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2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1页
高中语文12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2页
高中语文12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3页
高中语文12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4页
高中语文12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有朱光潜全集。,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谈修养(朱光潜全集第四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一代学术宗师朱光潜先生以理智澄明、刚毅沉稳见称于世,学问人格倍受推崇。本书系其阐发人生修养途径、人生诸般极精微又极精明的见解的著作,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一一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作者学贯中西,视越古今,从散淡出精切,以随意显从容,境界愈宽,识力愈正。本书被学者称为在同类作品中“还没有一人能超越它”,书中谈到了为什么要谈修养、修养的途径何在以及它与人性本质是否有内在的关联,毫无疑问是一本上乘之作。,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汉字3.解词义一语破的:比喻击中要害。一句话就说中要害之处。叨天之幸:受到上天的特别宠幸。附丽:依附,附着。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恓恓惶惶:惊慌不安的样子。夤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因循苟且:不思创新,做事马虎。,走进作品,基础练习,4.辨用法(1)逐渐逐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游客对于沿线国家旅游热情不断升温,使得原本小众东欧旅游逐渐入中国游客的视野。报告认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呈现清洁、低碳化特征,清洁能源是2030年前新增能源主体,2030年后逐步替代煤炭。提示“逐步”指一步一步地,一点一点地,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的努力。“逐渐”指渐渐,只用于事物的变化。,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以致以至近年来,不少研究证实,生活压力会在人类的基因中留下长久、有害的印记,以致DNA质量下降,早衰的可能性也变得越大。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而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提示“以至”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情况的程度很深而产生的结果。“以致”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走进作品,基础练习,(3)抱负报复报告中突出了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商会新生代实现抱负与理想的动力。为了报复叛军3次伏击给叙军造成的伤亡,42旅直接向叛军控制的体育馆建筑群发射了一枚地对地战术导弹。提示“报复”是指对别人不满或别人和自己有仇对其实施打击。“抱负”是指理想和自己的愿望。,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1.我过于相信自然流露,不知道第一次浮上心头的意思往往不是最好的意思,第一次浮上心头的词句往往不是最好的词句。意境要经过洗练,表现意境的词句也要经过推敲,才能脱去渣滓,达到精妙境界。洗练推敲要吃苦费力,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点评作者从自己练习作诗填词的经历中悟到第一次浮上心头的诗句往往不是最好的,由此否定了自己先前的草率做法,坚信要达到目的,非下苦力不可,要克服取巧的毛病,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才能获得成功。,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2.在冬天早晨,你睡在热被窝里很舒适,心里虽知道这应该是起床的时候而你总舍不得起来。你不起来,是顺着惰性,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被窝的暖和舒适,外面的空气寒冷,多躺一会儿的种种借口,对于起床的动作都是很大的抵抗力,使你觉得起床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但是你如果下一个决心,说非起来不可,一耸身你也就起来了。起来的事情虽小,却表示你对于最大抵抗力的征服,你的企图成功了。点评作者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用语平易,分析论证深入浅出。揭示出的道理直指每个人的生活琐事,足以让每个贪恋热被窝的人警醒惰性与意志力。,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3.孔子平生所说的话,我觉得这几句最沉痛,最伟大。长沮桀溺看天下无道,就退隐躬耕,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孔子看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要拼命去改革它,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他说得很干脆,“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点评中国古代有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儒家和道家。儒家提倡积极入世,道家提倡消极避世。朱光潜先生十分赞赏儒家的思想,文中引用的“长沮桀溺”是两位隐士,在朱光潜先生看来是不值得称道的,他们是朝抵抗力量最低的路径走。而儒家要求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看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要拼命去改革它,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他身上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入世精神,朱光潜认为他是具有“最高生命特征”的人。,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4.懒,所以因循苟且,做事不认真;懒,所以贪小便宜,以不正当的方法解决个人的生计;懒,所以随俗浮沉,一味圆滑,不敢为正义公道奋斗;懒,所以遇引诱即堕落,个人生活无纪律,社会生活无秩序。知识阶级懒,所以文化学术无进展;官吏懒,所以政治不上轨道;一般人都懒,所以整个社会都“吊儿郎当”暮气沉沉。点评这段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层层深入地剖析了“懒”所带来的危害,同时活化出不同层次的人“懒”的表现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1.人为什么可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提示在人的方面,意志力可以自动地随抵抗力的增加而增加,一个生命力的强弱,最好的标准就是他对于抵抗力所拿出的抵抗力。要想有所成就,就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走通了,抵抗力就被征服,要做的事业就成功了。2.文章列举孔子的例子是何意图?提示孔子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改革家和大教育家,他就是靠着极坚强的意志力,朝天下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知其不可而为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认为天下太平无事,就没有必要去改变它,正因为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要拼命去改革它,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3.为什么结尾部分要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论述?提示作者认为,生命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有不能征服的困难。能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迈进的根本。作者这样深入论述,就增加了文章主题的高度和拓展了文章的广度。4.作品的主题思想有什么现实指导意义?提示作者以自己的反面实例谈起,指出一个人如果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就不会成功。然后列举现实中有很多人有惰性,以及整个社会的惰性风气,种种危害,给人以很大的震动感,从而号召人们明白自己的人生和社会责任,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意志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心理要素,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圆满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梦想,我们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梦想,我们从未停止对明天的希冀和追求。请围绕“坚持”整理写作素材。,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从“铁榔头”到“金教头”:有一种坚持叫郎平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上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曾经的女排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她再次走马上任。第二次接手中国女排后的第一节训练课让郎平感觉像是跳进了火坑,她想过女排可能比不上当初,但没想到会这么差没有基本功,没有心理素质,没有防守、移动、串联。“你们现在有多差,将来就会有多出色!”郎平大手一挥,指向旁边的训练馆18米长9米宽的场地就此成了炼狱。没有人知道她们花了多少时间修炼内功,只知道中国女排好像慢慢回来了。,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2014年,中国女排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的舞台,夺得亚军;2015年重夺女排世界杯冠军;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队在女排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强势夺冠。30多年来,从担任主攻手帮助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到担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变身“金教头”,郎平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郎平和女排姑娘们让亿万中国人看到了中国女排的精神还在,顽强拼搏的“魂”还在,永远不放弃的“根”还在。,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李时珍:一生心血修本草李时珍所处的时代,医生被豪绅贵族视为“下九流”,社会地位十分低。李时珍的父亲就是个医生,他对自己所受的歧视刻骨铭心,自然不愿让聪慧的儿子重蹈覆辙。他把改换门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李时珍身上。李时珍虽酷爱医学,但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厚望,只好把心思暂时放在那枯燥乏味的八股文章上。他聪明颖悟,才智过人,14岁便考中了秀才。李父心花怒放,以为儿子从此要平步青云了。谁知事与愿违,从17岁起,李时珍接连3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中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他向父亲提出请求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父亲无奈,只好应允。李时珍一生学医治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