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储藏_第1页
二氧化碳储藏_第2页
二氧化碳储藏_第3页
二氧化碳储藏_第4页
二氧化碳储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二氧化碳储存,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4年3月,二氧化碳储存主讲提纲,问题与展望,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研究意义,曾经,现在,研究意义,我们的家园怎么了?!,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第一个提出温室效应的是法国学者Jean-BaptisteJosephFourier(17681830)于1824年提出的。,环境影响全球变暖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土地沙漠化,研究意义,一、不同时期气候变化特点比较,研究意义,二、我国所面临的二氧化碳排放形势,研究意义,三,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如:开发AD600/700更高参数的超临界发电技术);大力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如水电、生物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二氧化碳的封存,二氧化碳的储存主讲提纲,问题与展望,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国内外研究现状,CO2的来源,CO2的固定源包括大型化石燃料或生物能源设施、主要CO2排放型工业、天然气生产、合成燃料工厂以及基于化石燃料的制氢工厂。,CO2的大固定源:世界范围内每年CO2排放量在10万吨以上的源。,国内外研究现状,CO2大固定源的全球分布情况,国内外研究现状,已经开展封存的国家和进度,EOR则是指“三次采油”即油田的第三个采油阶段,是指注水之后的开采阶段。ECBM是指煤层注入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各国开展的CO2储藏系统的研究工作,我国开展二氧化碳储藏这方面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主要在开发CO2的收集深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CO2地下储存的实际工程,CO2储存综合场所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国CO2地下储存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国CO2地下储存项目,二氧化碳的储存主讲提纲,问题与展望,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CO2储存方式,这篇文章有详细介绍,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地质封存,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在这些结构中,储存二氧化碳的沉积岩上部都有盖层。不可开采煤层目前还只是潜在的一个备选方案,因为它的储存二氧化碳的圈闭机制稍有不同,有时是填充在煤炭的颗粒当中。,深井压裂注入(SFI)高压和高速注入(压裂)高纯度高压气体连续循环注入多相流专用处理井,深井压裂注入方法SlurryFractureInjected(SFI),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适宜封存的全球前景沉积盆地区域在那里可以找到合适的盐沼池地质构造、油田或气田,或煤床。只包括了一部分可供煤床封存的地点。封存前景是对可能性的一种定性评估,即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在某个特定区域中存在某个适合封存的地点。本图仅作为一个导向,因为它基于部分数据,其质量可能因区域而异,也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和新的信息而有所变化。(澳大利亚地球科学提供),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咸水蓄水层储存,目前研究发现上述存储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储存机理,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油田储存,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煤层储存,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2)海洋封存,海洋占地表的70以上,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米。由于CO2可在水中溶解,所以大气与水体在海洋表面不断进行CO2的自然交换,直到达到平衡为止。通过管道或船舶将CO2运输到海洋封存地点,从那里再把CO2注入海洋的水柱体或海底(深度在1,000米以上)。被溶解和消散的CO2随后会成为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海洋封存情景概览,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海洋封存方法,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3)现有著名地质封存项目,1、挪威北海的斯莱普内尔(Sleipner)天然气田CO2封存项目2、加拿大的韦本项目(weyburn)项目。3、阿尔及利亚的萨拉赫(salah)项目。,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二氧化碳的储存主讲提纲,问题与展望,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二氧化碳储存技术和成果,问题与展望,主要问题,安全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力学问题,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CO2封存工程的关键。虽然现在没有出现CO2泄露的实例报道。但是大量的CO2泄露会造成重大的环境危害。例如:1986年发生在喀麦隆尼奥斯湖湖底的火山喷发,使得大量堆积在湖底的CO2被突然释放出来,导致方圆25KM范围内的1700多人和大量的动物窒息死亡。,问题与展望,喀麦隆尼奥斯湖湖底CO2泄露,问题与展望,经济问题注气井的深度控制着储气的成本,井深越大,成本越高。,问题与展望,法律问题目前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对CO2封存制定了具体的法律和框架体系。任何二氧化碳封存场所的监管框架和责任都需要明确工业界和政府在场所闭合和永久退役后的作用和财政责任。长期的责任问题如:与CO2渗漏到大气有关的全球问题以及局地对环境影响担心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问题与展望,岩石力学问题主要包括封存地层的长期力学稳定性问题及CO2+水+岩的化学耦合作用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及水力学性质的影响。,当CO2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如35,15MPa)以超临界状态注入盐岩溶腔并封闭后,由于盐岩的自重产生的应力和溶腔内的压力存在差异,因此,盐岩将出现蠕变,导致溶腔体积缩小。,问题与展望,在溶腔的底部,腔体内压将小于盐岩的自重应力;而在溶腔的顶部,当腔体内压达到盐岩自重应力时,蠕变将停止。如果由于腔体下部的蠕变使得腔体内压大于顶板的最小自重应力,在顶板处将出现环向的拉应力,导致顶板开裂,CO2就可能沿裂缝向外渗漏。,问题与展望,盐岩蠕变,国内外很多研究对盐岩的蠕变性能提出了力学模型,通常采用剪应力的幂函数来表示盐岩的稳态蠕变特性。,球形溶腔单位体积的体积应变率可以表示为,问题与展望,如图2所示,开始时(t%60)压力的增加非常迅速,但当压力达到的无穷大的90%时压力的变化就非常缓慢了,而且溶腔经过长期演变后的腔体内压力与CO2初始的注入压力P0关系已不大,但对溶腔最后的体积收缩大小至关重要。,问题与展望,问题与展望,CO2沿溶腔壁的渗透,初始的盐岩渗透系数为K0,横坐标有效应力为盐岩应力减去孔隙压力。可以看到,当有效应力小于某个特征强度s时,盐岩的渗透性基本不变,但当大于该特征强度后,盐岩中将出现微裂缝,渗透系数逐渐呈非线性增长的趋势,直到最后渗透系数的增加已无法抑制,即出现贯通的裂缝。,图4球型试件渗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