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科技英才班介绍分析.ppt_第1页
中科大科技英才班介绍分析.ppt_第2页
中科大科技英才班介绍分析.ppt_第3页
中科大科技英才班介绍分析.ppt_第4页
中科大科技英才班介绍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英才培养的举措与思考,陈初升2013年7月18日,老一辈科学家主持设置系科专业,制定培养方案,亲自讲授课程,形成了专业“精新活”和基础“宽厚实”的特点;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形成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传统;钱学森亲自指导学生火箭小组的科研活动,第一届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夏培肃主持的107计算机的研制。办学方式有别于当年占主导地位的理工分家的苏联模式。,钱学森在给学生上课,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是科大的传统!,办学初期,研究所科学家参与办学、授课情况,在北京办学期间培养的7700多毕业生中,已有34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多位科技将军和一大批国防科技中坚,他们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王志珍: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惠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神舟”号载人飞船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忠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常永福:少将军衔,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参加了44次。焦安昌:中将军衔,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29基地司令员。,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探索中国科学院“科技英才培养计划”(年启动)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年启动),三结合,所系结合优化学生培养过程的成长条件,理实结合提升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科教结合给予学生面向科技前沿的机会,人才培养体系与特色,国际化,课程体系:数学(参照法国、俄罗斯),化学、物理(参照英国剑桥大学)邀请国外名家授课与国外大学开设异地同步课程,通过网络同时上课学生出国游学交流,两段式,两段式双通道,在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学习专业选修课,参加科研活动,攻读研究生。,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在科大学习基础课,本硕博长周期培养,第八年,科大+研究所+国际化,一、二年级在科大上基础课,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接受通识教育;三年级开始与研究所共同培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入研究所的科研一线,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学生到研究所、国外大学学习专业选修课、参加科研活动、接触前沿研究领域。,人才培养体系与特色,英才班基本概况,7个基础科学类(数、理、化、天、地、生、力),从大学一年级新生中选拔学生,英才班基本概况,4个高技术类(材料、光机电、应用物理、计算机与信息),从大学三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注:标注*的英才班2011年已有第一届毕业生,英才班基本概况,截止2013年7月,全校英才班共培养学生1272人,其中已毕业485人,在读学生787人,占在校学生的11%。毕业生中有459人毕业当年选择继续深造,其中包括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巴黎高工等国际一流名校。英才班毕业生继续深造率达96%,其中出国读研196人,国内高校读研112人,保送到科研院所读研151人。,经费累计投入:7000万元(截至到2013年)中科院“科技英才计划”:约1000万元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约6000万元,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典型举措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数学核心课程小班教学,体现英才培养正在调研俄罗斯和法国的做法,探索数学英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精炼必修课程,留足自主学习空间,组织课外读书班,精读数学名著设立8门荣誉课程,强调深度广度,部分荣誉课程使用Princeton原版教材充分利用夏季学期,引入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设提高课程每年与所里开两次联席会议,探讨英才培养模式,落实实施方案数学科学学院和数学院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华罗庚班管理委员会华罗庚班教学委员会,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所系结合系列活动,典型举措制定联合管理制度双方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已制订严济慈班章程、严济慈班培养方案明确双方的师资投入物理所选派近10名优秀研究人员担任讲座教师学校选派有丰富经验的18位教授作为学业导师充分发挥校友及物理研究所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所系结合系列活动,仔细研究了剑桥大学的化学基础课程,结合科大的特点,对化学英才班化学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采用模块化设计,循环提高的模式,对五大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切块、重组,将知识点重新分类,形成模块,明确各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教学学期、教学周及任课教师,由此组成新的基础化学教学体系。新体系在保持我校基础宽厚特色的基础上,课程学时数均有压缩,一般都在20至40学时之间。课程模块化后,可以挑选直接从事有关教学内容最合适的科研型教师授课。,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认真调研世界一流大学,对课程内容按知识层次和研究层次进行分级、实现本研课程长周期的衔接贯通、兼顾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对应调整,完成了生物学类核心课程的梯度化设计。在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使用原版教材,推进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贝时璋生物科技英才班,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典型举措(计算机类)明确培养定位充分发挥研究所和我校的学科优势,重点培养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一流人才制定培养方案以“计算思维”为核心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分析借鉴Stanford等国际一流学府的做法,优化设计课程体系立足科大校友和研究所资源,建立国际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参考MIT,UCBerkeley,Stanford,CMU等做法,建立国际一流的高层次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和环境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来校开设“龙星计划”系列课程,国际知名学者生涯规划座谈,邀请IEEEFellow,YuMing博士座谈,院士座谈学科与发展,邀请我院名誉院长吴一戎院士与学生近距离交流,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核科学技术学院,建校时设有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现为近代物理系)、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系2008年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为依托设立核科学技术学院强-强联合发挥效益,2009年教育部学科排名第二,2010年3月依托中国科大成立“磁约束聚变堆总体设计组”(筹),为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的核电、热核聚变和核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培养高端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扩大了所系结合的创新单元,由办英才班模式扩展成办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科技英才班人才培养初见成效:中国科大“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科技英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特色,受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2012年,在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教30条)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代表学校作大会发言,介绍了中国科大“发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优势,培养拔尖人才”创新实践。,科技英才班人才培养进展,科技英才班人才培养进展,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各地在教育改革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中国教育前沿丛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书中,编委会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培养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