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_第1页
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_第2页
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_第3页
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_第4页
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多情自古伤离别,福建漳州芗城中学朱向青,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黯然销魂者,唯而已矣!江淹别赋,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总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这种激情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情感内涵的意象得以生发,这些意象被不断袭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与离别结缘最深的意象有哪些?,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一:,蕴蓄的离思最深,柳,“柳”者,留也。,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带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多情的柳,灞陵桥,三辅黄图卷六云:“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无情的柳,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惜别之情,裴悦柳,一、折柳赠别,象,别,离,意,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二:,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芳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李叔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阳光下翠绿的野草一路蔓延连接着荒城。又要送走了那出门远行的友人,萋萋的芳草就象我们依依不绝的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比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一、折柳赠别,象,别,离,意,二、芳草惜别,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三:,长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王实甫长亭送别,?,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李白,有陆上的送别之地,就有水边的送别之所。如“南浦”,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一、折柳赠别二、芳草惜别,象,别,离,意,三、长亭饯别,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四:,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歧路,送行的人,怀着离愁别恨,依着乐曲节拍和声调,在路口边唱歌辞,边传柳条,此情此景则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古人常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的深厚,从“渭城”“阳关”在唐诗中的频频出现,可以窥见当时歌别的流行程度。,“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煞人”白居易,“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与歌者何戡,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一、折柳赠别二、芳草惜别三、长亭饯别,象,别,离,意,四、歧路歌别,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五,酒,饮酒送别是一种起源更早、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覆盖面的习俗。古籍中经常提到的“祖送”、“祖席”、“祖帐”、“祖筵”、“祖饯”等,都是对这一习俗的雅化的异称。,“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李白送殷溆有云:“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因不忍就此分别而再度干杯,意在掩饰各自的伤感之态。贯休古离别云:“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索性将离恨比作旨酒,说二者都能醉倒古往今来的任何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酒之所以被后代作家一再袭用为别离诗词的意象之一,王维此句功莫大焉!,一、折柳赠别二、芳草惜别三、长亭饯别,象,别,离,意,四、歧路歌别,五、饮酒劝别,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六:泪,在别离的场合,泪总是适时地挥洒而出,以致“挥泪而别”几乎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常用语,绝大多数别离者都难免泪下沾巾。,古诗中泪的神奇效应,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北周庾信拟咏怀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唐杨炯送临津房少府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宋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莫道男儿心似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赠别二首其二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一、折柳赠别二、芳草惜别三、长亭饯别,象,别,离,意,四、歧路歌别,五、饮酒劝别,六、挥泪泣别,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七:,水,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宋代词人李之仪在一首卜算子词中写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送别,一、折柳赠别二、芳草惜别三、长亭饯别,象,别,离,意,四、歧路歌别,五、饮酒劝别,六、挥泪泣别,七、以水喻别,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之八:,月,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的月赋,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段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言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它以月之圆缺比喻人之离合,兼具诗情与哲理,曾激起古往今来多少离人的强烈共鸣!,一、折柳赠别二、芳草惜别三、长亭饯别,象,别,离,意,四、歧路歌别,五、饮酒劝别,六、挥泪泣别,七、以水喻别,八、借月咏别,互生互济、相辅相成,“柳”、“水”、“酒”、“月”、“泪”、“草”、“长亭”、“灞桥”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有的兼用月、泪,如晚唐韦庄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有的兼用水、草、南浦,如明代黄周星的满庭芳:“新绿方浓,残红尽落,多情正自凝眸。不堪南浦,又复送归舟。便请江郎作赋,也难写别恨离愁。消魂久,斜阳芳草,天际水悠悠。,人间始免别离愁,门外若无南北路,杜牧,离别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之日以来的漫长岁月里,就一直是文学、音乐以及戏曲表达的一个恒久主题。与其说离别之愁是古人留下的深深印记,不如说是古人把人皆有之的离别悲情化。,别离词大多涂抹着感伤的色彩,弥漫着悲剧的气氛,但并不是所有的别离词都一味作哀婉语、愁苦态。正如即使在乌云布满天空时,偶而也能看到一抹透过云隙的阳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诚挚的劝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深情的慰勉,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张元干贺新郎,悲壮,刚劲、雄壮,我们听到的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的凄惨之音,也不是“动离忧,泪难收”(秦观江城子)的哀怨之语,而是“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的金石之声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者报国无门,却心志不灰,我们既然怀着生死不渝的报国之心,又岂肯像一般的小儿女那样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呢?于别离时不掩刚劲之骨、雄壮之气,这正是此词的不同凡响处。,从美学意义上说,别离词那哀婉、愁苦的主旋律似乎属于阴柔之美,雄健、昂扬的变奏曲则似乎属于阳刚之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