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型PPT课件_第1页
细菌分型PPT课件_第2页
细菌分型PPT课件_第3页
细菌分型PPT课件_第4页
细菌分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是正常菌群及菌群失调,人体的皮肤及粘膜表面寄居着无数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有益。这些微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保持一定的恒定性,是始终存在于人体内,并代代相传的微生物群。通常叫做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菌群失调是指微生物与宿主间的平衡状态和生态平衡。正常菌群在数量上和种类上的异常是生态紊乱的一种表现,引起临床症状就叫菌群失调或菌群失调群症。总之机体内外环境发生,肠道正常菌群的生理组合遭到破坏多而产生病理组合,临床上称为菌群失调或菌群失调症。,-,2,菌群比例失调分三度,由于生态失调,在用过抗生素后部分细菌抑制而使另一部分细菌过度生长,造成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菌群比例失调,菌群比例失调可分三度:度菌群失调(潜伏性、可逆):临床上表现轻微,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涂片所见只是常住菌比例发生轻度改变。度菌群失调(局限性、不可逆):临床上多表现为慢性疾病中发生的慢性腹泻,诱因去除后仍持续紊乱,涂片所见主要是常住菌比例发生明显改变(增多、减少或部分消失)度菌群失调(弥漫性、不可逆)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状态:涂片见常住菌被抑制,或只有少数种类的细菌占优势,如葡萄球菌、酵母样菌、难辨梭菌、大肠杆菌等都可引起度菌群失调,某一种细菌占绝对优势也称菌交替症。,-,3,粪便直接涂片检查法,一方法:将待测的粪便直接涂抹在洁净的玻片上(可将盖玻片折成1/4,用胶布将其固定于玻片上制成推片,可控制涂片的厚度),厚度如血膜片,直径约2CM,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油镜下观察,一般镜检10-20个视野,观察视野中细菌的总数,有无特殊细菌,以及G+和G-的杆菌及球菌所占的比例。,-,4,二.细菌总数计数及比例:熟练者一般通过估计视野中各种细菌的比例来诊断,同时达到快速之目的,对初学者通常要作部分计数工作,以增加经验。对于计数一个油镜视野中细菌的总数,如果细菌总数多,可通过分割视野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视野,将视野分成数个可数的小视野,计数后,换算成一个油镜视野的细菌总数。对于计数一个油镜视野的细菌比例,细菌总数多对整个油镜视野中各种细菌的计数很困难,可采用缩小视野的方法:即在目镜中加入一带有直径约0.3-0.5CM的小孔的纸片,对该视野中G+球菌,G-球菌、G+杆菌、G-杆菌进行计数,多个小视野计数总数达200-300左右,算出他们的百分率。,-,5,三、报告方式:总数以“+”表示或文字描述:每视野平均细菌总数10个以下者为显著减少():11-100个明显减少(+);101-500个较正常减少(+);501-5000个为正常(+);5000个以上为较正常显著或明显增多(+);比率以某种细菌占优势,某种细菌减少或增多,或某种细菌多于或少于某种细菌。,-,6,各年龄组细菌比例的正常参考值(%),-,7,-,8,胎便,一般无细菌,部分视野偶见革兰氏阳性杆菌(似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G-球菌。12小时婴儿便,部分视野仅可见G+杆菌。1天婴儿便可见G+(似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G+球菌,G+葡萄状球菌。天然哺乳后1-2天,通常就会形成一个典型的肠菌群。所示为2天婴儿便,开始常以G-球菌或杆菌多见,而G+球菌或杆菌较少。2天婴儿便,有的仅可见G+球杆菌,链球菌和G-球杆菌。2天婴儿便,部分以G+杆菌多见(似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G-球杆菌较少。少数2天婴儿便,见G+葡萄球菌(半阴半阳)明显增多,可见少量G-球杆菌(似大肠杆菌)。,-,9,3天婴儿便,可见G+杆菌(似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部分细菌成螺杆状)。3天婴儿便,可见G+(乳酸杆菌)杆菌和G-杆菌,G+杆菌多于G-杆菌。5天婴儿便,革兰氏阳性杆菌(似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占优势,G-杆菌(似拟杆菌,如腊肠形态)开始减少。5天婴儿便,G+杆菌多于G-杆菌,G+球菌(双球,单球)也可见到。5天婴儿便,G+杆菌可见明显分叉(双歧杆菌),G+杆菌两端浓染(似杆菌),也有少量的G-球杆菌和G+球菌。,-,10,8天婴儿便,大便次数多,看见G-拟杆菌增多,G+杆菌减少,呈现度菌群失调。8天婴儿便,G+球杆菌多于G-杆菌,可见G+双球菌。母乳喂养不足一岁正常婴儿便,G+杆菌(可见菌体分叉)在95%以上。2岁白血患儿之水样便,大部分G+常住菌消失,G-杆菌(菌体两端浓染,拟杆菌)相对较多。2.5岁之正常幼儿粪便,G+杆菌多于G-杆菌和G+/G-球菌接近成人涂片所见。4.5岁幼儿之粘液便,腹泻6-7次/天,G-杆菌显著增多(以大肠杆菌增多为主),可见G+粗长杆菌,可见芽孢,难以见到双歧杆菌,呈现度菌群失调。,-,11,同上患儿,病后3天。经抗菌治疗后,大便形成,G-杆菌较前减少,可见G+球菌恢复正常,G+杆菌可见到,仍很少,并可见脂肪球。病后1周停用抗生素,菌群已完全恢复正常。8天婴儿稀便,腹泻每日3-5次,G+球菌及球杆菌增多,G+杆菌减少,G-杆菌相对多,呈现菌群失调。轻度腹泻之青年人粪便,2-4次/天,可见G-杆菌多于G+杆菌,为菌群失调,不需治疗即可恢复。正常青年人之粪便,G+杆菌多于G-杆菌,呈现青年人正常菌群涂片所见。正常青壮人之粪便,G+杆菌(似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多于G-杆菌(似拟杆菌),G+和G-球菌在正常范围,呈现青壮年之正常菌群涂片所见。正常中年人之粪便,G-杆菌(以拟杆菌为主)较多,可见G+链杆菌,G+球菌。呈现中年之正常菌群涂片所见。,-,12,63岁正常老年人之粪便,G+杆菌略多于G-杆菌,G+和G-球菌及芽孢杆菌在正常范围内。呈现老年之正常菌群涂片所见。同上1人之老年人之粪便,不同时间检测结果非常相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