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城乡规划_第1页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城乡规划_第2页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城乡规划_第3页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城乡规划_第4页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城乡规划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城乡规划(2015天津卷)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 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答案】6. B7. D【解析】试题分析:6.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7.城区面积扩大,使商业区分布更加分散;新工业区分布分散,没有向老工业区集聚;城区没有扩展到滨湖地区周围;而中部、南部道路增多,路网密度增大。故选D。【考点定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名师点睛】读图的一般步骤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看图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看图注,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提取图示信息,图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解题关键,把有价值信息标注出来,便于分析其规律性。回归材料、找遗漏点,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乎都是图文结合的。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因此,所有的读图题最终都要回归材料。(2015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 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答案】5、C6、B【解析】试题分析:5.读图,根据图中人口集聚特点,说明中心的阴影区是中心商务区,B错。根据城市地租理论,甲地带与商业区相邻,距市中心较近,应是住宅区,占城市用地的主要部分,C对。行政区不占城市中心的位置,A错。工业区占城市的外围或郊区,D错。6.读图,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是团块状推断,该城市位平原地区,B对。丘陵地区、沟谷地区形态多条带状,A、D错。山地区多组团状,C错。考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名师点睛】城市主要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住宅区。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地价最高,向郊区地价逐渐降低,在交通路口处容易出现地租次高峰。根据各功能区的特征,安排功能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所以判断甲地带是住宅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受地形、河流影响,平原地区多团块状,山区或沿河地区多条带状、组团状分布。(2015江苏卷地理)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骑单车出行B经营手工业作坊C去速食店就餐D建大型游乐场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答案】21.AB22.BD【解析】试题分析:21.根据材抖提供的信息“国际慢城”是种具有独特地方感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可以看出骑单车出行和经营手工业作坊符合“国际慢诚“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不符合“国际慢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故答案选AB。22,阅读对比两幅图很容易看出,大山村后期还发展了旅游业,产业结构由“慢城”前的传统种植业,较单的农作物水稻、油菜、小麦到“慢城”后的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茶园、油菜、菜地、苗圃、果园等多种经济作物,故答案BD。【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涉及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当前以宜居城镇模式“国际慢城”话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题认真阅读材料即可得出,“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 不符合“国际慢城”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小题仔细读图对比可以得出“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2015江苏卷地理)B城乡规划 下图为某城市现状图。在河流水文站50年的观测记录中,两次大洪水水位分别达到96m、93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城市若规划合理,则盛行风向最可能是。(1分)(2)M地作为商业中心的优势是。(1分)(3)在甲、乙、丙、丁4地中,应优先选择进行房地产开发,理由是、。(3分)(4)拟在B处修建一 座大桥,其对城市的影响是。(2分)(5)拟在S处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有利条件是,不利条件是、。(3分)【 答案】(10分)(1)西风(西南风)(2)通达度高位于商业活动集聚区(任答1点)(3)甲地势较高可用地面积广远离工业区(任答2点)(4)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桥北发展(任答2点)(5)铁路运输便利距离商业区近(任答1点)地势较低,受洪水威胁与工业区联系不便【解析】试题分析:(1)合理的工业布局应是在城市盛行风下风向,该城市布局合理,东部的工业区应该在下风地带,因此推断该城市盛行风为偏西风。(2)读图可以看出M地处城市中心,多条公路交汇,通达度高,靠近最大的市场,位于商业活动的集聚区,有利于形成商品中心。(3)甲地与其他三地相比,地势较高,土地闲置较多,可用地面积广而且远离工业区,不易受到污染,因而应优先选择甲地进行房地产开发。(4)B处修建一座大桥,可以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原有交通运输压力,加快桥北发展。(5)S地处火车站附近,铁路运输便利,有利于商品运进,而且距离工业区远,联系不便。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布局的区位因素,城市交通线布局和商业网点布局。【名师点睛】本题某城市规划现状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第一小题河流工业布局应该在盛行风的下风带;第二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