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版)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供本科五年制中医各专业及中西医结合、骨伤、针推专业七年制使用)前 言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通向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主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和疾病的诊断、命名与分类的基本知识;初步训练四诊、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有关的基础。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又必须突出重点,做到精讲、略讲、自学相结合。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录象、诊断仪器、CAI课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论,以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临床示教与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绪 论【目的要求】 一、掌握“中医诊断学”、“四诊”、“辨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基本概念。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三、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概况。【教学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概念、学科性质和地位。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病、辨证和病案。 三、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和以常达变。四、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证求本和辨病与辨证结合。五、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六、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第一章 望诊【目的要求】一、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掌握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五色所主病证。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表现,常见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能够识别临床常见舌象。二、熟悉少神与神乱的常见表现及意义。熟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熟悉排出物、望小儿食指络脉的基本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熟悉舌的结构、舌诊原理和舌象的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三、了解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的基本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望诊的概念、原理、方法。二、望神:望神的含义、意义和要点,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的典型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三、望色:面部色诊的原理、意义,常色和病色的区别,五色所主的病证。四、望形体:望形体诊病的原理,强、弱、胖、瘦及常见阴阳体质类型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五、望姿态:望姿态诊病的原理,常见异常姿势、动态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六、望头面和五官:头、发、面、目、耳、鼻、口与唇、齿与龈及咽喉等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七、望躯体和四肢:颈项、胸胁、腹部、背部、腰部及四肢等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八、望二阴:前阴和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九、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肿胀、斑疹、水疱、痈疽疔疖等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十、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的异常变化及其一般临床意义。十一、望小儿指纹:望小儿食指络脉的部位、原理、方法、食指络脉的变化及一般临床意义。十二、舌的结构,舌诊原理,舌面分部,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差异。十三、望舌质:舌神的荣枯,舌色的淡白、红、绛、青、紫,舌形的老嫩、胖大、齿痕、肿胀、瘦薄、点刺、裂纹等,舌态的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以及舌下络脉等的舌象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十四、望舌苔:苔质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与无根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苔色的白、黄、灰、黑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十五、舌象的分析要点和舌诊的一般临床意义。【授课方法与学时】理论教学与实物、电化教学相结合,尽量利用图谱、实物模型、幻灯、录象、诊断仪器、CAI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结合望诊的内容适当安排课堂见习。课堂讲授、实训和实验共20学时。第二章 闻诊【目的要求】一、掌握常见病变声音变化的特点和意义。二、熟悉呼吸、语言、呕吐等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熟悉常见病体气味变化的一般规律。三、了解病体、排出物异常气味及病室气味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呕逆、嗳气、太息、肠鸣等声音变化及临床意义。二、嗅气味:口气、汗气、各种排出物及病室常见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为主,有条件时可听病理声音录音。3学时。第三章 问诊【目的要求】一、掌握问诊的内容和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临床意义。二、熟悉问诊的方法。三、了解问诊的意义。【教学内容】 一、问诊的意义和方法:问诊的意义、问诊的方法。二、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及家族史的含义、询问意义、询问方法与要求。三、问现在症: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头身胸腹不适、问耳目、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问经带、问小儿等内容,常见症状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选择病例进行示教和训练。课堂讲授和实训共12学时。第四章 切诊【目的要求】一、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脉象要素,正常脉象的特征,19种常见脉象 (浮、沉、迟、数、虚、实、洪、细、弦、紧、滑、涩、濡、缓、弱、微、促、结、代) 的特征与临床意义,以及相兼脉的含义及主病规律。能够初步辨识临床14 种常见脉象 (浮、沉、迟、数、虚、实、洪、细、弦、滑、弱、促、结、代等) 。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及意义。二、熟悉脉象形成的原理、脉象的生理变异以及长、短、芤、革、牢、散、动、伏、疾等9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熟悉脉诊的临床意义及脉症的顺逆与从舍。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俞穴的主要内容与临床意义。三、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的诊脉部位,真脏脉、妇人脉、小儿脉的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脉象形成的原理。二、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诊脉的时间、体位、指法。三、脉象要素及平脉的特征:脉象要素。平脉的表现、特点(胃、神、根)及生理变异。四、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五、相似脉与相反脉的鉴别比较,相兼脉及其主病规律,真脏脉的含义、特征和临床意义。六、诊妇人脉与小儿脉。七、脉诊的临床意义及脉症从舍八、按诊的方法与意义:按诊的手法触、摸、按、叩等法的操作方法,按诊的临床意义。九、按诊的内容:按胸胁、脘腹、肌肤、手足、腧穴的基本内容与意义。【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为主,配合脉象训练仪、脉象仪、腹部触诊技能训练仿真病人进行脉诊、按诊实训教学。课堂讲授和实训共12学时。第五章 八纲辨证【目的要求】一、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掌握各纲证候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其分型。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掌握阳虚证、阴虚证、阳盛证、阴盛证、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与证候表现。二、熟悉八纲证候之间的相兼(错杂)、转化、真假关系。熟悉八纲辨证的意义。三、了解八纲辨证的源流。四、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教学内容】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二、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表里辨证、寒热辨证、虚实辨证、阴阳辨证。三、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相兼(错杂)、证候转化和证候真假。四、八纲辨证的意义。【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影像教学。课堂讲授8学时。第六章 病因辨证【目的要求】一、掌握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证候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二、熟悉疫疠、情志内伤、劳伤、食积、虫积等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三、了解病因辨证的概念。了解外伤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辨证的概念、分类及意义。二、外感病因辨证: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与火淫证候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疫疠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三、情志内伤辨证和劳伤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四、食积、虫积、外伤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授课方法与学时】本章自学2学时。第七章 气血津液辨证【目的要求】一、掌握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掌握气病、血病常见证候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要点。掌握津液亏虚和津液内停(痰证、饮证、水证、内湿证)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要点。二、熟悉气血津液兼病常见证候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要点。【教学内容】一、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分类及意义。二、气病辨证:气虚证、气陷证、气虚不固证、气脱证、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三、血病辨证: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四、津液辨证:津液亏虚证、痰证、饮证、水证及内湿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五、气、血、津液兼病辨证:气血两虚证、气虚血瘀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气滞血瘀证、气虚津泄证、气随津脱证、气滞津停证、津血俱亏证、痰瘀互结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病例讨论。课堂讲授4学时。第八章 脏腑辨证【目的要求】一、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掌握各脏腑常见证型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掌握脏腑兼病常见证型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二、熟悉脏腑辨证的概念、地位、基本方法及运用范围。三、了解脏腑之间的病理联系。四、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的方法对临床典型病例进行辨证。【教学内容】一、脏腑辨证的概念、地位、基本方法及运用范围。二、肝与胆病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常见证型 (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寒滞肝脉证、肝胆湿热证及胆郁痰扰证) 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要点。三、心与小肠病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常见证型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脉痹阻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及小肠实热证) 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要点。四、脾与胃病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常见证型 (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胃阴虚证、寒滞胃脘证、胃火炽盛证、食滞胃脘证、胃脘气滞证及胃虚停饮证) 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要点。五、肺与大肠病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常见证型 (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肺阳虚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寒饮阻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大肠湿热证、肠热腑实证、肠燥津亏证、大肠虚寒证及虫积肠道证) 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要点。六、肾与膀胱病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常见证型 (肾精不足证、肾阴虚证、肾气不固证、肾阳虚证、肾虚水泛证、肾不纳气证及膀胱湿热证) 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辨证要点。七、脏腑兼病的普遍性和一般规律,常见证型 (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 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为主,配合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软件进行训练,组织病例讨论。课堂讲授和实训共20学时。第九章 其它辨证方法【目的要求】一、熟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的基本知识。二、了解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病证的传变关系。【教学内容】一、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概念、主要表现以及六经病证之间的传变关系。二、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主要表现以及卫、气、营、血证之间的传变关系。三、三焦辨证的概念,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概念、主要表现以及三焦病证之间的传变关系。四、经络辨证为自学内容。【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为主。2学时。第十章 四诊与辨证、辨病的综合运用【目的要求】一、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的方法。熟悉辨证的思维法则和辨证的逻辑思维以及辨证的具体要求和目标。熟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意义。二、了解疾病的概念与辨病的意义。【教学内容】一、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二、辨证的思维、方法和步骤:辨证的思维法则,辨证的逻辑思维,辨证的具体要求、目标与重点内容,以及中医误诊的原因分析。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四、疾病的概念与辨病的意义:疾病的概念,辨病的诊断意义。【授课方法与学时】五年制本科学生自学2学时,要求了解教学内容。第十一章 病案书写【目的要求】一、掌握中医病案书写通则。二、熟悉病案书写的要求、内容、格式。三、了解病案的沿革与意义。四、学会门诊和住院病案的书写方法。 【教学内容】一、病案的沿革和意义。二、病案的内容和书写要求:病案书写通则,病案的类型及其不同的书写格式。三、病案书写示例。【授课方法与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病案书写训练2学时。学 时 安 排 表教学内容本科五年制中医各专业中西医结合、骨伤、针推专业七年制讲授时数实验时数绪论3第一章 望诊173第二章 闻诊3第三章 问诊102第四章 切诊84第五章 八纲辨证8第六章 病因辨证2(自学)第七章 气血津液辨证4第八章 脏腑辨证 182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2病案书写22四诊与辨病、辨证的综合运用2(自学)机动2合计7513使 用 说 明1、本大纲用于教学时数为90的五年制中医学各专业以及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骨伤专业七年制使用。2、 实验教学包括音像教学、诊断能力训练、课堂实习、临床见习、实验等。主 要 参 考 书 目1、晋王叔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声环境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对话模式设置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分析师专业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考试预测题库
- 2025年广告创意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动画设计师创意实践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责任制面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喷漆作业安全培训题及答案
- 课件不合规问题分析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汇总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