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背诵月夜2、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2,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青少年时期,怀有远大理想,但他仕途不得志,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患。曾经在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之乱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是我国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他的诗歌多是体现忧国忧民,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有反映,故称“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作品风格沉郁顿挫。,杜甫(712-770),3,课前练习:这三句诗,如果排名次,哪一句最好?哪一句最差?为什麽改一个字能如此之神奇?,1、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2、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3、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4,【感受诗眼】,1、诗眼的内涵: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其中,位于某联、某句中最富有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生动性或情趣性的字词句也叫做炼字。,5,2、诗眼的位置:(1)在题目中:如书愤、春夜喜雨。(2)在诗句中: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6,【品味诗眼】,内容定位:体会意境,联想与想象。(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内容。,7,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鄜(f)看(kn),8,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尾联“双照”的“双”是指谁,“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杜甫和他的妻子,10,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浸透了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是“泪痕干”,则是作者的希望,期待。言外之意就是“独看”而泪痕不干。“双照”说明是夫妻团聚了,夫妻能团聚,说明战乱已经结束了。把并倚“虚幌”、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反射出和平团圆的希望,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1,小结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暗示手法望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12,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释】香积寺:今西安香积寺。又说,汝州香积寺(今汝州风穴寺)薄暮两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龙的故事。安禅:指身心清静。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这里是机心妄想的意思。,13,题型,一、诗眼,高考题答题示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有同学这样作答:,我认为“咽”和“冷”,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了泉水从石头上流过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幽恬静的感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路过香积寺所领悟到的这股自然美景的喜悦的心情。,此答案只分析了“咽”,将“冷”置于不顾,又没有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这一解答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14,题型,高考题答题示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请看下面的答案:,答案一:分别是“危”和“青”字。“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说明了香积寺的偏僻,无人知,快没人继承这所寺庙,突出了“危”字。而“薄暮空潭曲,安禅制屠龙”体现了“青”字,在此环境下,来制“毒龙”,突出了“青”字。,此答案与文本不符。诗眼错,分析错,无意境。,15,题型,高考题答题示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二:分别是“咽”和“冷”。作者经过香积寺写了所看到的一派景象,尤其突出第三联中的描写景物的凄惨、阴凉,从中写出了当时一种对世俗欲念的不满情绪,突出世态阴凉、冷漠与无情。,分析欠准确,意境不准确。,16,题型,高考题答题示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三:分别是“咽”和“冷”。本诗写出了诗人经过香积寺的所见、所闻、所感,“泉声咽危石”,一个“咽”字,突出了香积寺的静,泉声动听;“月色冷青松”,“冷”字用得精妙,显得青松的苍劲、挺拔,从而更突出寺的冷峻。,无意境,分析欠准确。,17,题型,高考题答题示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四: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作为山水田园诗派,其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本诗则向世人描绘一幅幽静恬然过香积寺的游景,全诗突出一个静字,而咽冷将泉声月色动静结合,同时照应前后联。,诗歌鉴赏,应结合原诗的语言,不能架空分析。此答案没有结合原诗语言进行具体分析。,18,题型,高考题答题示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五:分别是“咽”和“冷”。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咽和冷字,深深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心境,作者厌恶世俗的繁杂,渴望一种清净、安宁的生活。,没有诗眼的分析,只有分析的结果,没有分析的过程。,19,我们该怎么答题呢?,答题步骤:(1)找出字眼,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20,题型,高考题答题示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山中幽静的景象,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阐释“咽”“冷”两字在句中的含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先分说),两字在描摹景物上的作用:绘声绘色(从声音和色彩两个角度)地表现了山中幽静的景象。,此答案从用词之妙分析其效果,两字在表现诗中意境的作用: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21,【课堂练习】,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22,思考:旅夜书怀的诗眼并赏析全文,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23,【注释】(1)岸:指江岸边。(2)危樯(qing墙):高树的桅杆。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夜泊江边。(3)星垂:星光下照。(4)月涌:月亮倒映,随小流涌。大江:指长江。(5)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主。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6)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24,【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25,【鉴赏】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浣花溪草堂。四月,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只得携家小取水路东下。此诗即为行船经过渝州(今重庆)、忠州(今忠县)一带时所作。作者身世浮沉,前途难卜,故诗以抒写飘泊奔波的牢骚情怀为主旨。然而老杜品格,穷而愈坚,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观此篇中自然景观之雄浑与诗人情志之自豪,愈发令人相信杜甫人格与诗格的高度一致。此诗以阔壮之景寓悲凉之怀的抒情境界,颇与登岳阳楼,登楼、登高等五、七律抒怀名篇有相似之点。试看诗中前半极力渲染描绘旅夜江上壮伟之景,后半尽意宣泄孤舟漂浮的悲怀。情因景生,气势夺人心魄,艺术感染力十分强大。,26,首联用对起格,写自己夜晚独自行舟的孤苦之状。在细草绵延、微风吹拂的岸边,诗人独系高帆夜行之舟。在静夜停舟的寂寥江天里,羁旅之怀油然而生,不可遏止,不言愁而愁自见。颔联二句分承首联:岸上平野茫茫,群星遥挂如垂;舟前江涛滚滚月影流动如涌。这两句气魄雄大,境界宏阔,与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法略同而工力悉敌。李诗只形容山与江,此二句则野阔星垂,江流月涌,共写四事,画面景物交织的多层次之感似更突出一些。这里不但对于人对景物的感觉的描写十分真切,而且通过这种描写突出了自然景观的鲜明特征。具体说来,因为“平野阔”,才显得星斗遥挂如垂,而用此“垂”字,又反衬出乎野之广阔;因“大江流”,所以江中月色似也滚滚如涌,而用“涌”字,又烘托出大江澎湃向前浪起千叠的气派。,27,颈联二句,因夜景之广漠寂寥而起身世之深悲。第五句自谦,实乃自负。说名岂因文章而著,与作者另一首赠严武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之句同慨。第六句自解,实乃牢骚。说自己失去官职是因为既老且病,似乎婉转自恨,其实是恨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电监护、电除颤、心肺复苏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售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山东省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范本
- 超级计算机应用研发承诺函5篇范文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临夏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小学六年级语文填空题专项训练
- 研究生实验报告写作规范
- 广东省2025年度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复习题及答案
- 十二经络课件
- Starter Unit 3 Welcome 单元测试(含答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玻璃委托代加工合同范本
- 年产9000吨塑料粒子项目报告表
- 秦朝服饰设计分享
- 子宫脱垂的中医护理查房
- 2024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第1套
- 【课件】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试题【含答案】
-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