流量计测量值与配水间水表读数误差不超过10%。,、测试资料的整理,一、测试资料整理,1.2绘制全井指示曲线,从测试卡片上读取的各层段四个点在不同压力下测试的相应注水量,绘制成压力-流量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全井指示曲线。,绘制全井指使曲线时从测试卡片上直接读出的水量为自下而上逐层段累加的水量,并非实际层段水量。根据层段指示曲线,采用递减的方法,在相邻的两条全井指示曲线上采取同等压力上用上一层相应点的水量值减去下一层相应点的水量值的办法求得每个层段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注水量。然后用各层段在不同压力下测试的相应注水量,绘制成压力-流量关系曲线,即为分层指示曲线。,一、测试资料整理,1.3绘制分层指示曲线,一、测试资料整理,根据上面绘制的全井指示曲线和分层指示曲线,可以分析各层的注水情况。(1)首先根据全井指示曲线和各层段的分层指示曲线确定配注压力。(2)计算各层段在配注压力和配注压力上下各0.5MPa、1.0MPa下的吸水量。(3)计算各层段的配注误差:配注误差=(设计配注量实际注水量)/设计配注量*100%(4)配注误差小于20%时为合格层,大于20%时为不合格层,需要调换水嘴。,1.4分水处理,一、测试资料整理,1.5报出资料,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1、注水井分层测试资料与监测其他资料的综合解释,监测资料的综合解释在提高监测资料的应用价值方面有重要意义:可检查作业施工工程质量问题。可提高监测资料解释准确性。监测资料的综合解释可有效指导现场施工。避免无效施工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1.1用声波变密度资料与分层测试资料综合解释为采油合理分注提供依据,声波变密度测井是一种检查水泥胶结质量的一种工程测井方法,既测量套管波又能测量地层波和流体波,声波变密度图是灰白相间的灰色条带,既能检查第一界面的胶结质量又能检查第二界面的胶结质量。与分层测试资料结合,可以分析分层注水量无法调配的原因,为采油合理注水提供依据。例如:GD1-X2-192井2004年8月31号拔42层不吸水,拔54层拔不着,9月26号声波变密度资料反映该井存在固井质量问题。,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夹层水泥环已破坏,例1:GDX2-1922004年9月26号声波变密度资料反映分析42-3层与44层之间夹层只有1.3米,管外水泥环经注入水长期冲刷已起不到封固作用实际上两个层已经串通,重新作业和分层已毫无意义,建议对两个层合注。,1.1用声波变密度资料与分层测试资料综合解释为采油合理分注提供依据,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例1:GDX6-1712005年4月26号作业完声波变密度资料反映分析33层超注35欠注42-3层超注,调水咀前先查相关资料。,1.1用声波变密度资料与分层测试资料综合解释为采油合理分注提供依据,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例1:GDX6-1712005年4月26号声波变密度资料反映分析正常注水的三个射孔层段管外水泥环胶结质量差经注入水长期冲刷已起不到封固作用形成管外串。,1.1用声波变密度资料与分层测试资料综合解释为采油合理分注提供依据,管外水泥环胶结质量差,管外水泥环胶结质量差,管外水泥环胶结质量差,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2005年4月14号分层测试33层配注80m3/d水嘴7.0超注,34+5层配注180m3/d水嘴网不吸水,4月21号33层水嘴由7.0调3.0,井口压力、水量无变化。,1.2用磁定位资料与分层测试资料综合解释来来检查作业施工质量。,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例1、2005年4月27号磁定位资料资料反映作业下管柱时封隔器卡在第二级射孔层段内,因此该井属于作业施工质量问题,需重新作业。,1.2用磁定位资料与分层测试资料综合解释来来检查作业施工质量。,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例2、2005年4月27号GD1-9-817磁定位资料资料反映作业下管柱两级封隔器全卡在三级射孔层段内,因此该井属于作业施工质量问题,需重新作业。,1.2用磁定位资料与分层测试资料综合解释来来检查作业施工质量。,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1.3分层测试资料与吸水剖面资料合解释提高监测资料解释准确性,GD2-22N22井整理成果表及管柱图,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漏失处,2004年10月18号GD2-22N22吸水剖面资料:从吸水剖面资料上可清楚地看出在1205米第一级封隔器处有水量漏失显示。因此找到问题所在:测分层流量时流量计是停在配水器以上停测,水量从1205米第一级封隔器处漏失所以33层即使堵死咀仍然有流量,35层、42-44层水咀都是网也欠注。结合两种资料准确得出解释结果:该井33层投死咀仍吸水145m3/d,确定第一级封隔器(1205米)处漏失。,1.3分层测试资料与吸水剖面资料合解释提高监测资料解释准确性,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1.4应用验封资料指导注水井分层调配工作,利用验封技术判断封隔器的密封状况,从而防止无谓的水嘴调配工作,还可分析管柱漏失的水具体注入的层位,以便提供可靠的水井分层资料。,例如:GDX4-121井2004年10月13日测试:42层配注30m3/d,吸7m3/d,欠注;43+4层配注60m3/d,吸60m3/d,合格;44层配注60m3/d,吸18m3/d,欠注。2004年10月14号验封资料显示第一级封隔器失效,第二级封隔器良好,因此42层欠注因一级封隔器失效所以不必再调水咀,建议采油上作业检换封隔器。如下图为GDX4-121井的测试资料和验封资料。,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GDX4-121测试成果,验封资料显示第一级封隔器失效,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例1配注少,注水压力低,无法准确测试、压点。GD1-14G14:2005年5月9号泵压11.0MPa,油压3.3MPa,配注40m3/d,配水间实际注水42m3/d,用超声波流量计下井测试,无法正常压点,测得水量不准确,仪器起上来时,上、下换能器已被油糊住。原因分析:注水压力太低,所以引起地层返油,换能器粘满油,影响测量准确度。,在实际测井中还会遇到各种不同情况的资料,如何分析处理请看下面举例:,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例1解决思路:怎样使井干净。解决办法洗井,但采油洗不彻底,试井队洗排不上队。,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办法:5月23号提高注水油压,油压提高到7.5MPa,增大注水量,以至地层不再返油,所以仪器不粘油能准确测量。,例2:井下出现反压力GD1-10-315井2005.5.19号测试井下两层水量随井口压力下降而下降,但井下压力反而上升。,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原因分析:首先查以往测试资料,2005.1.12测试没出现该现象,分析近期注水压力不稳定。,例2解决办法:2005.5.26号待注水压力稳定后重新测试,压力、水量没出现异常。,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例3:GD1-7-9,2005.4.14号测试底球漏失,该情况下如果封隔器失效注入水会进入有死咀的封层或其他层位,如果封隔器不失效漏失水会进入P2。,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例3解决办法:洗井或验封。该井采取的办法是洗井,洗井后底球不漏失。注意:注聚转后续水驱井,不能洗井。不能小排量洗井。,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五、测试资料整理和解释,例4:GDX5-10井2005.2.22号测试底球漏失29m3/d。解决办法:查验封资料封隔器良好,所以将漏失水量分到P2。不必做洗井等工作,准确分水,而且保证层段合格率。,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例5:GD1-11-41井2005.6.1号测试配水间实提压力9.6MPa,实提水量180m3/d,井口压力9.5MPa,井下20米189m3/d层位水量91m3/d。分析思路:20米水量如果是正确的,可以判断从20米到P1之间油管漏失;20米水量如果是不正确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A、配水间水表不准;B、地面管线漏失,但这口井从配水间到井上只有0.1MPa的管损,所以管线不会有问题。,例5:GD1-11-41井解决办法:分析思路:两种方案,换水表;验漏。因为现在采油换水表不是很快,所以我们采取仪器验漏的方式。经验证P1以上油管漏失。资料如何外报:验封将漏失部分的水量正确地分到层里。,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例6:KLK152005年5月20号注水泵压8.5MPa,油压8.0MPa,配水间水量180,井下20米、4米、层位水量15m3/d,井口油压8.0。原因分析:A、检查水表是否准确。B、第一根油管水量与层位水量相符,说明井下油管无漏失,所以可以考虑悬挂器是否有漏失。C、检查从配水间到井上注水管线是否正确。D、地面管线是否漏失。,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例6:GDX4-1812004年4月9号测试原因分析:A、检查水表是否准确。B、第一根油管水量与层位水量相符,说明井下油管无漏失,所以可以考虑悬挂器是否有漏失。C、检查从配水间到井上注水管线是否正确。D、地面管线是否漏失。,2、常见有问题资料的分析处理,二、测试资料分析、解释,六、水嘴调配,根据测试的分层指示曲线,分析各层的注水情况,如果配注误差大于20%时为不合格层,就要需要调换水嘴,对于欠注层换大水嘴,对于超注层缩小水嘴。水嘴的选择方法主要有两种:1、嘴损曲线法2、经验公式法,1、1嘴损曲线,配水嘴尺寸,Q配和P嘴损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通过地面模拟试验确定,试验时,改变来水压力,即嘴前压力,水嘴后无压力(与大气连通)的情况下,求得不同压力下的流量,从而可求出压差和流量关系曲线,即嘴损曲线。图1-1是665-2嘴损曲线。,1、嘴损曲线法,六、水嘴调配,1.84.0mm的嘴子嘴损符合下列公式:P=0.1059118d-3.8Q2式中:d嘴子直径Q流量m3/dP嘴损压力差,MPa,六、水嘴调配,1、1嘴损曲线,1根据分层测试资料(吸水剖面成果)及全井指示曲线,绘制分层指示曲线图。2从分层指示曲线图上,根据分层配注量,找出相应的分层井口有效配注压力(P配)3根据全井总配注量查注水管路水力损失曲线,求得管损(P管损)。4根据注水泵可能达到的压力,设计井口注水压力(P井口)。,1、2选择配水嘴的步骤,六、水嘴调配,5求嘴子流动阻力损失(P嘴损)P嘴损=P嘴前-P嘴后式中:P嘴前配水嘴前面的注水压力P嘴后配水嘴后的注水压力分层控制注水时:P嘴后=P配P嘴前=P井口-P管损则:P嘴损=P井口-P管损-P配(7)6在配水器试验曲线图上,根据配注量(Q)、嘴损(P嘴损)求出各层水嘴尺寸。,六、水嘴调配,1、2选择配水嘴的步骤,2、经验公式法,六、水嘴调配,2、经验公式法,六、水嘴调配,2、经验公式法,六、水嘴调配,d选=d原90配/Q原K,d选=5.890/2030.9=3.47,2、经验公式法,六、水嘴调配,测试概况:(1)2004年8月2日测试:42层超注;44层欠注。(2)2004年8月4日:拔P1水咀由5.8调3.4。(3)2004年8月5测试:、42层合格;44层合格。,水咀调配注意事项:,六、水嘴调配,(1)所选水咀其嘴损压差要大于封隔器工作压力,否则会造成封隔器失效。(2)选水咀时要充分利用泵压,应首先满足差层的吸水要求,提高注水泵压,把吸水强的层缩小水咀。(3)对于吸水很差的层可拔出堵塞器把滤网卸掉,投入其余部分,若不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