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13-16.doc_第1页
二上13-16.doc_第2页
二上13-16.doc_第3页
二上13-16.doc_第4页
二上13-1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乐学案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执教人课题13、雨后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难点读出愉悦的心情。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2、会写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注意字音:绿、泥。注意字形:绿、使。学会:“海洋、兴奋”等词语。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3、鼓励学生读熟后背诵。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检查自读情况 2、朗读课文。 (1)你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2)下位找小伙伴比一比。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觉?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分层教学: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合作探究一、运用想像,感受童心童趣 1、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 2、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3、如果你就是他你中的员,你会怎么玩呢? 4、能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你们的快乐吗?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想读几遍就几遍,看谁读得最快乐。二、通过表演、体验快乐 1、学生自由读第二节。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这节内容请大家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一定得把我节内容读熟,而且还要想一想可以怎么演?下面我们再好好读几遍课文,好吗? 4、指名学生表演。 学生评议。学生在小组内再演。 5、你们能把我种有趣读出来吗? 6、教师采访表演的孩子:“你滑了一跤,觉得怎样?心里怎么想?” 7、我们再来看看书上的男孩是怎么做的。 8、学生用多种方式读第三节。 9、谁来演一演。 10、男孩为什么滑了一跤还兴奋和骄傲呢? 11、下面我们再来读这段。你能在读时,把语气表情更逼真。 12、回归整体,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教师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雨后踩水的快乐。指导学生表演时根据人物心情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情。展示交流谁来演一演:男孩为什么滑了一跤还兴奋和骄傲呢?回归整体,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1、选择正确的读音。嫩(nn ln) 绿 兴(xng xng) 奋使(sh s) 劲 踩(ci chi) 水2、背诵全文。3、按原文填空她( )唇儿,( )裙儿,轻轻地小心地( )。4、写一写下雨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 订正评价鼓励激发学生的童心,让学生开心的学习 板书设计 13、雨后 一群孩子 快乐 小哥哥 小妹妹课后小记课题14、滚铁环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读准字音,重点指导书写。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景象,体会游戏的快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会写8个字,会认8个字。注意字音:朝、丝、穿。注意字形:丝、穿。学会“铁环、摩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景象,体会游戏的快乐。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读音。 3、分节朗读课文。4、你有什么感受?二、学写生字提前让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让孩子体验滚铁环。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自己滚铁环的体验谈谈感受。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指导朗读。 二、走进课文,产生共鸣1、感官体验,自主阅读第3、4自然段。(1)课件演示第3段景象,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答。(2)自己读课文第4自然段,把你刚才看到的景象找出来,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3)指名答。教师板书。(4)这两种景象都很美,你更喜欢哪种呢?找到它尽情去读一读吧。(5)生自由读。(6)有谁喜欢太阳?你能像我一样不出声音地读吗? 指名读。学生评。(7)课件播放鸟叫。你们听到了什么?指名答。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8)四人小组轮读第4自然段。(9)我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想像,自由说。(10)配乐分组轮读第4自然段。2、文乐共鸣,感悟56自然段。(1)指名读,学生评。(2)有几位作曲家为这部分写了曲子,哪首更合适呢? (课件播放乐曲。)指名说。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感受。展示交流配乐齐读。你有什么感想?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1、对比组词刚( ) 丝( )集( )校( )钢( ) 些( )级( )咬( )2、按原文填空朝霞( )绚丽的翅膀,( )来了;太阳( )笑脸,( )来了;鸟儿们的歌声( )树林,( )来了;学校( )的清脆的铃声,迎面( )来了3、写一写乡村孩子们喜欢玩滚铁环,那么你呢?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游戏吧!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订正评价鼓励 板书设计 14、滚铁环 飞 走 飘 扑课后小记课题15刮脸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课文510段,小贝当要求刮脸。难点感受小大人“贝当”小人不言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发师的风趣幽默。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 学会写课后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注意字音:店、净。注意字形:改、净。学会“刮脸、傻乎乎”等词语。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在读文过程中感受小大人“贝当”小人不言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发师的风趣幽默。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识字、写字 1 学习生字:这一课有许多生字宝宝,大家想和他们做朋友吗?赶快去看看吧!看他们躲在什么地方,在课文中去找一找,想办法尽快认识他们吧! 2 学生自读课文,寻找生字宝宝,边圈画边读准字音。 3 同桌互相交流,正音。 4 检查反馈: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交流自己学习生字的方法。 5 教师重点讲解部分疑难字。 6 写字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摆、扶、镜、净、躺。 师范写“递”: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弟”再写外边的“辶”,的捺要舒展,托住弟。 7 学生写字练习。激情导入 师:我们小时候总是盼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大人多好呀!我们会学着大人做事,做个小大人。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也和大家一样,不过小大人们却因此闹出了笑话,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学生写字时要加强巡视、指导,有错字要及时纠正。合作探究(一)指导阅读课文14自然段(合作学习) 1 学生自由读14自然段:画出小贝当理发的一系列动作、语言的词语,思考这些 动作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的,语言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 小组针对以上问题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 3 全班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当老板称呼小贝当时,他为什么要扶鼻梁上的眼睛,这个动作说明了什么?小贝当不认识报纸上的字,为什么还回读得认真,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学生读好小贝当的话,体会他当时的心情。4 小组合作练习演一演这一部分的内容。(二)运用同种方法指导读课文510自然段,领悟大意。 1 学生自己读510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2 同桌交流各自学习的情况。 3 全班讨论:读懂的内容,不懂的的放置疑。 重点引导:当小贝当叫理发师给他刮脸时,理发师为什么把椅子放平,让小贝当仰面躺下,自己做到一旁看报去了?小贝当当时傻乎乎的躺在椅子上怎么想的?相机指导看图。(奇怪,我等了怎么久,怎么还不来给我刮脸?)指导学生读好小贝当大声喊的语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指导学生读理发师的话,并思考:读了理发师的话,你有什么想法? (五)总结 1 齐读课文,了解小贝当的言行,感悟他的内心世界。 2 分角色朗读。 3 复述课文内容,演练全文。 4 说说小贝当是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强调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并指导读好该部分。在学生交流最喜欢的小节并说说简单理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贝当的童真,理发师的风趣幽默。展示交流小组合作练习演一演。大家成长中,闹过类似小贝当这样的笑话吗?说一说。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让学生在读和演中体会小贝的内心世界。达标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xio m m n jn( ) ( )q t h zi( ) ( )2、照样子写几个词语。傻乎乎( ) ( ) ( )大摇大摆( )( )( )3、写一写。理发师为什么没给小贝当刮脸呢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15、刮脸做 说大摇大摆的走进理发店 嚷道:“我要剃头”小贝当 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 “我是大人了,请叫我贝当先生不认识字,读得却很认真 “让我等到什么时候才刮脸”理发师 笑眯眯 “是我们的小贝当呀,请坐”递上报纸 “请先生看报”把椅子放平,自己看报去了 “等你长出胡子”课后小记课题16、观察日记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阅读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思考问题。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学习目标 1 学会写课后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注意多音字“量”。注意字音:块、砖、营。注意字形:砖。学会“阻拦、信息”等词语。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搬、运、输”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1、 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2、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 1 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标记。 2 借助课后生字表、查字典等方法认会不认识的字,要求多读几遍,要将字音读准。 3“我们是一家人,争当拼音小能手”比赛,学生将生字读音中应注意的地方找出来,通过归类与比较的方法,突破字音难点。 要注意的读音: 翘舌音:砖、商、渣 平舌音:阻、碎 三拼音:砖、量(多音字) 后鼻音:饼、商、营、量 前鼻音:搬、砖、困 4 学生发现规律,对这些重点字音多读几遍。 5 指导书写生字 “搬”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注意三部分狭长、紧凑,中间的“舟”要居中,写在竖中线部分。 “困”是全包围的字,注意笔顺最后封口。 “饼、蚂、蚁、砖”属于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注意左小右大。 6 学生练习,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童年像首诗,纯真、质朴;童年像幅画,绚丽、多彩。童年的小脑袋总装着许多为什么,童年的小眼睛总是充满好奇。瞧!窗前的小蚂蚁已成为“我”热切关注的对象,让我们将目光锁定,随着小作者走进童年时光。 2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文内容,分析大意。 1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该段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2 小组交流该段描写的蚂蚁的相关知识。 3 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全班交流蚂蚁的相关知识。 4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该段作者又观察到了什么? 5 小组交流该段描写的蚂蚁的相关知识。 6 齐读第三自然段:全班交流蚂蚁的相关知识。 7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学生说说蚂蚁由围困到解困的过程。 8 学生读第四自然段,通过查资料释疑。(二)扩展升华 1 齐读全文,说说蚂蚁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到惊奇。 2 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蚂蚁资料。 3 全班反馈交流。 4 教师提供相关蚂蚁的信息连结。 5 教师小结:动物王国千奇百怪,有很多有趣的事,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你会有更多惊喜。 6 布置作业: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师生小结课文中有关蚂蚁的相关知识介绍。教师:小作者用砖头没能拦住蚂蚁的去路,用胶水也没能困住蚂蚁。看来蚂蚁们还真有几下子,你还了解到蚂蚁的哪些知识?展示交流搜集你感兴趣的小动物的资料,利用语文活动课,与同学交流,资源共享。指导交流,适当点拨。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m y zhun kui( ) ( )yn ji xn x( ) ( )2、查一查什么部首 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在字典第几页搬 ( ) ( ) ( )运 ( ) ( ) ( )营 ( ) ( ) ( )3、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16、观察日记观察:蚂蚁大军搬运小块月饼 蚂蚁排长队很有秩序 “我”的发现: 蚂蚁会营救伙伴 蚂蚁有它们的语言吗?“我”的疑问: 它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课后小记课题语文乐园一 习作一个快乐的人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1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2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难点1积累词语并运用。2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人物的方法。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认读学字学词,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2更深刻的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准确的读出句子所包含的语气。3积累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4通过读短文感受学生时代读书的快乐,并学习写读后感。5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人物的方法。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学习“读一读,想一想”:1学生自由读词。2指名读。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5再次齐读词语,仿造着再说几个词语。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1.学生自由读句子。2.说说下列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3.自由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4.小组评读,读出句子的语气。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四.学习“读一读”1自由读短文。2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学习了短文给你什么启发?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导入:1板书“一个快乐的人”2同学们生活中你知道的一个快乐的人是谁呢?3快乐的人包括很多,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很多人都是的,并且还包括我们自己。二、知道具体描述1这个快乐人的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她很快乐,介绍一件最能表现出她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也一起快乐。2指明学生讲一个快乐的人的一件事情。3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件事情有何感想?4其他人怎么评价这个人呢?5小组交流三、指导书写。1把内容写具体,写出最能体现人物“快乐”的事例。2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3学生独立作文。四、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展示交流交流习作,互相提升。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快乐的事例”。3、共同修改。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自我修改,作业设计。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语文乐园(一)养成良好个性 珍惜时间 多读诗,多读书童年很快乐。童年真快乐呀!童年快乐吗?拥有一个快乐童年吧!课后小记课题4 长征组歌两首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1理解歌词的内容,分析用词的概括性和准确性。2从歌词中领悟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长征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难点熟读、背诵,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再现诗歌的画面。感悟通过歌词的表现形式,来表达长征历史事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学习目标1了解长征组歌的写作背景;品评歌词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和用词准确生动;了解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学习和掌握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2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学习,了解歌词融会长征途中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的发展。3激发学生学唱长征组歌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学唱,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激发热爱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情。教师在语言渲染上下功夫,借助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情感。自主学习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听写词语、名词解释、运用词仿句。 2收集整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3. 朗读诗歌,讨论交流解疑。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一、思考问题:1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二、品味语言 1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词非常准确生动,请从敌人、红军两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作用或妙处。“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望风而逃(多行不义必自毙),前后对比鲜明,反衬我军的神勇;“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走”古义是跑,这里既说明红军徒步长征的艰难,又写出红军运动的快捷;“飞”写出红军再渡乌江天险的神速。2这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 参考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关系,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谊。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反复吟唱“横断山,路难行”,强调突出红军行军的艰难。三、按照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学法,学生自学过雪山草地。四、拓展延伸 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抓住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情感。组织学生学习,然后借助课文右侧的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扣住文中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组织品读。 展示交流学生当堂背诵课文。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没有运用比喻的两项是( )A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B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C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D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硬高原寒、炊断粮坚 高于天课后小记课题5 话说长江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难点1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2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会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把握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征的艰难和全军将士的英雄气概。4体会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准确生动的特点。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自主学习1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检查初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理解词语的意思: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乳汁哺挽涤埃灌溉2自主识记。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抓住具体的段落、词句读懂课文,进而把握文章说明的要点。合作探究一、品读第一节,理解诗意1思考:该以怎样的语气读第一节?自由朗读第一节。2指名朗读第一节,同学评议。3四人小组讨论各自读懂之处。4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思考:(1)“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2)“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说明了什么?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3)“春潮是你的风采”“惊涛是你的气概”让你懂得了什么?5讨论、交流(1)第二人称显得亲切。(2)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3)长江充满生机,气势磅礴。6从这节哪里感受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7练读第一节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应怎样读好它?二、品读第二节,理解诗意1各自有感情朗读第二节2四人小组讨论各自读懂之处。3出示:“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走去,涛声回荡在天外。”思考:你从“你从远古走来” “你向未来走去”中明白了什么?“巨浪荡涤着尘埃”中的“尘埃”指什么?你从“涛声回荡在天外”中体会到什么?4讨论、交流“远古”是指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这尘埃指的是岁月的尘埃。能举例说明吗?(诸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君臣、父子之间的绝对服从礼制,)师:正是淘汰了这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尘埃,才使得新的社会、新的时代不断产生。社会在更新,时代在发展,这一切,长江一一见证了。长江充满力量,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大家联系第1节,长江的这种精神、这种力量也就是长江的 风采、气概。5现在你明白“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的意思吗?长江气势宏伟,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它能推动一个时代吗?怎样推动?6齐读第二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在学生读懂基本内容、抓住要点的基础上,在深入品读课文的词句之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上述的基本说明方法,并从中体会作者灵活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作用、妙处。展示交流有感情朗读全诗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健美的清流严格的态度纯洁的臂膀严厉的要求无穷的国土严肃的形势花的 源泉严峻的目光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赞美 无穷的源泉 长江之歌 伟大的民族精神 依恋 母亲的情怀课后小记课题6 雷锋之歌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山川的壮丽,增强民族自豪感。难点1理解诗歌的46节。 2体会解说词的特点。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体会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中领悟什么是雷锋精神。3通过朗读感悟,学习雷锋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对学习的执着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1、师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2、指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预习反馈,整体感悟1师真情范读课文 诗人是怎样歌颂雷锋吗?他为什么要歌颂雷锋?听老师阅读本诗,注意老师朗读时的情感、节奏和语气。2激发学生朗读热情,自由地有感情地反复练读全诗,注意读准生字读音。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感悟,整体把握诗意。(本诗赞美和歌颂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伟大的一生,颂扬了雷锋忠于党,一心为人民的精神,这样的概括依学生的回答而相机引导,不必追求完满的答案。)课前布置学习内容,交给自学方法,然后了解学情,即完成学案情况。合作探究品读诗歌,体悟感情1学习1、2节 (1) 指名朗读1、2节,其他同学思考;“唱”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3)此时此刻,你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感情?相机指导朗读,读出赞颂和崇敬之情。2.学习36节(1)指名朗读第3节。齐读本节。(2)教师范读第3节过渡,“答案就在后面的诗句中。” ,直指本诗的重点节。(3)自由读第4节,边读边想,找找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读着读着,你发现雷锋成了(一滴水),成了(刚展翅的鸟),成了(才点亮的的灯),成了(刚敲响的鼓)。思考:作者把雷锋比作“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让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雷锋的一生是年轻而短暂的,特别能从“刚”“才”“刚”体会到。过渡:作者把雷锋比作了这么多的事物,哪个比喻最能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雷锋的精神?引导学生交流:先读读诗句,再结合自己搜集的雷锋故事来谈谈体会,教师相机提炼出雷锋忠于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相机出示课件,帮助学生感受雷锋的精神品质。提议师生配合读。出示课件 引导仿写句子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就是这样一段短暂的人生,却将自己所有的光和热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诗人用“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来赞美他,我们用什么来赞美他呢?出示课件 学生仿写交流,有感情地读读。(4)学习5、6节 “啊,雷锋!”此时,作者才点明歌颂的对象,“啊,雷锋”是情不自禁的热情宣泄,同学们,让我们想象雷锋此时就站在我们面前,谁来向他读出自己的赞美。指名读第5节,引导学生从4个“你不为自己”体会雷锋一心为人民,一心为公,不争名利,不谋私利。 “啊,雷锋!”作者再一次发出心底的呐喊,情感喷涌而出,谁来读读第6节?指名读第6节,引导学生注意此节诗与上节诗表达形式上的变化,4个“你”后面都加了逗号,停顿时积蓄感情,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心中更加浓烈的感情。指导朗读。二、学习第7节过渡:雷锋一生虽然短暂,精神却永存;雷锋无私奉献,有着壮丽人生,雷锋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可他的精神却能够永垂不朽,永放光芒!谁来读读第7节? 指名读,齐读。教师小结:在这里,普通的职务与高尚的人格再次形成反差,高度地赞扬了雷锋精神将穿越时空,永垂不朽,永放光芒!引导学生体会:“唱”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的歌颂,赞美之意。引导学生谈体会,相机抓住“亿万”“二十二岁”之间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体会雷锋生命短暂而影响巨大,感悟这个问句的语气不仅是疑问的,还包含感叹和崇敬。展示交流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课后小记课题7向五星红旗敬礼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1带着热爱与崇敬的感情朗读献辞,注意读好排比句与长句子。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难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说说:“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这句话的含义。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联系具体语境体会文中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一边读一边展开联想,加深对课文的感悟。2整体感知,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课文。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激发学生将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志、强国之能。自主学习一、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要带着热爱和尊敬的感情。2.把你印象深的段落多读几遍。二、学习课文学习方式:小组朗读竞赛。1.师指导。(1)引导读第2节。(2)师生配合朗读,体会排比句的运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3)男、女生感情练读。2.重点反馈以下段落,引导学生朗读出充沛的情感。(1)您在广阔的蓝天之上,蜿蜒的长城为您作画,奔腾的长江为您谱曲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尽览祖国大好河山:长城的壮丽,长江的雄浑,还有黄河的奔腾不息,黄山的气象万千当我们想到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就不能不想到五星红旗在我们心中无以替代的神圣地位和崇高信仰!师生共同朗读,读出语气连贯和激情(2)在珠穆朗玛壮志凌云的豪气在奥运会崛起在茫茫的太空广阔的生命力启发想象:A.登顶成功时,科学工作者对着亘古不变的雪山大声呼唤(我们来了,我们成功了)B.奥运会上勇夺金牌,运动员眼里能动着喜悦的泪花,他们在说( )C.神州六号发射成功,他们无比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 )朗读体会:启发:还有哪些情景令人欣喜和激动呢?(3)升起希望之旗,升起强盛之旗,升起灵魂之旗,升起兴旺发达之旗。合作探究总结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朗读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3.讨论:歌中有一句: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说说你的理解。指导:例如申奥成功,神六飞天,登顶成功,南极科普,袁隆平中国水稻之父,王军霞披着红旗跑完马拉松,姚明,刘翔展示交流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达标检测朗读我爱你,中国乡音乡情并学着动用排比句式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订正评价鼓励板书设计向五星红旗敬礼在珠穆朗玛之巅在奥运赛场上在茫茫太空课后小记课题诗词诵读 石灰吟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教 学 过 程学 案导 案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边听边关注,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可边听边画出节奏) 3、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那就放开声音,自由读一读吧! 检查生字“焚”的读音,并根据字形说说意思。 4、指名读古诗。老师也有两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能读下来;、声音响亮地放开来读。 5、下面,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师生齐读) 6、好,这次我再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评价:有板有眼,已经不再是读字了,而是在读诗了) 7、集体齐读。合作探究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 2、同学们,了解了石灰的制作过程,想必这首诗的意思你也基本上清楚了,借助我们的工具书,先自己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同学再相互说一说。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 因为石灰石大部分都埋藏在深山之中,所以必须要先开采出来,这就需要千锤万击(相机板书) 你如何理解“千锤万击” 教师讲解:锤指的是“敲打”,击指的 是“撞击” “千锤万击”指的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谁能来说一说第一句的意思(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看着“千锤万击”这四个字,你能想像石灰在运出深山之前,承受这怎样的煎熬啊?(同学们,你们的手指被扎伤过吗?如果我们的手指被针或者小刀扎伤了,会有什么感觉-很疼)而石灰石却是被“千锤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