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出诗歌情韵来 G633.3 C 1672-1578(2012)10-0085-01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古典诗歌也因其自身特点与时代隔阂,而让学生因读不懂而畏之如虎。那么我们该如何读古典诗歌?多数教师用的是传统诗歌教学常用的以分析代替体验的方法, 这样的诗歌教学,除了让学生接受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之外,难以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必须改变诗词教学的状况,使课本中的诗成为学生心中的诗。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诗歌教学中要重视“读”,让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领会诗歌的意境。笔者认为读诗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读出信息 诗歌先从头至尾通读一遍,理出其基本信息,包括:(1)标题信息因为如诗歌的类型,可以推断大致情感。(2)作者的信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人物身份。所处流派 政治立场 风格信息。如,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等。当然,这些需要调动相关的知识积累。(3)诗歌内容信息,这是诗歌内容主体。也是读诗的关键落脚点。(4)诗歌的注释信息。诗歌的注解尤其是考试中的更是不可不关注的地方。 2 读出形象 诗人创作,有感而发,又因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诗人在诗中创造形象,借助形象来表达情感。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即作者形象。另一种则是诗人创作出的形象。(1)抒情主人公形象,此类诗歌多为咏怀诗。如李白诗月下独酌,可见虽孤独而又洒脱的诗人形象。又如杜甫旅夜书怀中,年老多病,漂泊无依清瘦孤苦的老人形象。(2)诗人创造的形象。诗人创造的形象,主要可分为人物与事物。人物形象多为怀古类诗歌。诗人创造古人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的古人形象大致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同病相怜型。即古人与诗人都有着某种不得志的相似性,如杜甫诗咏怀古迹咏王昭君。借王昭君不得君王赏识,表达自己不被任用。另一种是对比失落型。即古人形象光彩照人功业卓显贵人相助,而诗人自己则报国无门,一事无成无人赏识。 3 读出情感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读出诗歌情感是理解诗的核心。鉴赏古典诗歌的关键之所在。 3.1追溯“情”缘 唐代诗人以为“诗歌合为事而作”,诗歌是诗人心迹的真实披露,而这些情感的流泻,都有其特定的缘由。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3.2辨识“情”物。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物象上,久之,一些物象也就积淀了为人所共识的内涵。 3.3品味“情”境 所谓的“情”境,是指诗人主观的“情”与客观自然的“境”的圆融,是外物与内情的合一。“情”与“境”彼此依存,相互渗透。 3.4体悟“情”韵 这里说的“情”韵,是指隐伏在诗中的深层次的意韵,即所谓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 读出艺术技巧 如果说情感是写什么,那么,艺术技巧则是怎么写的。诗歌艺术技巧有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体会诗人技巧之高妙,是我们学诗歌的要的之一。 5 读出作者情感 读诗是与古人交流的过程,古人虽已没,但其文在。虽千载之后,后人犹可以从其遗留的诗文中想见其面。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学琴的故事就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读出作者,我们才能想见其为人,才能与古人交流。 6 读出自己情感 读古人诗,目的在于完善自我,故读诗既要入乎其内,领略诗歌风貌情感,又要出乎其外,品鉴诗歌,品诗歌,得失优劣。可以论诗人心胸境界。 诵读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读才能更好的体会诗歌的魅力呢? 读古典诗歌之法当用朗读、诵读、品读涵泳法,尤其是吟诵法更是读古诗最佳的方法,限于篇幅,不在一一缀叙。 7 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 7.1突出古诗的音乐美 课本所选诗词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要指导学生感情饱满地泛读,朗读把握情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感,音乐美,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知识。 7.2再现古诗的意境美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在“读”上下工夫,力求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学会用诗人的眼光去捕捉诗篇中属于这首诗的独特形象,与诗人的心灵相通,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只从表面上看,是状写江水拍击崖岸的宏伟壮丽的景象,学生不难想象,这是“第一意境”,但要联系到词的标题“赤壁怀古”,就要进一步想象当年赤壁“鏖战曹军”“灰飞烟灭”的场面,彼火此水,一红一白,色彩对比、古今对比鲜明强烈,有借怀古而伤今之意。这是诗中所蕴涵的内容,为“第二意境”,是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到的,应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诗中的景不是一般的景,是含情的景;诗中的情不是一般的情,是景中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都缘于此。真正的鉴赏,既要在作品中发现诗人的深层心理,又要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灵魂完全沉浸到作品的艺术境界里,达到对作品内容超出表面意义的理解,这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想象和联想。“入境”地去读,要透过表面的辞藻,还原出深层的意象,抓住诗人的感情,从而达到追求整体意境美的目的。常见的诗歌意境有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 7.3展现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意境的深远、形象、生动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表现的。因此,诗歌教学中语言鉴赏是重要的一环。如沁园春.长沙中一个“竟”字把万事万物那种竟相过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描绘出来。故有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说法。词语的锤炼,表现在用最准确、最生动的字词来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很多名家诗句,读来如行云流水,好似诗人信手拈来。其实一字一句,无不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作。 诗词鉴赏是一个由里及外,由浅入深,由粗渐精的深邃过程。在诵读中,我们感受到诗歌的朴素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空灵之美、逼真之美;在赏析中,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爱情之美、友情之美、亲情之美、坚守理想信念的伟大人格之美、为国家利益甘愿舍弃一切的爱国精神之美等等。诗词以丰富的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中国诗歌的艺术韵味,通过诗词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品质和审美情趣。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巧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文的教与学 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 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探微 巧借诗歌三篙力,赢得作文一脉香 作好读书 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 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情在不言中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浅谈排比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 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璧山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4年密云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早期教育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国际商务谈判及礼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益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3年贵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福建省莆田市九中2026届物理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州天河区一一三中2025年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二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国海洋大学《圣经与文学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美版(2024)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2025年团校入团培训结业考试题库(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中国铁路百年征程
-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单元解读讲义)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 气道廓清护理个案
- 公路运输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金融机构2025年反洗钱培训与案例分享
- 输血过敏反应课件
- 中国招投标协会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
- 同心共育静待花开-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家长会
- 2025高考历史全国I卷真题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