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肥》上课PPT课件_第1页
《轻肥》上课PPT课件_第2页
《轻肥》上课PPT课件_第3页
《轻肥》上课PPT课件_第4页
《轻肥》上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轻肥,白居易,-,2,知识目标:掌握对比的手法。,学习目标,能力目标:提升鉴赏诗词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白居易同情底层百姓的情感。,-,3,走近白居易,-,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称醉吟先生。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后因上书言事,为当政者所恶,贬为江州司马。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白居易诗的分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常用对比手法。注重人物描写。“白诗四最”: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讽喻诗最多、流传最广,-,7,写作背景,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元和三、四年(808、809)。秦中吟自序云“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妇吟。”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轻肥,轻裘,肥马,指豪华生活,-,9,轻肥白居易,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朗读全诗,注意三点:字音、断句、语气感情,-,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写宦官们赴宴时,骄横跋扈之状。,写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自主预习,这首诗一个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写人民的悲惨处境。,-,合作探究,3、请赏析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1、谁“乘肥马,衣轻裘”?“乘肥马,衣轻裘”去哪?以怎样的神态去(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来)?,2、试分析作者如何描绘“军中宴”?,-,1、谁“乘肥马,衣轻裘”?“乘肥马,衣轻裘”去哪?以怎样的神态去(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来)?,明确: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皮衣的人是内臣,即宦官;这些内臣要去军中赴宴;他们赴宴前骄横跋扈,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从“骄”、“照”、“夸”、“如云”等字词可以看出来。,-,2、试分析作者如何描绘“军中宴”?,明确:作者用了铺张和渲染来描绘“军中宴”的豪华场面。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而“溢”、“罗”、“擘”、“脍切”等词,表现了宴会之奢靡。“食饱”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已是“骄满路”,如今酒酣足食,更是不可一世了。,-,14,歌舞升平,-,15,江南旱灾,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点手法析手法明效果,3、请赏析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17,请赏析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步骤一)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步骤二)诗中把宦官、权贵们相互勾结、极度奢靡的生活与百姓惨不忍睹的悲惨处境作对比。(步骤三)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表现对宦官的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18,课堂小结,说说你收获了什么?(诗人相关、手法运用、诗人情感),-,19,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注:祈雨:祈求龙王降雨。古时干旱时节,从朝廷、官府到民间,都筑台或到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水庙:龙王庙,即求雨的场所。这首诗是用什么手法表达什么主题?,-,20,答:1、运用对比的手法。2、前两句“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写了庄稼枯死,便只能见“土”;树上无叶,只能见“条”,百姓内心焦急,到龙王庙祈雨的春旱景象。三四句“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写的是朱门贵族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3、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