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医学重点知识PPT课件_第1页
高原医学重点知识PPT课件_第2页
高原医学重点知识PPT课件_第3页
高原医学重点知识PPT课件_第4页
高原医学重点知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概述,根据人体对低氧反应程度不同将高原划分为四个海拔高度:中度海拔:1,5002,500米,很少发生高原病,仅有轻微的代偿反应。SaO2:93-95%高度海拔:2,5004,500米,明显的低氧症状,4.0KPa作为判定肺动脉高压的量化标准(第六届国际高原会(2004,8,12)制定的青海标准”),-,31,生理性与病理性肺动脉高压的鉴别:,-,32,肺动脉高压和肺小动脉壁的增厚(remodeling)是该病发生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特征。低压低氧是发生该病的基本因素。低氧引起的肺动脉收缩的离子基础是:Ca2+,-,33,-,-,34,其主要表现为肺小动脉中层肥厚及无平滑肌的细小动脉(直径30mmHg;5)排除其它心血管病,特别是肺心病;6)转至平原或海拔低处病情缓解,肺动脉压下降,心功能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特别是最理想的无创伤性定量化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方法。,-,36,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AltitudePolycythemia,高红症是指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对低氧环境失习服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它是慢性高原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绝大多数人发生在海拔3,2OOm以上地区,但也有少数对低氧易感者可发生在低于海拔3,200m地区。与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相比,高红症病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显著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并伴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37,慢性高原病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年龄,性别,吸烟,体重,睡眠,个体遗传特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特有的面部特征是:多血面容其病理特征是:红细胞过度增生,严重的低氧血症,-,38,EPO刺激红细胞增生的机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肾脏感受器受到低氧刺激后,肾小管间质纤维细胞分泌EPO,EPO经血液运输到达骨髓,与红系定向祖细胞膜上的EPO受体结合,促进定向祖细胞增殖分化,加快红细胞成熟,防止细胞凋亡。,-,39,国际高原医学协会在2004年制定的青海标准:高红症的诊断标准是:红蛋白21g/ml,红细胞压积65%和红细胞数650万/mm3。血常规是诊断本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40,1)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高原的移居者,或少数世居者;2)具有头痛,头晕,气短,疲乏,睡眠障碍,紫绀,眼球结合膜充血等;3)血红蛋白21g/dl,红细胞压积65%和红细胞数650万/立方毫米;4)脱离低氧环境后症状及体征消失,再返高原时又复发;5)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红细胞增多。,-,41,高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5次小时以上呼吸暂停Apnea指口和鼻气流均停止至少10秒以上低通气Hypopnoea呼吸气流降低至正常气流强度50%以下,并伴有4%氧饱和度(SaO2)的下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指每小时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的次数,-,42,睡眠呼吸暂停分类: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型,-,43,HASAS:是指初到高原,特别是急进高原后出现不同类型的睡眠呼吸紊乱,在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NREMsleep:、期。周期性呼吸伴呼吸暂停特点:3至4次深呼吸后,紧接着约10秒钟的呼吸暂停。潮气量规律性的增加或减少。多导睡眠图诊断金标准发病机制:高通气综合征和低通气综合症。,-,44,病案分析一,病案:T.S,女,14月大,出身于海拔4600米的玛沁县,父母均为世居藏族,她由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显著地紫绀于2002年4月1日送至青海省儿童医院(2260米)治疗。体格检查:心率160次/分,呼吸频率64次/分,第二心音亢进。实验室检查:Hb12g/dl,WBC8000;pH7.42,PaCO230mmHg,PaO236.8mmHg,SaO270%。X片:心脏明显增大,呈圆锥状。心脏彩超:右心室壁显著增厚,右室流出道增宽,平均肺动脉压为68mmHg。,-,45,诊断:高原肺动脉高压(少儿高原心脏病)诊断依据:1.生活史:出生并生活在4600米(2500米)。2.症状:心率160次/分,呼吸频率64次/分,第二心音亢进,进行性呼吸困难和显著地紫绀。3.检查:pH7.42,PaCO230mmHg,PaO236.8mmHg,SaO270%。X片:心脏明显增大,呈圆锥状。心脏彩超:右心室壁显著增厚,右室流出道增宽,平均肺动脉压为68mmHg。4.排出其他疾病。5.经吸氧或脱离低氧环境,症状缓解或消失。首选治疗方案:氧疗:间断或持续低流量吸氧(1L/MIN)。脱离低氧环境是根本治疗方法。强心及利尿降低肺动脉压抗菌素注意休息和饮食,-,46,病案分析二,M.S,男,8岁,美国人。出身于海拔3730米的LaOroya(秘鲁),在他四岁时,心电图发现有右心室肥大。他继续生活LaOroya,每年去利马(154米)度假。在他八岁时,在利马居住15天后返回LaOroya,出现中度高原肺水肿,而入院。体格检查:紫绀明显,心率110次/分,呼吸频率34次/分,肺部可听到收缩中期杂音,心导管检查:平均肺动脉压为117mmHg,肺动脉楔压正常,经给100%高氧15分钟后,平均肺动脉压降低到57mmHg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厚。实验室检查:Hb12g/dl,WBC8000;pH7.42,PaCO230mmHg,PaO236.8mmHg,SaO270%。X片:双肺有渗出,心脏明显增大,呈圆锥状。经治疗后恢复正常出院。,-,47,病案分析三,某男,28岁,登山队员,在5050m没有任何症状,快速登至5800米时,感极度乏力,呼吸急促,20分钟后出现嗜睡,继而出现意识不清,无咳嗽,无痰。查体:心率130次/分钟,呼吸57次/分钟,血氧饱和度45%,无肺部湿罗音。给予高浓度氧30分钟后,意识逐渐清晰,仍感乏力,嗜睡、头痛、头晕等症状,继续给氧,同时向低海拔转运,车行至2800m时,意识完全恢复,除有轻度的头痛、头晕外,犹如常人。经CT检查,脑回纹变浅,X-线检查:双肺肺纹理正常,透光度正常。,-,48,病案分析四,某男,25岁,救护人员,从2260m进入3900m地区第二天,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焦虑,频繁咳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