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鉴赏 表达方式幻灯片_第1页
高中古诗鉴赏 表达方式幻灯片_第2页
高中古诗鉴赏 表达方式幻灯片_第3页
高中古诗鉴赏 表达方式幻灯片_第4页
高中古诗鉴赏 表达方式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达方式,记叙(赋),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描写,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面侧面,借景或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怀古伤今,议论(问答),2,记叙,【说明】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赏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3,议论,【说明】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赏析】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4,描写,正面侧面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细节描写,5,正面侧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不直接描摹雪的状态,而是借人的感受作侧面描写。首句写触觉,二句写视觉,三四句写听觉。诗人以不同感觉,不断变换角度,处处写人,又处处写雪。,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正面描写,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什么方式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侧面描写,7,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下面这首诗歌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8,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诗词中的情趣盎然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能使环境描写细致入微,能使诗歌的情趣富有生机。例如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返回,9,白描,白描: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的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工笔,10,白描牡丹,11,工笔牡丹,12,虚实结合,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13,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虞美人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14,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15,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雨霖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16,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与“实”的关系(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17,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黑暗构成了对比。从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踏莎行:,18,“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19,(2008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20,答:参考答案(6分)(1)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景。(2)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不统一,人民不能自由往来的残酷现实。(3)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人们能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解题思路手法分析作用第一步:叙述定向的角度;第二步:结合诗句内容围绕定向角度具体展开;第三步:小结这种手法的好处。,21,【典型例题3】(2008山东)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撚(nin):持取,捻弄。(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参考答案(2)A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B作者用“捻花”表达对春天的喜爱,用“放花”表达对春去的无奈。C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22,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23,、直接抒情:直接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直截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句开门见山,感时伤事,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返回,24,、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而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的景是萧瑟的,它所引发的感情是孤寂的、凄凉的、是深深的断肠人的离愁,25,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返回,26,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27,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28,、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作者的某种抱负和志趣。这类诗写的是“物”,言的却是“志”,“物”与“志”是有机统一的。,例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29,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30,、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今的人、事和时代。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分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返回,31,看看如下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借景抒情),作者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32,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托物言志),看看如下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33,(2008福建)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