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交流:思考:如何绘制红楼梦家族成员遗传系谱图?,第三章孟德尔规律,从1856-1871年进行了大量植物杂交试验研究;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先后两次在布尔诺自然科学会例会上宣读发表;1866年整理成长达45页的植物杂交试验一文,发表在布隆自然科学会志第4卷上。其中对豌豆(严格自花授粉/闭花授粉)差别明显的7对简单性状进行了长达8年研究,提出遗传因子假说及其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后称MendelsLaws),第三章孟德尔规律,第1节分离规律第2节自由组合规律第3节遗传学数据的统计问题,第一节分离规律,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分离现象的解释和细胞学基础三、表现型和基因型四、分离规律的验证五、分离比例的实现条件,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称为性状(character/trait)。最初人们在研究生物遗传时往往把所观察到的生物所有特征或某一类特征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把植株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称为单位性状(unitcharacter),即: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不同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这种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contrastingcharacter),可分为显、隐性状。,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P红花()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31,植物杂交试验的符号表示,P:亲本(parent),杂交亲本;:母本,提供胚囊的亲本;:父本,提供花粉粒的杂交亲本;:表示杂交;F1:表示杂种第一代(firstfilialgeneration);:表示自交(自花授粉或自体授精)。F2:杂种二代,F1自交得到的种子及其所发育形成的的生物个体。F3、F4。,试验结果,F1(杂种一代)的花色全部为红色;F2(杂种二代)有两种类型的植株,一种开红花,一种开白花;并且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接近3:1。,P红花()X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株数705224比例3.15:1,孟德尔后来用白花亲本作为母本、红花亲本作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即:白花()红花()。通常人们将这两种杂交组合方式之一称为正交,另一种则是反交。反交试验结果:F1植株的花色仍然全部为红色;F2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也接近3:1。反交试验结果与正交完全一致,表明:F1、F2的性状表现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与哪一个亲本作母本无关。,反交试验及其结果,七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结果,显性、隐性性状,1、F1代个体(植株)均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隐藏不表现。相对性状中,在F1代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显性性状(dominantcharacter),而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亲本的相对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character)。,F2有两种性状表现类型的植株,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另种表现为隐性性状;并且表现显性性状的植株数与隐性性状个体数之比接近3:1。隐性性状在F1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盖了,在F2代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状分离(charactersegregation)现象。,性状分离现象,二、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因子假说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豌豆子叶颜色遗传因子的分离与组合,遗传因子假说,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hereditaryfactor),认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且每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受显性因子(dominant)控制,而隐性性状由隐性因子(recessive)控制;只要成对遗传因子中有一个显性因子,生物个体就表现显性性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成单存在。体细胞中成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配子形成时遗传因子分离且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豌豆花色分离现象解释,三、基因型和表现型,根据遗传因子假说,生物世代间所传递的是遗传因子,而不是性状本身;生物个体的性状由细胞内遗传因子组成决定;因此,对生物个体而言就存在遗传因子组成和性状表现两方面特征。1909年约翰生提出用基因(gene)代替遗传因子。并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概念。基因型(genotype):指生物个体基因组合,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又称遗传型;表现型(phenotype):指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简称表型。,纯合体与杂合体,具有一对相同基因的基因型称为纯合基因型(homozygousgenotype),如CC和cc;这类生物个体称为纯合体(homozygote)。显性纯合体(dominanthomozygote),如:CC.隐性纯合体(recessivehomozygote),如:cc.具有一对不同基因的基因型称为杂合基因型(heterozygousgenotype),如Cc;这类生物个体称为杂合体(heterozygote)。,四、分离规律的验证,遗传因子仅是一个理论的、抽象的概念。当时孟德尔不知道遗传因子的物质实体是什么,如何实现分离。遗传因子分离行为仅仅是孟德尔基于豌豆7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所观察到的F1、F2个体表现型及F2性状分离现象作出的一种假设。正因为如此,从孟德尔杂交试验到遗传因子假说是一个高度理论抽象过程。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如何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呢?,分离规律的验证方法,(一)、测交法(二)、自交法(三)、F1花粉鉴定法,为了测验(F1或其它)个体的基因型,用被测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杂交方式称为测交(testcross),其后代称为测交后代(Ft)。被测个体不仅仅是F1,可以是任一需要确定基因型的生物个体。,(一)、测交法,如果用F1与隐性个体(隐性纯合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类型和比例就反映了杂种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事实上也反映(测验)了F1的基因型。,测交试验结果,Mendel用杂种F1与白花亲本测交,结果表明:在166株测交后代中:85株开红花,81株开白花;其比例接近1:1。结论:分离规律对杂种F1基因型(Cc)及其分离行为的推测是正确的。,(二)、自交法,纯合体(如CC)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其自交后代也都是纯合体,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杂合体(如Cc)产生两种配子其自交后代会产生3:1的显性:隐性性状分离现象。,F2基因型及其自交后代表现推测(1/4)表现隐性性状F2个体基因型为隐性纯合,如白花F2为cc;(3/4)表现显性性状F2个体中:1/3是纯合体(CC)、2/3是杂合体(Cc);推测:在显性(红花)F2中:1/3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其F3均开红花;2/3自交后代将发生性状,F2基因型及其自交后代表现推测,(三)、F1花粉鉴定法,性状是在生物生长发育特定阶段表现,大多数性状不会在配子(体)上表现,因此无法通过配子(体)鉴定配子类型,如花色、籽粒形状等。有一些基因在二倍孢子体水平和配子体水平都会表现。例如玉米、水稻、高粱、谷子等禾谷类Wx(非糯性)对wx(糯性)为显性,它不仅控制籽粒淀粉粒性状,而且控制花粉粒淀粉粒性状。,淀粉粒性状的花粉鉴定法,Wx基因的花粉粒具有直链淀粉,而含wx基因的花粉粒具有支链淀粉:Wx直链淀粉(稀碘液)蓝黑色wx支链淀粉(稀碘液)红棕色用稀碘液处理玉米(糯性非糯性)F1(Wxwx)植株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粒呈两种不同颜色的反应;蓝黑色:红棕色1:1。结论:分离规律对F1基因型及基因分离行为的推测是正确的,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研究的生物体必须是二倍体(体内染色体成对存在),并且所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完全显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配子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不同类型的配子具有同等的生活力;受精时各种雌雄配子均能以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受精后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或大致同样的存活率。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体比较大。,第二节自由组合规律,又称“独立分配规律”:两对及两以上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在世代传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四、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五、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自由组合现象).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子叶颜色:黄色子叶(Y)对绿色子叶(y)为显性;种子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二)、试验结果与分析,2.杂种后代的表现:F1两性状均只表现显性状状,F2出现四种表现型类型(两种亲本类型、两种重新组合类型),比例接近9:3:3:1。对每对相对性状分析发现:它们仍然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表明:子叶颜色和籽粒形状彼此独立地传递给子代,两对相对性状在从F1传递给F2时,是随机组合的。黄色:绿色=(315+101):(108+32)=416:1403:1.圆粒:皱粒=(315+108):(101+32)=423:1333:1.,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如果两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而两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个事件单独发生概率的乘积(概率定律);因此在F2代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四种类型的理论比例(概率)应该如下图所示;实际试验结果与理论比例的比较。,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独立分配规律的基本要点: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棋盘方格(punnettsquare)图示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棋盘方格图,示:Y/y与R/r两对基因独立分配,P黄、圆YYRRX绿、皱yyrrGYRyrF1黄、圆YyRrF2,F2的基因型、表现型类型与比例,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一)、测交法(二)、自交法,四、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用分枝法分析多对相对性状遗传(二)、用二项式法分析多对相对性状遗传(三)、n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用分枝法分析多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枝法:由于各对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所以可以依次分析各对基因/相对性状的分离类型与比例(概率)。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F2表现型类型与比例的推导;F2基因型类型与比例的推导。三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F2表现型类型与比例的推导;F2基因型类型与比例的推导,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基因型,(二)、用二项式法分析多对相对性状遗传,1.一对基因F2的分离(完全显性情况下):表现型:种类:21=2,比例:显性:隐性=(3:1)1;基因型:种类:31=3,比例:显纯:杂合:隐纯=(1:2:1)1;2.两对基因F2的分离(完全显性情况下):表现型:种类:22=4,比例:(3:1)2=9:3:3:1;基因型:种类:32=9,比例:(1:2:1)2=1:2:1:2:4:2:1:2:1。3.三对/n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完全显性情况下),(三)、三对(n对)基因独立遗传,豌豆:黄色圆粒红花(YYRRCC)绿色皱粒白花(yyrrcc);杂种F1:黄色圆粒红花(YyRrCc);F1产生的配子类型:8种(2n);F2可能组合数:64种(22n);F2基因型种类:27种(3n);F2表现型种类:8种(2n,完全显性情况下);,五、独立分配规律的意义与应用,独立分配规律的理论意义:揭示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间的遗传关系;解释了生物性状变异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完全显性时,n对染色体的生物可能产生2n种组合。,五、独立分配规律的意义与应用,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可以通过有目的地选择、选配杂交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将多个亲本的目标性状集合到一个品种中;或者对受多对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育种选择2.可以预测杂交后代分离群体的基因型、表现型结构,确定适当的杂种后代群体种植规模,提高育种效率。,第三节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一、概率原理二、二项式展开三、x2测验,一、概率原理与应用,乘法定理: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乘积。加法定理:两个互斥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各个事件各自发生的概率之和。,二、二项分布在遗传组合概率计算中的应用,遗传事件组合,就是某两个已知基因型亲本杂交后代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如多后裔或多产(植物如豌豆和玉米)或多胎(猪)生物物种中后代各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布和组合,单后裔或单胎生物(如人类遗传)物种连续若干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布和组合。,56,二项分布在遗传组合概率计算中的应用,计算方法和步骤:(1)测出双亲某性状或多性状的基因型;(2)后代可能出现的两种基因型或表现型(独立,非此即彼)及各自的概率(p和q,且pq1);(3)根据多少后裔或多少代来列出二项式计算公式;(4)计算概率(可用EXCEL中得BINOMDIST函数计算)。,三、2平方测验及应用,参数估计与检验:1.按公式计算2值;2.当20.05时,接受无效假设(差异不显著)。注:当自由度df=1时用右边公式,当df1时,用左边公式,X2检验应用实例,60,两对基因杂种子二代资料的2检验,61,第四节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节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第二节致死基因第三节复等位基因第四节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62,一环境的影响和基因表型效应遗传、环境与表型的关系:P=G+E玉米的白化幼苗香豌豆花冠颜色喜马拉雅白化兔25C时在体温较低的部分,体毛都是黑色的,其余部分全为白色。但在30C以上的环境里长出的毛全为白色。,63,64,65,不利环境表型异常基因型异常群体基因型正常群体基因型,环境和表型三者的关系,66,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完全显性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不完全显性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镶嵌显性显隐性可以同时在F1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而不表现单一的中间型。表现度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expressivity)外显率基因型预期性状的表达程度(penetrance),67,表现度与外显率表现度(expressivity)外显率(penetrance),68,反应规范(normofreaction):基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玉米幼苗的反映规范喜马拉雅兔毛色的反映规范人血型的反应规范修饰基因对主基因表型的影响香豌豆花冠颜色的修饰基因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玉米胚乳颜色的多基因遗传基因的多效性(一因多效):翻毛鸡,69,不完全显性:金鱼草的花,70,鞘翅瓢虫嵌镶显性,71,共显性遗传(P88),MN血型遗传MN(LMLM)(LNLN)(LMLN)MNMNMMNN1:2:1,72,显隐性关系小结,显隐性是相对的;可随判断标准而变化;也可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拟表型,(又称表型模写)显隐性的复杂性和分离现象的普遍性。,73,二、致死基因(见课本),74,致死基因(LethalGenes)指可导致个体死亡的等位基因隐性致死纯合下致死显性致死杂合下即可致死全致死致死率90%以上亚致死致死率50%90%半致死致死率10%50%弱致死致死率10%以下,75,致死基因:刺鼠皮毛颜色,76,三、复等位基因,定义:一个基因存在多种等位形式(群体中),这个基因就叫复等位基因(multiplealleles)。例子1:瓢虫的鞘翅色斑;例子2:ABO血型;,77,人的ABO血型,四个表现型:A型、B型、AB型和O型。不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代没有出现孟德尔式的分离)。不可能由连锁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型双亲后代出现了0型)。伯恩斯坦(Bernstein)提出复等位基因假说,IA、IB和i三个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宝鸡先行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张振鹏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黑龙江黑河市直招聘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6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人保财险亳州市分公司校园招聘20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林城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外包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江粮集团所属生产制造事业部和品控中心2025年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县直中学(职校)教师专场招聘5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陕西西安建工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3月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榆林市吴堡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及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题库(含答案)
- 中秋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安全防范不松懈宣传课件模板
- 八年级语文写作技巧与课堂教案
- 鼻出血的课件护理
- 2025年干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标准)清理乱账服务协议书
- 2025年4月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道路工程培训课件
- DGTJ08-2004B-2020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 国庆假期大学生安全教育
- 呼吸内科出科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